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3 - 《红色荆楚》
P. 213
第五章·汉水磐石
西冲,副校长杨焕民常驻西冲。学员们除完成学习任务外,还
帮助群众生产劳动。学校纪律严明,学员们也严格遵守,从不
损坏群众一砖一瓦,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军爱民、民拥军的空
气十分浓厚。学员们还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文娱活动,排演的戏
剧经常公开演出,深受群众欢迎。
1943 年秋,郑位三以中共中央华中局党代表的身份来鄂豫
边区委员会和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工作,抗大第十分校举行了
欢迎大会。五师副政委任质斌、分校政委郑绍文、副校长杨焕
民出席大会,各支队学员代表参加会议。在欢迎大会上郑位三
传达了中央关于“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方针和在边区
开展大生产的指示,极大地鼓舞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和革命干劲。
在抗大第十分校办学精神的鼓舞下,根据地各级政府也领
导群众办起了各种类型的学校或识字班,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政
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期间,鄂豫边区洪山公学由京山迁至大悟
山新屋畈,陈少敏任校长(后由简文、李实担任)。洪山公学
设有中学部和小学部,解决党、政、军干部子女和根据地青少
年读书问题。有的区办有高小,乡或保办有初小,但多数地方
是私塾学堂,还有夜校和识字班。政府鼓励和引导私塾先生,
热情培养少年儿童。边区政府统一编印以爱国主义教育和农业
生产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材。学校为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
边区抗日根据地培养造就了大量抗战人才,是鄂豫边区英雄儿
女的萃英堂。
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旧址为砖木结构平房,保存较好。
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旧址于 2002 年 11 月被湖北省人民
政府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