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碧血洒南国,浩气凌青天--记革命烈士何世昌

发布日期: 2020-04-09 来源:

马小永  左 方


  烈士,阶级斗争,视死如归然,历史唯物观;浩气凌青天,崇拜马克思,奋身饮枪弹;服膺列宁言。为工农,革命未成,争利权,赍志而殁,头颅抛荒山;令人痛心酸。
  这是1928年2月16日,何世昌第一次被捕时,在郧县监狱里写下的《绝命词》。两年后,他率部在广西与敌激战,不幸再次被捕,用生命实践了誓言。何世昌艰苦奋斗的事迹和英勇献身的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砥砺前行,为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斗终生。
  何世昌(1905—1930),原名何耀祖,号绳武,湖北郧县(今郧阳区)人。湖北省农民运动杰出领导人之一,红军早期高级将领。参与领导了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参与创建了红七军、红八军。红八军失败后,在前往右江革命根据地途中被捕,被解往南宁,后英勇就义。
  一、投身革命气如虹
  何世昌出生育郧阳城关镇一个书香门第家庭。他父亲早年参加辛亥革命,除要求子女刻苦攻读诗书外,还要到社会上接受锻炼。受良好家风影响,何世昌思想活跃,爱国爱民。
  幼年时,何世昌天资聪颖,三四岁时就能随父吟诗诵文,五岁进私塾系统学习儒家经典,七岁开始做文章,转入郧县城关高等小学学习,15岁考入郧山中学。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斗争。何世昌满腔热情,和进步同学一起参加罢课斗争,走上街头。他看到社会腐败、人民生活苦难,常激励学友“负振愚启蒙之责,非我正大光明的青年学生岂有他哉?”他经常到乡下穷苦百姓家里去体验生活,并开始思考“那些乡下穷苦百姓,常年起早贪黑地干,到头来还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根源。
  1923年,何世昌以优异成绩考入武昌中华大学。时值第一次国共合作之际,武汉三镇的革命活动更是如火如荼。在学校,何世昌有幸聆听了董必武、钱介磐等许多革命家的演讲,受到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启迪,开始追求进步,投身革命。1925年秋,何世昌在武昌中华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湖北区委和湖北学联的领导下,何世昌一边在学校继续读书学习,一边参加党的活动。
  北伐军攻克武汉三镇后,武汉地区党组织逐步把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农村,把农民发动起来革命。1926年秋,何世昌以特派员身份到湖北鄂城金牛镇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和石怀瑾、胡时达等人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到达鄂城。不久,中共鄂城县特别支部成立,何世昌为特支委员,负责共青团工作。何世昌深入到工人、农民中去,和他们做朋友,与他们促膝谈心,发动他们起来参加革命,推翻阶级压迫和剥削,在农民的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同时,他还想方设法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农民群众把他当作贴心人。
  何世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使鄂城地区的农民运动日渐活跃,党的组织也有了发展,金牛地区农民斗争成了农民运动最发达的地区。1927年3月,他作为鄂城县农民运动代表,参加了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并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1927年7月,何世昌带领鄂城地区的部分共产党员随贺龙部队东征,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何世昌随部队南下,在潮阳、汕头一带遭敌围攻,部队被打散,何世昌辗转到了上海。1928年1月,何世昌奉命回到家乡鄂西北一带发动群众,开展地下斗争。出发前夜,他向党表示:“党的重任,党的纪律,铭记在心。宁可抛头颅、洒热血,绝不泄露党的秘密。”2月4日,何世昌回到郧县家中,劣绅黄文轩立即向反动军警告发。9日,敌人将何世昌抓捕入狱。
  在狱中,敌人对何世昌百般摧残折磨,但何世昌对党忠贞不二,始终没有吐露一点党的机密。敌人用死来威胁他:“你若不交出地下党员名单,叫你马上上西天!”何世昌从容地说:“我为工农贫民而死,死也甘心。”为了揭露敌人的罪行,唤醒难友起来斗争,何世昌用手纸、烟盒、木炭作武器,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和乐观主义精神写下了数十篇包括诗、词、短文歌曲在内的战斗檄文——《狱中杂记》,以表达坚信共产主义,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狱中杂记》成为狱中难友的精神食粮,时刻鼓舞着狱中的难友们。
  1929年6月3日,郧阳城内的国民党驻军发生了兵变。中共郧县特支派人接应,何世昌成功越狱,未及与家人见面,就急如星火地奔赴武汉寻找党的组织。
  二、龙州起义惊天地
  到达武汉后,湖北省委派何世昌到上海找党中央联系工作。此时,正值党中央要选送一批党员干部奔赴广西开展兵运工作。1929年7月,受党中央委派,邓小平、张云逸、何世昌、陈豪人、叶季壮、宛旦平、于若愚等一批党员干部奔赴广西工作,在广西省政府担任了公开职务,邓小平任省委秘书,何世昌任军官教导总队教官。
  俞作柏、李明瑞主政广西不久,急于扩大自己的势力,于9月底决定反蒋自立。10月中旬失败后,只带领少数卫队退回南宁。关键时刻,由邓小平、张云逸、何世昌等率领教导总队和警备第4大队,开往右江地区,与韦拔群、黄治峰等领导的右江农运相结合,做好了在百色、龙州起义和建立工农民主政府的准备工作。在百色期间,何世昌协助前委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发动组织工农运动。10月底,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成立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何世昌任委员。
  12月11日,邓小平、李明瑞、张云逸、何世昌在山城百色宣布起义,部队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党代表(政委),并建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后经党中央批准,红七军组织了前委,邓小平为书记,何世昌为委员。何世昌主要工作之一是做好对参加左江地区准备起义的主力部队——广西警备第五大队的整顿和改造。警备第五大队,原是李明瑞到广西后收容民团、散兵游勇编制成的,成分复杂、纪律松弛,军阀习气很浓。何世昌、俞作豫等深入连队,加强对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发动士兵开展民主运动,实行官兵平等;建立连队士兵委员会,发展党团员,在每个营建立党支部;倡导举办教导队和政治夜校,宣传革命思想,进行党的纪律教育。部队的政治素质很快得到提高,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
  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的攻击,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何世昌与李明瑞、俞作豫商定,创办《群众报》(后改为《工农兵报》)和《左江红旗》杂志。他白天向干部群众作演说、作报告,晚上听取各方面的汇报,组织写稿、改稿,常常工作至深夜,有时彻夜不眠。他身体较差,但精神很饱满。他说:“这样紧张地工作才有意义,才有价值。”他还利用市民和部队官兵经常在龙州中山公园聚会、游玩的机会,向官兵和市民发表演讲,宣传革命道理,揭露国民党、桂系军阀的黑暗统治,号召民众支持工农革命运动等等,为龙州起义打下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据红八军老战士吴西同志回忆:“何世昌同志每次作演讲,总是戎装整齐,慷慨激昂;他不讲空话,说干就干,很有魄力和章法;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关心干部士兵,倾听群众的呼声,为大家排忧解难,在左江地区很有声望,不论是干部战士,还是工人农民,都把他当作知心人……”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起义时机已经成熟。1930年2月1日,警备第五大队在边陲重镇古城龙州宣布起义。起义后,部队党委和龙州县委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组建中共广西左江特委和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八军军事委员会,何世昌被选为红八军军委书记。红八军军委改组为红八军临时前委后,何世昌任委员。不久,邓小平率第一纵队离开龙州赴靖西,由何世昌代理红八军前委书记,负责红八军党和政治思想工作。2月至3月,党员队伍有相当的发展,全军共有100多名党员,10个党支部。何世昌经常召集士兵委员会、士兵代表会议,就红军的任务、战术、纪律进行宣传教育;领导政治部干部发传单、贴标语,鼓励根据地人民建设根据地,发展各项事业;深入街道乡村,发动群众贯彻实施红八军政治纲领,领导左江革命根据地军民开展反帝斗争。很短的时间里,上金(今龙州县)、凭祥等县工农民主政府相继建立。
  左江地区的革命烈火熊熊燃烧起来了,左江革命根据地成为了当时全国瞩目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势力,极大地鼓舞了南部边疆各族人民的革命斗志。3月22日,党中央第86期《红旗》上刊载《赤色的龙州》(中共中央领导人李立三文)一文高度赞扬龙州起义:“广西龙州苏维埃的建立到现在不过两个月的时间,但他的实际行动在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上已经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三、埋骨深山亦楚雄
  龙州起义的革命风暴,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法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2月12日,法军三架飞机侵入龙州,被击落一架,飞行员当场死亡,两名机组人员投降),极大地鼓舞了南部边疆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使桂系军阀大为惊恐,它们虎视眈眈,伺机反扑。
  1930年3月20日,红八军和左江革委会在龙州新填地广场隆重举行大会,悼念在下冻开展农民运动时,被假意接受收编的匪徒黄飞虎杀害的中共左江特委委员、农运指导委员会主任共产党员何建南烈士。因红八军军部电台台长何炳南叛变通敌,向国民党桂系军阀泄露红八军主力分兵各县游击剿匪及龙州城防空虚的情报,中午时分,国民党驻桂正规部队梁朝玑师以4个团4000多人的兵力,兵分三路,由南宁沿左江而上偷袭龙州,一路奔高祥,沿独山脚包围龙州城西门和北门;一路进攻东门和北门城楼:一路奔白沙街,抢占铁桥头,企图占据龙州铁桥,断绝红军退路,一举消灭红军。就在追悼会即将结束时,来势凶猛的敌军先导团李子勉部已兵临城下。当时,红八军内部未巩固,在关键时刻,土匪出身的第一、第二路游击司令黄飞虎、冯飞龙率队叛变。
  面对敌人的偷袭,何世昌和俞作豫等当机立断,迅速组织驻守龙州的第二纵队、第一纵队三营、左江赤卫队大队共约1000人迎战。
  敌人倚仗优势兵力,在迫击炮配合下,蜂拥而上向红军进攻。何世昌冒着枪林弹雨,穿梭到各个阵地指挥作战。他仔细察看地形,不时调整力量,指挥部队占领有利地形,阻止敌人进攻。红军战士在何世昌、俞作豫等人的指挥下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经过激战,杀退了敌人的一次次冲锋,打死打伤敌人近800余人。
  守卫在龙州铁桥桥头的第一路游击大队政治部主任严敏,率领第一路游击队第三营400余红军将士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何世昌来到铁桥头,觉得固守不能死守。他根据地形调整队伍部署,占领有利地形阻击敌人,使敌人无法构成对桥头的威胁。敌人多次拼死争夺,都被红军顽强击退,使敌军死亡八九百人,直到战斗结束,铁桥牢牢地掌握在守桥红军战士手中。最后因敌众我寡,严敏和400余红军官兵壮烈牺牲。
  下午5时,敌人继续向东、北、西各城门增援兵力,形成包围红军的态势。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何世昌和俞作豫、宛旦平决定暂时放弃龙州,下令城内红军迅速向与越南交界的凭祥方向撤退。
  当天,何世昌、俞作豫等率领部队突出重围,来到钦州大寺,召开党员大会。何世昌在会上作了战斗动员,鼓励大家要经得起挫折考验,坚持在十万大山打游击,伺机与红七军会合,建立根据地。会后,部队继续转移。
  3月21日晚和22日上午,红八军军部在凭祥召开全体官兵大会,研究下一步作战方案。何世昌等分析了当前的斗争形势,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坚持与敌人战斗到底。会议刚结束,敌人又拍马追至,何世昌与俞作豫商议决定暂向宁明县转移,再出扶南。参谋长宛旦平率领部队负责阻击敌人,掩护撤退,不幸中弹牺牲。
  3月24日,部队来到渠黎。当天是渠黎的圩日,赶集的日子,何世昌指示政工人员趁机向群众宣传革命形势,张贴标语,晚上与当地群众召开了军民联欢会。后闻上思县县长带民团追击而来,红八军又走一夜,于第二天到苏圩。
  3月28日,何世昌、俞作豫带领部队来到大塘、钦县一带,在钦县大寺区的南间圩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红八军余部300多人暂由第二纵队第一营营长刘定西带往上思十万大山整训,配合地方政权,发展农民武装(后来刘定西叛变,把部队投降敌人,编给广东地方反动势力)。遣散非作战人员后,俞作豫、何世昌30多名政工干部和党员离队前往广西右江找红七军,抓紧与右江红七军联系,准备与红七军汇合,待时机成熟,夺取龙州,攻打南宁。
  1930年4月,何世昌率部经邕宁、隆安前往右江寻找红七军途中,遭到敌人的追击。激战中于邕宁县马村渡口陷入路边的泥田,不幸被敌人抓捕。
  何世昌被捕后,被敌人押解到南宁。当敌人得知何世昌是红军高级将领时,如获至宝,软硬兼施,使尽伎俩,诱逼何世昌供出红军情况,妄图一网打尽。何世昌面对敌人,大义凛然,义正言辞的怒斥敌人的罪恶行径。敌人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严刑拷打,不给饭吃,每天只准喝三碗盐水度命。何世昌视死如归,毫不屈服,于1930年7月15日,在南宁被敌枪杀,时年25岁。


  来源:《党史天地(2019年第6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