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理论文章

铭记苦难历史 开创幸福未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郧西篇

发布日期: 2015-07-30 来源:

   郧西县史志办公室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生死遭遇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取得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在哪场血雨腥风的日子里,郧西县虽然地处中国中部、鄂西北山区,但也未能幸免战争的凌虐,遭受了日本惨绝人寰的轰炸,人民生命和财产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郧西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2007年,根据全省统一部署,郧西县史志办对抗日战争期间郧西县史料进行了抢救性的调查和整理,形成了专题报告,目前,已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对外公开出版。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郧西县史志办首次向全县人民披露我县抗战期间的部分史料,以此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奋发图强,开创中华民族幸福的未来。
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中国大半河山沦陷。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湖北的中西部地区成为日军西进侵犯的重要枢纽。随着湖北省国民政府西迁恩施,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部由武昌迁至襄阳,湖北中西部成为防犯和抵御日军西进的“拦路虎”。此时,鄂西北地区即属湖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第五战区后防基地,郧西成为其后防基地之一。特别是在1945年初豫西、鄂北会战期间,老河口沦陷,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部迁至鄂西北均县,广大鄂西北地区即直接成为了第五战区军队给养、人力、物资的坚强后盾。偏居鄂西北边陲的郧西人民,为了保家卫国,共御外侮,仅其所能,尽匹夫之责,积极投身于民族抗战事业。青壮年踊跃报名参军,进步人士、商人、老弱妇幼,自发地捐款、捐粮、献物,做军鞋、编草鞋、运送军需、修筑工事、宣传抗日、组织军训、安置难民等,为支援抗战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郧西县也成为抗战期间日军轰炸的目标之一。

 
  一、日军飞机两次轰炸郧西
  抗战期间,郧西为鄂西北非沦陷区之一,虽未遭受日军地面直接攻击,却遭受日军飞机两次轰炸。
  1.第一次是1941年12月5日。当天清晨7时,地面还笼罩着浓浓大雾,日机7架突然由郧县方向(县城太阳关)飞至郧西县城上空,先盘旋飞绕,接着以机枪扫射,继而于县城的南正街(现二杂门市部上下)、东城门内(老汽车站大门处)、县政府老司法科(现实验小学大门处)、县城中心小学(现实验小学)前院、北城门外(老邮电局家属院处)及县城北关外泥沟口左侧及南门外原县中学东头菜地等地带投下炸弹39枚,历时30分钟左右,后向北飞走。日机的残暴轰炸,使县城内外火光冲天,浓烟四起,尘土飞扬,人荒马乱,鸡飞狗跳。当即炸死东营等村百姓郭天禄(菜农)、彭厚发(又名彭货郎,小商贩)、梁楚政(又名梁大禄,磨豆腐为业)、杜老头(卖水为生)4人,炸伤15人。据目击证人回忆:郭、彭、梁3人的尸体被炸死在东营茨巴园前坎子下,尸体仅相距10米。死者中,郭天禄被炸得血肉横飞,肚肠溢出,原拟续娶后妻,定于大后天完婚,不幸惨死,喜事变成丧事;梁被炸得血肉模糊;彭的头部被弹片穿入,惨不忍睹,他死后又不幸死去两个孩子,其妻刘长秀被迫改嫁;杜老头一生靠卖水渡日,晚年却惨死在日机的炸弹下。在伤者中徐才茂之妻钟氏与其不满半岁的女婴徐新枝,均受重伤,婴儿的头发全部被烧焦。根据《郧西县抗战史料》记载:当天炸毁县政府建药房11间,当时估价2000元;学校房屋、器具当时估价893元;毁民房57间,还有器具、粮食、牲畜等当时估价29056元。
  2.第二次是1945年8月1日。当天上午9时,日机两架自南入侵郧西县城上空,一路投弹17枚,持续18分钟后向西飞走。当天炸死1人,炸伤11人(死、伤者姓名不详)。炸毁县武装部(现东大街)院墙,炸毁四堰坪村造纸生产合作社纸厂一座,瓦房19间,其生产材料、存纸、器具等全毁,当时估价270万元。

  二、抗战时期郧西县人口伤亡情况
  1.直接人口伤亡。根据《湖北省第八区人口伤亡统计表》(1946年2月)显示:郧西县人口伤亡共计93人,其中,死亡32人,伤61人。详细情况如下表:

   2.抗战时期郧西籍军人伤亡情况。1937年抗战爆发,因兵源紧张,国民政府实行兵役制度改革。1938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征兵制”法令,同年冬,本县开始实行“征兵制”。首先按乡、镇、联保、甲、牌进行户口登记,造报青年实有年龄,凡年满18~25周岁男性公民,为适龄壮丁,属应征范围。在适龄壮丁中,分现役、缓役、免役三种。即高中以上学生(含各级学生和独子)缓征,身体畸形或有痼疾者免征。年度征兵,先由保、甲户籍干事造花名册,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原则抽签,中签者即为应征对象。兄弟多的先服现役。以穷苦农民子弟应征服役者多,凡不从者,就以绳捆索绑捕捉强征,人们称其为“拉壮丁”。根据《郧西抗战史料》记载:自民国二十五年七月至三十四年八月(1936年至1945年8月),郧西共出征抗战16655人(此数在“郧西抗战史料”中为16653人,统计有误。按《郧西县志》第181页“出征壮丁数统计表”合计为 16655人)。全县因逃难躲兵而背井离乡、妻离子散的家庭无数。
  抗战期间,郧西共出征抗战16655人,阵亡奉令发有抚恤金者计244人(《郧西抗战史料》统计的“246人”有误,按其后附的阵亡名录统计应为244人);失踪至今下落不明者883人(根据郧西县志办1983年统计的《郧西抗战出征失踪人员登记表》),共计1117人。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