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7 - 《红色荆楚》
P. 137

第三章·大别峻岭


                 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 年 4 月至 1975 年 1 月
                 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75 年 1 月当选第四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副委员长。中共第六届 ( 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增补 )、七届、

                 八届、九届、十届中央委员,第七届、八届、九届、十届中央
                 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1975 年 4 月 2 日在北京
                 逝世。

                      红安是董必武的诞生地和青少年时期生活求学的地方,也
                 是早年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实践之地,其故居具有重要的历史
                 价值。董必武故居原为三幢两院。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
                 派四处张贴通缉令,悬赏捉拿董必武。因悬赏捉拿失败后,国

                 民党当局放火焚烧董家,前两幢房屋焚烧殆尽,唯第三幢还残
                 留少许。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对故居的后幢进行了修复,

                 在故居前幢的基址上修建了红安县文化馆。1977 年,红安县革
                 命博物馆将未被烧毁的第三幢建筑按原貌予以修复。
                      经中共中央批准,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
                 内稞子山修建董必武纪念馆,1986 年 3 月 5 日董必武诞辰 100

                 周年时落成开放。纪念馆于 2004 年再次维修后分为三个展室,
                 通过展现董必武生平业绩的 740 余件珍贵文物、照片、字画、
                 塑像等,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董必武光辉战斗的一生,真实反映

                 了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董必武故居于 2006 年 5 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
                 保护单位,董必武纪念馆于 1995 年 3 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

                 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3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