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在西安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揭开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序幕。那么,为什么要提西部大开发?
邓小平:沿海内地、东部西部,共同富裕
西部大开发的提出与区域协调发展有关。1988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如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进一步表示:“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稍慢,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江泽民:西部大开发不是小打小闹
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 ,1999年3月,江泽民在全国“两会”上,提到西部的问题。他说:“西部地区迟早是要大开发的,不开发,我们怎么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中国怎么能成为经济强国?美国当年如果不开发西部,它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
同年6月,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提出。在6月17日举行的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江泽民说:“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时机已经到来。中西部地区范围很大,如何加快开发要有通盘考虑。我之所以用‘西部大开发’,就是说不是小打小闹,而是在过去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周密规划和精心组织,迈开更大的开发步伐,形成全面推进的新局面。”
标志性工程:西电东送、青藏铁路、西气东输
2000年起,一系列重要工程陆续启动。
2000年11月8日,西电东送工程全面启动。这不仅仅是西部的工程,也是东部的工程,充分地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东西部协调发展,共同富裕,共同进退”的战略构思。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全线正式开工。青藏铁路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增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图为:中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
2002年7月4日,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新疆轮南至上海)开工。该项目能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改善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有效治理大气污染。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至上海。
西部大开发20年
2001年-2010年,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调整工业结构,发展特色旅游业;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卫生事业。力争用5到10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2010年-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要求,总体目标是让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过去的20年来,西部12省(区、市)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提高了约3.6个百分点,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1%,累计实施退耕还林还草1.37亿亩……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充分说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20年,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着力写好大开发、大开放、大保护、大安全四篇大文章,有力推动西部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鄢一龙表示,若把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看成1.0版本,则本次《意见》变为2.0版本。1.0版本着眼于贯彻“两个大局”思想,大的主线是开发西部,缩小东西发展差距;2.0版本则将西部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这是新格局、新态势。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频道 综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光明日报)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