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天门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古称竟陵,因大洪山余脉在此终止,即“陵之竟也”。6月19日上午,由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多家史志研究中心协办的“学党史 守党纪 悟思想 谱新篇”2024党史宣讲走基层活动来到天门市竟陵街道,湖北省党史宣讲团成员吴翔、中共天门市委党史研究中心肖丽新给天门市竟陵街道办事处100余名党员干部上了两堂微党课。
微党课现场
吴翔以《共产党员要自觉严守党的纪律》为主题,通过生动的实例、详实的史料,从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严守党的纪律,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要求共产党员必须严守党的纪律,共产党员“第一身份”必须自觉严守党的纪律等三个方面,阐述共产党员要自觉严守党的纪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我们要牢记入党初心,牢记自己在面向党旗时的庄严宣誓,自觉严守党的纪律,认真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在自觉遵规守纪的同时,放心工作,锐意进取,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吴翔说。
湖北省党史宣讲团成员吴翔作宣讲
中共天门市委党史研究中心肖丽新以《传承红色家风 凝聚奋进力量》为题,生动讲述了老一辈天门籍革命前辈清廉家风的故事。大革命时期,天门是湖北革命运动轰轰烈烈的地方之一,到1927年2月全县党员人数发展到100多人。土地革命时期,天门是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农民秋收暴动和年关武装暴动最早的地方,是红三军向襄北扩展的军事战略要地。抗日战争时期,天门是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四军五师实现战略包围武汉的前进基地和跳板,是阻止日军向襄西推进的一块屏障。解放战争时期,天门革命老区更成了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坚强后盾。
中共天门市委党史研究中心肖丽新作宣讲
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贺龙、陶铸、李先念、段德昌、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天门人民前赴后继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在册革命烈士有5726人,为国捐躯的无名烈士数以万计。从这片红色沃土上走出去的开国将军有14人。
“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现场听课的天门市竟陵街道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江大竹说:“我们机关年轻党员干部居多,今天的两节微党课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刚入党的年轻干部而言,都是非常好的营养剂。只有对党的纪律学习更加主动、行为约束更加严格,才能以身作则正家风、兴党风。下一步,我将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时时处处明纪守纪、正心正行,让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锐意进取的奋进动力,为天门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天门市竟陵街道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江大竹
“今天的微党课,不仅让我对党的纪律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让我对自身的职责和使命有了更清晰地认识。”天门市竟陵街道东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阳涛说:“作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我将紧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要求,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方式,最大限度激发社区党员学习积极性、实践主动性,不断增强党纪学习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提升社区基层治理综合水平和促进社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天门市竟陵街道东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阳涛
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做一名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好干部。陈孟莹是天门市竟陵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她说:“今天的微党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主讲人用平实的语言把党的历史讲‘活’了,让我对党的纪律和红色家风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深入的理解。作为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要汲取百年党史‘源头活水’,弄懂党纪学习的初心和出发点,把党纪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与服务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激发街道党员干部队伍服务打造‘一城五中心’,加快建设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的精气神。”
天门市竟陵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 陈孟莹
接地气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宣讲走基层系列活动,让基层党员干部受到极大鼓舞。天门市档案馆副馆长、中共天门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罗义平告诉记者:“把党史宣讲与党纪教育有机结合,体现了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鲜明导向,很有意义。对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对当前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很有促进作用。作为一名党史工作者,我们要把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作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持续做好党史“七进”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天门市委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 罗义平
时下的竟陵城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节,漾漾湖水,藏着欢愉的鱼虾;莽莽芦荡,偶见大雁野鸭;莲、藕、菱角、芡实……满足着各种获取与嬉戏。这是一个生态繁茂、充满野性的沃土。这座城,正如那流淌全境的天门河,一湾清浅水,两岸翠微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派勃勃生机。
(来源:湖北垄上频道 记 者 夏风华 王知今)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