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黄云岸:誓将热血铸忠魂

发布日期: 2021-12-24 来源:

    黄云岸,又名黄云庵、黄文安。1897年10月23日出生于通城县中段乡黄家边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全家五口,只有一亩多贫瘠的山地。黄云岸长大以后只读三年私塾就辍学了,后来随父黄玉山耕种佃田。1923年,由于遭受旱灾,欠交租谷,佃田被地主夺去。26岁的黄云岸,被迫到岳阳、哽口、油冲等地当脚夫,挣来微薄收入,维持家中生计。1924年,黄云岸在岳阳南门吕仙亭参加郭亮组织的工人俱乐部。1925年夏,黄云岸回到家乡通城,与赵世当、黄菊庄一道,组织进步青年和贫苦农民刘书堂、孔宪元、徐步云等20余人,建立“青年读书团”。他又在中段刘绍成家办起读书团,研究马列主义,讨论中国革命等问题。1925年冬,经赵世当介绍,黄云岸、刘书堂、洪金元等3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黄家边成立了通城县第一个党小组,黄云岸被选为党小组组长。从此,他将全部精力投入革命活动,在平江、岳阳、通城三县交界处的袁家山、牙里坪、千佛寺、钟家山和崇阳宋家畈等地,协助赵世当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地下联络站。

  1926年夏,赵世当奉调参加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届学习,黄云岸担负起领导“青年读书团”、组织农民协会的全部责任。此时,连续两年的旱灾,使人民苦不堪言,死亡者不计其数。黄云岸带领农协会员打开马港观音堂、河埠寿佛寺、踏水八斗寺等处的公仓和地主豪绅的谷仓,赈济百姓。8月初,越世当、黄云岸等发展了黄菊庄、徐步云等13人为中共党员,随即以共产党员、“读书团”成员为骨干,分四路组织农协会员广泛发动群众,迎接北伐军。黄云岸担任组织工作,他迅速组织担架队、柴草队、茶水队等,从8月20日至24日,沿武长公路迎送北伐军过境。并与赵世当等主持在九岭召开了万人祝捷大会。

  赵世当随同北伐军进县城,成立国共合作的国民党通城县党部执行委员会。黄云岸和徐步云留在南区(九岭区)发展共产党员,组织农民协会,他走遍了通城、平江、岳阳三县交界地区各村。至1926年底,他秘密发展共产党员20多人,建立中段、石溪等16个农民协会,会员发展到5100多人。黄云岸成为通城南区和平(江)、通(城)、岳(阳)三县交界地区农民协会的总负责人。他还在家乡中段建立党支部,担任支部书记。同年11月,通城县委成立,黄云岸为县委委员。

  1927年春,全县开展轰轰烈烈的“三杀”、“两抗”、“两减”斗争。3月中旬,黄云岸率领南区两千多人,捉拿中段的高利贷主刘士申、土豪杨作兴戴高帽子游行示众,并一直打到下湾头大土豪李家,开仓济贫。

  1927年4月,国民党独立十四师夏斗寅部进攻武昌被叶挺部队击溃后,残部逃窜通城,破坏国共合作,捣毁县党部,解散工会、农会,制造白色恐怖。5月下旬,赵世当、黄云岸等在九岭灵官桥召开平、通、岳三县交界地区农民誓师大会,以农协会员为骨干,组织农民自卫军,提出“不打倒夏军,决不收兵”。随后,黄云岸派刘一之化装潜入县城内,侦察敌人兵力部署和据点情况;赵世当、黄云岸等人一面加紧训练农民武装,准备反击,一面派出干部联络平江余贲民率领的农民自卫军作为后援。6月23日夜,黄云岸和赵世当率领南区一千五百多名身背梭标、大刀、鸟枪的农民自卫军,从九岭山出发,次日凌晨,从东、南、西门分3路向通城县城进攻。黄云岸率领一支农军,杀到南门边,爬上城墙,打掉了夏军的火力点,进入城内,敌团长姚德安仓惶从北门逃窜。敌团大部被歼,缴枪四百余枝。

  7月下旬,罗荣恒同志受党派遣,到通城开展农民运动。他下乡同县委书记汪玉棠会合后,即重新进行农民自卫军的组建工作。8月初,罗荣恒先后两次来到中段,住在黄云岸家里,同黄云岸研究建立农民武装问题。黄云岸与刘书堂、徐步云、孔宪元等积极活动,很快组织一千多农民参加自卫军,并收缴了夏斗寅残部丢下的两百余枝枪。这时,上级党组织派人到通城传达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和湖北省委的秋收暴动计划,罗荣桓、赵世当、汪玉棠、黄云岸等人决定消灭刘秀波团防局,智取通城县城。此时,原崇阳团防局长、共产党人叶重开,将民团改编为崇阳农民军,南下通城。罗荣桓得此消息,立即派人同叶重开取得联系,并让黄云岸带领农军骨干七十多人,潜伏在县衙内团防局附近,准备来个里应外合。8月20日上午,叶重开以原崇阳“团防局长”的身份,骑着大马到县城,叫开城门。顿时,崇阳农军一涌而进,活捉了县团防局长刘秀波,缴枪一百八十多枝。

  国民党十三军得悉县城被占,立即向通城逼近。黄云岸等共产党员,转移到九岭一带坚持斗争,并策划以九岭为立足点,建立一条南至幕阜山平江,北至咸宁汀泗桥的地下工作线,组织共产党员打入驻九岭一带的国民党第十三军十五团内,策动兵变。但由于叛徒告密,潜伏在十三军内部的十余人,惨遭杀害。黄云岸即遭通缉,遂潜入岳阳。

  1929年夏,黄云岸秘密回到通城,同刘书堂(化名刘朝举)一起,恢复党组织,建立施段苏维埃政权,黄云岸任书记,刘书堂为大队长。4月,由上海、江苏党组织密寄一批革命刊物和文件给通城党组织,联络刘万顺,并由刘转交黄云岸、刘书堂。此事被通城县警备队从邮局查获,刘书堂被捕牺牲,黄云岸再次潜伏到湖南岳阳、平江等地,尔后参加了红军。

  通城县“铲共团”团长杨士斌多次逮捕黄云岸未获,气急败坏地对黄云岸的家属、亲友下毒手,其父黄玉山被捕后折磨得双目失明,逼死狱中;其母被毒殴至死;其妻李氏被迫改嫁;连六岁多的独子黄英俊,也被捉到灵官桥关押,后被当地群众救出。黄姓共八人被株连监禁。尽管敌人使尽各种卑劣残忍的手段,丝毫也没有动摇黄云岸的革命意志。敌人见硬的不行,便叫黄姓族长黄润夫派人在蒲圻县纸棚沟找正在红十六军工作的黄云岸劝降。

  黄云岸得知他父母亲友被敌人杀害和战友刘书堂、徐步云被捕牺牲后,万分悲痛,怒火万丈。他发誓:我宁愿做共产党的断头鬼,决不做国民党的座上客。

  1930年,黄云岸率领红军的一个中队到岳阳南冲全歼了岳阳县“铲共团”的一个连,活捉了“铲共团”团长彭正香。1931年,黄云岸任红十六军湘鄂赣边区挺进大队长,率领红军三百余人,进入蒲圻。10月,他率部在大金山与国民党部队激战两天两夜,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

  来源:咸宁史志网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