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精神解读

用活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安徽实践

发布日期: 来源: 学习强国安徽平台

徐京 黄海霞

  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中共中央印发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提出,要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设施、革命旧址等红色资源。

  《条例》颁发一年以来,安徽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条例》要求,深耕红色沃土,在探索“安徽经验”、讲好“安徽故事”、打造“安徽样本”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金寨县南溪镇丁埠村的立夏节起义陈列馆,讲解员在为参观者讲解。范柏文/摄

追溯红色记忆,探索党史学习教育“安徽经验”

  坚持高位推动,为保护传承红色资源“强支撑”。在安徽这片红色土地上,发生过诸多重大党史事件,涌现出众多重要党史人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深刻且鲜明的印记,成为百余年党史的生动缩影与精彩篇章。《条例》颁发后,安徽省高度重视,坚持把学习贯彻《条例》作为党史部门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加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有效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在前期出台的《安徽省红色资源保护和传承条例》基础上,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宿州市淮海战役红色资源保护条例》,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提供一系列制度保障。

  守好红色阵地,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赋动能”。安徽作为红色资源大省,革命遗址遗迹众多,拥有一大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其中,省级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47家,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0余家,成为各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和“七一”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的重要阵地。一年来,安徽省委宣传部组织相关单位对全省160余家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进行核查,确保安徽省红色场馆的政治方向和史实准确,更好发挥育人实效。创新推出的“山河安澜——淠史杭灌区主题展”入选全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介展览,线上线下观众超过百万人次,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

  赓续红色基因,为铭刻筑存历史记忆“树丰碑”。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正逐渐成为塑造城市独特魅力与文化底蕴的关键所在。安徽省大力推动红色基因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在城市道路建设、老旧街区改造等项目中融入红色元素,通过多元场景让红色资源浸润城市记忆。在合肥,以纪念革命烈士陈延年、陈乔年命名的“延乔路”,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热门打卡地。一年来,为进一步深化红色记忆,铭记延乔兄弟的革命生涯,合肥市歌舞团精心创作舞蹈《延乔兄弟》,并成功入选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举办安徽省第二届“延乔杯”大学生红色故事讲解大赛,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解锁红色密码,讲好百年党史中的“安徽故事”

  研究阐释红色资源,安徽故事“皖美呈现”。红色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文化渊源和时代价值。一年来,安徽省扎实做好红色资源挖掘、研究和阐释,着眼于众多革命遗址遗迹,编纂出版《安徽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基地巡礼》《安徽革命文物通览》等系列图书。结合合肥“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城市定位,编写出版《科创先锋》,以生动故事精彩描绘合肥的蝶变与腾飞。持续深化对大别山精神等涉及安徽地域的革命精神研究,讲好新时代安徽革命故事。针对皖籍重要党史人物、重要党史事件,面向广大干部群众,编纂出版《将军县的红色故事》《亳州红色丰碑》等图书,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权威教材。

  创新打造红色课堂,安徽故事“皖美诠释”。将红色资源融入红色课堂,发挥红色故事铸魂育人的功能。一年来,安徽省积极探索红色资源与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成立“安徽省大中小学思政课融媒体教研联盟”,在大学校园精彩上演《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时代——音乐思政课》,以艺术性手法呈现党史积淀中形成的精神谱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党史知识和红色精神入脑入心。创新推介二十佳馆校共建红色旅游教育基地,主动了解学校、高校以及游客意愿,开展“订单式”服务,让红色文化资源在学校思政课建设中绽放时代华彩,使得红色教育更加丰富多彩、科学高效。

  持续推进红色宣教,安徽故事“皖美传播”。每一处红色资源都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蕴含着传奇的红色故事。一年来,安徽省主动顺应传播格局变革和媒体融合大趋势,深挖安徽红色资源“富矿”,以红色资源、领袖风采、英模人物、精神谱系为主要内容创作短视频,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其中,《毛主席两次视察合肥》点击量超200万次,《一个城市和一所大学的双向奔赴》点击量达10万余次。以宣传贯彻《条例》为契机,组织开展第15个“全省党员干部党史教育日”活动,组建党史国史宣讲团,深入开展党史“七进”活动,讲好党史国史故事,积极营造广大党员干部学好党史、用好党史的浓厚氛围。

激活红色引擎,打造党史学习教育“安徽样板”

  开发红色旅游路线,让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红色旅游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不断释放出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安徽省积极探索创新“红色+”旅游业态,持续拓宽党史学习教育的新路径。建党百年之际,全省共有7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省直多家单位联合举办安徽“心悦75”产品发布暨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出发仪式,推出十佳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包括“觉醒年代 革命启航”“牢记嘱托 勇毅前行”等线路,力求以更沉浸式的方式回溯革命岁月,以更细腻的情感体悟红色文化,推动文旅融合、红绿交融发展。

  创作红色文艺精品,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红色文艺精品,蕴含着浓郁的文化传统、深厚的历史底蕴。安徽省精心打造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播出后,各界反响热烈,社会效益空前。2024年12月,安徽省首部工业题材大型话剧《炉火照天地》,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为纪念邓稼先诞辰一百周年,原创黄梅戏《邓稼先》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等地。2024年精心拍摄制作《逐光——走江淮学党史》等党史专题片,用视听语言和通俗表达方式传播红色故事。12月举办第七届中国红色微电影盛典,纪录片《致敬最可爱的人》,真实记录了芜湖当年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故事,荣获“最佳微电影”奖。金寨县红旅小镇汤家汇“十万剧场”打造红色演艺戏剧《立夏》,以沉浸式戏剧开辟党史学习教育新形态。

  深化区域联动协同,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安徽以大别山革命老区、新四军、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为主题的众多红色资源与长三角地区紧密相连。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尤其是《条例》实施这一年,由安徽省六安市等8个地市(区)共同发起的首个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正式成立,汇集联盟城市红色文化资源,讲好长三角红色故事,唱响长三角“好声音”。加快实施休宁中共皖浙赣省委驻地旧址和黟县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展陈提升工程,将红色资源融入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建设。大力支持大别山革命老区与长三角结对城市和周边中心城市共同建设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红色研学基地,推动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和红色文化创新性发展,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来源:学习强国安徽平台)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