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荆楚故事

四十年只争朝夕 “第一动力”引领湖北跑出加速度

发布日期: 2018-12-20 来源:

  四十年只是转瞬,
  但对于改革开放的中国,
  四十年是风云激荡,
  四十年是波澜壮阔,
  四十年是沧海桑田。
  今天,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复兴号”在神州大地上飞驰穿梭,其中,武汉铁四院勘察设计了全国近一半高铁。
  1978—2018年,改革开放的如椽巨笔,写就中华民族奋斗的史诗,荆楚大地的变化翻天覆地,40年筚路蓝缕,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改革成为湖北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2018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创新强省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全省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在全国第7位,国家级高新区达到12家,省级高新区达到18家。全省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可突破6000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预计可突破23000家。全年实施科技成果转化1000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金额预计可突破1000亿元。1-3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增加值4399.64亿元,同比增长13.2%,预计全年将突破6100亿元。

科技支撑 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1978年3月,全国第二次科学大会上,党中央向全社会发出了“树雄心,立大志,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号召。科技的春天来了。
  1984年,全国开始探讨科技体制改革,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应在我国大学、科研院所相对密集的地方来尝试科技成果转化。很快,在武汉东湖之滨,一块“东湖智力密集小区规划办公室”的牌子悄悄挂了起来。
  1988年6月,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正式成立。“十几个人,两台车,就这么干起来了。也没有园区,跟当时的中关村一样,只有电子一条街,游说周边几所高校、科研院所打开‘院墙’,兴办一批企业,卖一些电子产品,有了点钱后再在后来建的标准厂房里研发,规模生产。”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1987年,这里还建起了一个企业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中国第一个科技企业孵化器也由此发轫。
  在这一背景下,一批科研院所背景的企业不断创造辉煌:
  脱胎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烽火科技集团,成了“会赚钱的实验室”;长飞光纤在武汉邮科院的支持下改变世界光纤光缆格局;校办企业华中数控在校外生根发芽,华工科技变成了大产业集团……
  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电子一条街”也渐渐演变成了一座意欲媲美硅谷的科技新城。
  现今,光谷是武汉最年轻的地方。早上7时,东湖高新区的中心——光谷广场,开始涌动人潮。光谷地铁站客流长期居首,早年的规划已承载不了时下的人流,曾经的荒地早已成为中心堵点。中国50%、世界25%的光纤光缆出自这里;年产光纤7000万公里,可绕地球赤道1700多圈;一根头发丝粗细的普通光纤,可容纳24亿人同时通话;中国每生产15部智能手机,就有1部来自这里。平均每年有近600个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
  作为国家创新发展“排头兵”之一的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收入规模全部跨越千亿元,东湖高新区企业总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2017年,光谷新增企业14640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59家。培育瞪羚企业32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55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48家,居全国高新区第四位。新增“独角兽”企业2家,总数有4家,为中西部地区最多。
  随着“中国光谷”品牌效应和辐射效应不断放大,高新区日益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和“加速器”。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襄阳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此后的10年时间,宜昌、孝感、荆门、随州、仙桃、咸宁、黄冈、荆州、潜江、黄石大冶湖等地的高新区纷纷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湖北省国家高新区数量达12个,位居全国第四位,提前完成《湖北省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020年国家级高新区数量达到10个的目标要求,构成了湖北沿长江、汉江串珠布局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
  当前,全省高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逆势上扬,高新区已成为全省发展最快、创新最活跃的区域,成为湖北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排头兵,为打造区域经济发展“升级版”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与此同时,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2017年,湖北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5369家,位居全国第七、中部第一。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5937.89亿元。2018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将牢牢“锁定”6500亿元。

打开院墙 改革激发源源活力

  燃烧后只排放水,“氢能”无疑是最清洁燃料,世界各国都在争相抢占“氢能”利用的技术高地。目前,制约“氢能”大规模推广应用的技术瓶颈,是“氢能”难以在常温常压下贮存和释放,且易燃易爆。留美博士、国家“千人计划”人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程寒松,成功将氢气溶解在一种特殊液体中,可以在常温常压下储氢,实现普通矿泉水瓶也能装运氢气的技术。随后,他以2000万元价格实现技术转让,同时凭技术入股与企业合作。该技术转让创下湖北科技成果金额新纪录。这是湖北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一个缩影。
  湖北是全国科教、人才资源大省。如何把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实践来看,关键在于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科技成果是一种特殊的无形资产,其使用价值具有间接性,交易周期长,投资风险大。在技术更新换代不断加快的今天,科技成果的“价值窗口期”非常有限,一旦过了“窗口期”,科技成果便失去了转化价值。长期以来,受种种条条框框制约,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转化程序复杂、教师收益分配也低,致使不少发明专利“束之高阁”,多数没有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为充分调动湖北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在鄂转化应用,2008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加速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鄂政发〔2008〕33号)文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四个70%”政策:即:高校、科研院所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他人实施的,可从技术转让所得的净收入中提取70%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采用股份形式实施转化的,可将成果形成股权的70%奖励给成果完成人;以横向课题节余经费出资入股或增资入股,其所获股权的70%可奖给课题组成员;纵向课题所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成果完成人在鄂转化,可享有该成果在企业中股权的70%。“四个70%”政策,对引导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转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中,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仍被当作一般性的国有资产管理,其处置权、定价权、分配权掌握在管理部门,必须层层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难以快速实现转化,严重影响了科技人员转化科技成果的主动性、积极性。
  2013年12月,湖北出台了《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简称“科技十条”),打破了传统的“三权”禁锢,按照“实惠归个人,荣誉归学校、利益归社会”的原则,对科技成果类无形资产处置方式、收益分配机制进行了突破性改革,赋予科研团队研发成果的使用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特别是关于“高校、院所研发团队在鄂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转让的收益,其所得不得低于70%,最高可达99%”的规定开全国先河。此后,湖北陆续出台了“高校院所服务企业新九条”“激励企业研发活动十一条”、《湖北省自主创新促进条例》《湖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30余项重要法规政策文件,着力破除制约湖北科技资源优势向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转化中的体制机制障碍,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有效激发了高校院所科研人员服务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荆楚大地科技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高潮。2015年,省科技厅开始组织实施“科技成果大转化工程”,3年来,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已累计组织推进4012项科技成果在省内转移转化。
  张子蓬是湖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师,早在2006年他便开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先后申请了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但受制于种种条条框框,他只能“偷偷”与他人合伙创办公司。“科技十条”出台后,他从“地下”走向“地上”,成立了武汉奋进智能机器有限公司,充满信心地要打造出中国自己制造的最先进机器人,每年投入2000万元进行研发,并与华为、海尔等企业合作从事物联网相关技术和应用开发。目前,他的公司已是国内少有的全自主知识产权机器人制造商和运动控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2008年,湖北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802项,全省专利申请量首次突破2万件,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2012年,湖北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到了2017年,全省共登记重大科技成果160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1066亿元,全省专利申请量突破10万件。

量质齐升 重大成果举世瞩目

  “日本的高铁上难以竖起香烟,但中国高铁可以,因为我们更平顺更稳定,坐上去也更舒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站处轨道所主任王森荣介绍,中国高铁起步晚,很多研发都受到国外专利制约。“以前的铁轨下都铺石子,高铁轨道下则是钢筋混凝土,这让高铁稳定的同时也让后期精度难以再次调整。”铁四院的技术则解决了这一难题,让轨道维修保养比国外的相关技术方便、快速,白天发现问题后,晚上仅需2至3小时就能解决。该成果先后推广应用于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郑州至徐州、北京至沈阳等高铁项目,应用里程已超过3000公里。而由该院牵头研发的适用于高铁网多车型高风压模式下“高铁/城际铁路站台关键装备”,已在武咸、武黄等湖北城际、佛肇、郑开等国内多个城际铁路工程得到应用,对促进我国高铁装备发展、提升我国高铁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目前中国高铁输出的印尼、俄罗斯等国,用的技术就包括铁四院的施工技术。
  近年来,湖北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新突破,新一代超大容量光传输、大功率激光器、语联网云翻译平台等创新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成为我省产业提档升级的动力引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世界精度最高的焊接钢轨、超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等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均有湖北科技力量的注入。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建设创新强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在发展中的作用,全省上下围绕创新湖北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科研院所助力国之重器。高动态卫星精密定位及其综合测试技术,是我国神舟飞船与天宫实验站交会对接最关键、最棘手的技术瓶颈之一。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袁运斌科研团队,通过10多年努力攻关,研制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卫星精密定位及卫星信息精密处理与系统测试一体化技术,成功应用于我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等重大航天任务,并为后续空间交会对接等任务实施提供了整套技术与软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质子放疗可对肿瘤实行“立体定向爆破”,是目前针对癌症最先进的放疗方法,被称为“治癌利器”。由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武汉同济医院、协和医院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放疗装备研发”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完成后将实现质子放疗装备的国产化,打破国际垄断,质子放疗装备价格可降低30%,运行维护费用可下降50%,而且将带动我国相关高端器件和配套设施产业集群发展。
  我国中高功率激光器曾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武汉锐科公司先后自主研制出我国第一台1000W、第一台4000W、第一台10KW连续光纤激光器产品。2016年,武汉锐科公司实现销售中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3000余台,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同时,锐科生产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已进入国外市场,并出口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
  P4实验室是专用于烈性传染病研究的大型装置,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建造的生物安全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我国首家P4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于2015年1月31日在湖北竣工,可研究类似埃博拉病毒等烈性传染的病原体。武汉P4实验室建成之前,全球仅主要发达国家拥有这类装置,其中新一代版本的法国里昂实验室是最为先进的。SARS暴发后,我国政府战略性地启动了P4实验室的建设,在引进里昂P4实验室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智慧,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P4实验室。该实验室将成为新发传染病疾病的研究中心、烈性病毒的生物资源中心和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的传染性疾病参考实验室,最终成为我国新生疾病研究网络的核心。
  1979年,全省科研机构239个,科研人员4000人,这些机构基本都是各级政府主办的,由企业主办的科研机构基本没有。截至2017年底,全省共有R&D人员23.53万人,研发经费支出700.63亿元,其中企业投入547.54亿元,占比78.15%。建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光纤通信、激光、先进制造、地球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测绘遥感等若干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较强,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壮阔东方潮,奋进新时代。新时代,乘着改革与创新的浩荡东风,湖北向着科技强省不断前进,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前进,向着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不断前进,一定能跑出湖北创新的“加速度”。
  (来源:湖北日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