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5 - 《红色荆楚》
P. 105
第三章·荆楚雄师
游击之师
——红二十八军游击战争
1938 年 3 月,大别山处处透露着春的生机,一支浩浩荡荡
的军队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前行。这就是刚由红二十八军和地
方武装改编的新四军第四支队,此时正踏上挺进皖东抗日前线
的征程。
1934 年 11 月,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撤离鄂豫皖革命根
据地。根据鄂豫皖省委的指示,1935 年 2 月,中共鄂豫皖省委
常委高敬亭在太湖县(今岳西县)重建红二十八军,坚持鄂豫
皖边区的革命斗争。
红二十八军的重新崛起,引起了国民党的极大惊恐。原以
为红二十五军一走,就可以“砍尽山上树,挖绝红军根”,哪
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如今又树起了红军旗帜。大
雪纷飞中,敌三个师从西北、东北、正南三个方向合围过来。
一周内,高敬亭亲自率领 1000 余名红军战士连续突破敌人三
道封锁线,翻越大别山最高峰白马尖,部队终于胜利突围,脱
离险境。接下来几个月,红二十八军转战皖西,西进桐柏,东
返大别山,历程千余里,运用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取得了一
个又一个胜利,不仅恢复了部分老区红色政权,还建立了新的
游击区,站稳了脚跟。
在与敌优势兵力的作战中,红二十八军敢打敢拼,不仅改
善了装备,提高了战斗力,还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战术:
以游击战为主,辅以必要的伏击战;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
不打,伤亡过大不打,缴获不大不打;每战集中优势兵力,或
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