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纪念文章

担架上行进的“虎将军”——回忆父亲徐海东的抗战往事

发布日期: 2020-06-04 来源:

徐文惠

  在抗日战争时期,父亲骁勇善战,不怕牺牲,被誉为“虎将军”。在他的戎马生涯中,先后9次负伤,身上有17处伤疤,毛泽东称赞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率先抵达陕北

  父亲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徐家桥一个工人家庭,祖上六代都是烧窑工人,他从14岁起当窑工。192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在湖北各地兴起时,父亲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父亲担任红15军团军团长,全军共8000余人。中央红军与红15军团会师后,敌人不甘失败,又调来5个师发动新的“围剿”。父亲率红15军团与红1军团并肩作战,于11月20日在直罗镇一役彻底粉碎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毛泽东称这“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陕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在历经千难万险后,中央红军主力胜利到达陕甘宁边区,与陕北红军会师。这时已进入严冬时节,部队缺吃少穿。如何让战士们顺利过冬便成为摆在红军领导人面前的首要问题。毛泽东想到了前几天刚见面的父亲。他对杨至成说道:“我给你写个借条,你拿去找找徐海东如何?我相信,只要有可能,海东是一定会帮我们这个忙的。”于是,毛泽东向父亲打欠条,“请你部借2500元给中央,以便解决中央红军吃饭穿衣问题。”

  父亲当即从军团筹集到的7000大洋军费中拿出5000大洋交给中央,并让全军节衣缩食,从人员及物资上支援中央红军。后来彭德怀司令员见到父亲,说:“那些钱真是雪中送炭,应多多感谢你这位财神爷!”很多人不知道毛主席亲自写条子借钱这桩事。但毛泽东却一直记着,多年之后,他还说:“那时候,多亏了那5000块大洋啊!”

保驾“西安事变”

  1936年2月,父亲率部东征,一直打到太原附近的晋祠,威逼山西省会太原,旋即西征,配合左路军,攻克盐池、定边,歼敌马鸿逵一部,打破了敌人对陕甘根据地的围攻,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2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并电请中共中央派人前去协助解决,同时请求父亲率红军协防潼关,抗击亲日派调遣的部队。父亲接到中央命令后,率部星夜开赴西安。1937年1月上旬,他们到达咸阳,被任命为南路总指挥。杨虎城把新成立的2个独立旅临时拨给父亲指挥,同时归父亲指挥的还有在陕南根据地的红军74师及抗日第1军。

  父亲命令红军指战员跑步前进,第二天抢占商州城北的一座大山,控制了商州城,并构筑工事,严阵以待。国民党亲日派发现父亲率领红军已抢先到达此地,连夜后撤。其后,“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父亲及其领导的红军功不可没。

抗战首次大捷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不久,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父亲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4旅旅长。随后,父亲率部奔赴华北抗日前线。9月,父亲率部赶赴平型关参加围歼日寇板垣师团的战斗。他指挥687团从左翼突击,经一天苦战,与兄弟部队一起歼灭日军1000余人。“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抗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之后,344旅又参加了晋察冀边区反日寇“八路围攻”战役。11月太原失守后,父亲出兵河北,深入华北敌后开展山地游击战。1938年2月底,父亲奉命率部转移到山西南部,拨归129师领导,准备参加打击日军对晋东南发起的“九路围攻”。半年多时间,他率部从山西打到河北,日夜转战,驰骋数千里。

  有人这样描述父亲的指挥艺术:“在他所指挥的战役中,失败的时候很少。而他最喜欢的战法,是一种出其不意的奇袭,总是从对方的侧后方去攻击其中心,使敌人措手不及地溃退。他这种战法,叫做从肋骨下去抓敌人的心。”

不犯群众纪律

  对于部队教育,父亲注重发扬民族自觉,使战士自动严格地遵守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对群众永远保持亲密态度。老百姓和八路军普遍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父亲曾说,在洪子镇的战斗中,老百姓冒着枪林弹雨,自愿到火线上来帮助抬伤兵;方山之战,老百姓送来大量馒头,战士吃了两天还吃不完。一次驻扎平山县时,父亲住在一位姓齐的富翁家里,他们偶然谈到了抗战,谈到了部队的给养困难,那位富翁立刻主动捐助150担小麦。有时,部队也会遇到极其困难的情况,但父亲宁愿军队忍受,从不曾强迫征收。

  1938年5月17日,父亲在《新华日报》发表文章,坚定抗战决心。他写道:“无论敌人有些什么特殊优点,我们对于华北抗战的胜利是有把握的。在全民族空前未有的伟大团结之下,利用华北特殊的地形,发挥我们一些游击战和运动战的特长,配合着坚决抗战的友军,再获得广大群众的积极拥护,我们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支持整个华北的抗战,配合全国抗战的力量打击日寇。最后,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将要发挥无比的潜力,在中国的历史上创造一个最光荣的事迹——驱逐日本强盗而获得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

设计伏击日寇

  1938年6月底,侵华日军第25师团经晋城、阳城西犯。日军驻晋城108师团工藤联队西行运送物资,以町店为中心的芦苇河谷是必经之地。八路军总部侦悉情况后,为配合友军在晋南作战,命令父亲和黄克诚统一指挥八路军115师344旅2个团和129师386旅1个团,由上党地区昼夜行军,抢先于7月1日进至町店以北设伏,打一场伏击战。

  父亲迅速率部抵达町店北山。7月3日晨,敌机在町店一带盘旋侦察过后,父亲马上接到敌情报告:敌机械化联队及汽车辎重已渡过沁河,其先头骑兵已进入黄崖休息,其余日军即将进至义城、町店。他迅速命令各部在芦苇河两侧高地预设阵地准备战斗。午时许,敌首、尾先后进入我军伏击圈内的黄崖、町店、义城等河套地区。因骄阳似火,酷热难当,日军架起枪支下河洗澡。父亲一声令下,埋伏在河谷两岸的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河中大批日军被击毙。仓皇余敌迅速集结反抗,我军指战员如猛虎下山,持刺刀冲向赤身裸体之敌,并予以分割包围,致敌死伤大半。

  当夜,父亲分析判断,敌人必然会组织反扑,遂令一个团继续在町店附近隐蔽待命。7月4日凌晨,数百余敌渡过沁河反扑,当日军行至黄崖、八里湾附近时,我军在此打响阻击战,击毁日军30余辆汽车。町店战役是八路军在取得平型关大捷之后的又一伟大胜利,再次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的抗日士气。父亲也被誉为“虎将军”。

主席致电问候

  由于日夜转战、劳累过度,1938年8月,父亲病倒在战场上,不得不返回延安疗养。病情稍有好转,他又请命前往华中。1939年9月15日,父亲随刘少奇离开延安到华中,路上,刘少奇讲起刚写成的《论共产党员修养》,父亲深受教育。

  到华中后,他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坚持带病指挥作战。1939年12月18日,驻南京、明光、蚌埠一线的日军2000余人分4路合击周家岗,父亲抱病指挥部队反“扫荡”。战斗从21日打到24日,打垮了日军1个整营,毙伤俘敌军160余人,活捉1个日军分队长。此战巩固并扩大了皖东抗日根据地。

  战后,新四军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许多领导人发表了讲话,指出这是新四军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这一仗取得了经验,鼓舞了士气,增强了新四军指战员继续歼敌的信心。不久,父亲在给营以上干部作报告时,突然口吐鲜血,再次病倒。经医生诊断是肺病复发,病情一天天严重,吐血量不断增加,以致卧床不起。

  皖南事变后,抗战形势日趋紧张。父亲感到国难当头,自己却长期患病不能为国出力,心情急躁不安,导致病情日益加重。华中局把他的身体状况报告给了毛泽东。5月,毛泽东亲自来电,要他“精心养病,天塌不管”。父亲看了电报,感动得掉了泪。他让秘书把那8个字用毛笔写在月份牌上,放在担架上,借以控制自己的急躁情绪。

  抗日战争的后五年,父亲基本上是在担架上、病榻上度过的。抗战结束时,他病情稍有好转,但仍不能起床。

  (来源:陕西日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