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詹大悲:掬一腔热血铸不朽丰碑

发布日期: 2016-08-09 来源:

  
  陈文学

  宣传革命  推翻帝制

  詹大悲,名翰,又名培翰,字质存。1887年8月3日,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詹家山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他在黄州府中学堂读书时,受到了资产阶段革命思潮的影响,秘密研读《革命军》、《猛回头》等进步书籍,并和宛思演、方子樵、梅宝玑、何亚新等同学一起组织证人学会,传播革命思想。1908年,他因宣传革命被学校开除而离开黄州到武汉,进入武昌自治研究所学习。他结识了一些革命党人,后被聘为武汉地区最早的革命报纸《商务日报》主笔。由于他主编的《商务日报》以新的面貌出现,很快成为湖北新军中革命团体群治学社的喉舌,该报深得民心,风行江汉,被报界誉之为“革命先锋”。
  1910年,《商务日报》被清政府查封。詹大悲应邀担任《大江白话报》主笔兼发行人。其时,汉口发生了英国巡捕无理打死人力车夫事件,反动当局通电全国各报不得评介此事。各家报纸噤若寒蝉,唯詹主编的《大江白话报》“据实直书,无所畏惮”,著文指出:“外人这样虐待我们,与当局的腐朽无能是分不开的”。由此,该报得罪了中外反动派,经理畏祸弃职,报纸被迫停刊。詹于1911年1月30日将《大江白话报》改名《大江报》出版发行,使该报成为他亲自发起和主持的“文学社”的机关报和战斗工具。
  同年7月26日,詹大悲为支持和声援湘、鄂、川、粤人民反卖国争国权的保路运动,在《大江报》上刊出黄侃(署名“奇谈”)所作《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和《亡中国和平也》两篇时评。号召“爱国之志士”、“救国之健儿”造成“极大之震动”,奋起进行“极烈之改革”,“以唤醒四万万人之沉梦”,抛弃和平的幻想,用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湖广总督瑞澂见报惊恐万状,立命封报捕人。于是,《大江报》被查禁,詹大悲和编辑何海鸣也同时被捕。
  《大江报》被封,詹大悲被拘,“汉口各界,舆论哗然”,“各民众团体和报界人士数千人,齐集于湖北省咨议局前抗议示威”,武汉乃至全国各报纷纷著文声援,原欲以“乱党”罪置詹大悲于死地的瑞澂,慑于民愤,不得不将审讯草草收场,判处詹、何监禁各1年半。詹大悲虽在狱中,却密切地注视着时局的发展,与常到狱中探望他的革命党人分析形势,及时了解外界情况,共筹革命大计。不久,文学社和共进会迅速联合起来,终于促进了武昌起义的提前爆发,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