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0 - 《红色荆楚》
P. 130
丰碑卷
会。1927 年,中共黄冈县委成立,党员发展到 643 人。黄冈是
红二十八军中后期坚持鄂豫皖游击战争的主要后方基地。
抗战爆发后,黄冈中心县委成立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大队。
这是鄂东最早的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外围直接组织和领导的最大
的一支抗日人民武装力量。1938 年 10 月,中共黄冈县委领导
的秘密游击队在团风县杜皮张家山正式建立。1939 年 1 月,鄂
东抗日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队
第五大队,划定驻扎于麻城夏家山、黄冈芦泗坳一带。独立游
击队第五大队成立后便建立了军政委员会,方毅为书记,张体
学任队长。不久,部队便深入敌后,主动出击日军。在当地民
众的全力支援下,部队在应对日军“大扫荡”战斗中,采取“麻
雀战”“打巧仗”的游击战术,与日伪军周旋,并进行了灵活
机动的反击,袭击了这一地区的日军据点,火烧巴铺大桥,破
坏了日军的交通通道,给日军疯狂的“扫荡”以有力还击,极
大地鼓舞了当地群众的抗日热情。国民党鄂东行署和五战区司
令部也不得不承认,独立游击队第五大队“抗日有功”。然而,
国民党顽固派非常害怕中共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进而制
造了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件”。部队经过激烈的反击,分路
突围,转移至罗(山)礼(山),继而在王家坊地区开辟新的
抗日根据地,使黄冈地区成为新四军第五师保存实力,东扩南
进的红色区域。抗战胜利后,黄冈中心县委组织群众给独立旅
和刘邓大军提供给养,掩护干部,迎来黄冈全境解放。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于 1975 年动工修建,1981 年正式对外
开放。陵园内的主要建筑有抗日游击五大队纪念馆、黄冈革命
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碑、骨灰陈列室、牌坊式大门。
黄冈革命烈士陵园于 1997 年 10 月被黄冈市人民政府公布
为黄冈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 年 3 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
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