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长江,亘古奔流;柔美磁湖,婀娜多姿。
1979年9月15日,黄石港区,这颗因港而兴的江南明珠,于长江之滨、磁湖之畔迎风起航,正式成为黄石市的一个区级行政区域。
以此为发端,黄石港区一路劈波斩浪,开启40年奋斗史。
近年来,黄石港区委、区政府带领全区26万人民,图新励志,艰苦创业,书写出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百业兴旺、生态美好、人民安居乐业的幸福答卷。
披荆斩棘铸就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底色
“一进黄石港,但闻机器响。”这是黄石港社区书记黄朝著对黄石港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业经济繁荣时期最直白的幸福记忆。
站在老黄棉街区的延安路,黄朝著感慨万千。他回忆,1984年7月,延安路由黄棉兴建,还在周边建起纺织一路、纺织二路等五条路,集副食商场、五金商场、百货商场、幼儿园、托儿所、医院、澡堂、招待所、电视台等为一体,涌现出大小商业网点近千个,是黄石当时最繁华的街道之一。
当年,与延安路一样繁华的,还有黄石港区作为黄石中心城区的荣光。以华新、华电、康赛、美尔雅、黄棉等名企为代表的近300家企业,共同撑起黄石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康赛T恤、美尔雅西服、华新水泥、黄石港饼、松花皮蛋等品牌响誉国内外。
进入新世纪,随着黄石市委、市政府“三大跨越”“三大战略”“三件大事”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城市规划布局的调整和建设重心的转移,众多工业企业逐步迁离,黄石港区域经济进入调整转型的阵痛期,一度面临投资边缘化、工业减量化、商贸低态化、税源零星化、空间狭窄化、社会转型化的挑战。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面对挑战,黄石港人审时度势,沿着“奋力打造鄂东商贸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科教创新中心、健康运动中心,加快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发展战略,披荆斩棘,铸出高质量发展的幸福底色。
高质量发展,经济先行。近年来,黄石港大力发展高精新工业、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生活服务业,重新扬起幸福风帆。
补链强链招商,树立服务业发展新标杆。紧盯长三角、珠三角、大武汉、北上广和国内现代服务业品牌企业,采取双向考察、定向对接、驻点招商、挂职学习、举办招商推介会、主题论坛等形式,开展补链强链招商,先后引进中商百货、沃尔玛等一批国内外名商名牌,建成黄石万达广场等一大批重大商业项目。2019年上半年,全区跟踪洽谈项目累计50个,完成新签约项目17个,新注册项目10个,新开工项目6个,新投产项目7个;预计全年可实现14亿元财政收入,税收收入比重可达94%。
智能输送装备制造产业园舞起高精新工业发展新龙头。放眼江北,采用重资产招商模式,建设智能输送装备制造产业园,首期融资1.4亿元,为华天自动化等6家企业量身定做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和配套附属设施,一期工程2018年底竣工投产。二期、三期工程随后启动建设,带动黄石港工业园提质扩容,走上目标值100亿元的产城融合发展之路。
立起来的产业园淌金流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楼宇经济的暂行办法》十条黄金政策,促进现有楼宇盘活闲置资源,引进金融、保险、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企业总部,推进黄石万达双塔写字楼、鄂东人力资源产业园等大型专业楼宇建设。目前,全区建成各类楼宇22栋,总面积36万平方米,其中大型特色专业楼宇10栋,面积20万平方米。特别是义乌商贸城国家物流标准化示范基地,未来窗、辰旭物流、华新电商等20余家知名物流电商企业签约进驻,完善的物流标准化产业链逐步形成。
管理创新打通城市幸福生活的毛细血管
今年5月17日,拆除临时性违建住房18间,约1000平方米;
6月21日,拆除历史违建门面房10间,约800平方米;
7月10日,拆除历史违建门面房12间,约1000平方米。
这是由黄石港区沈家营街道牵头,联合街道、城管、公安、社区等部门力量,对辖区楠竹林社区几十间违章建筑打响的拆违攻坚战。
由于历史原因,作为老中心城区的黄石港区,违章建筑众多,且涉及的利益群体盘根错节,历来是阻碍城市管理的一个顽疾。怎么办?黄石港区的选择是——街道吹哨,部门报道,一拆到底。
今年,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行街道综合管理体制改革,组建街道城管执法中队,作为区城管执法局的派出机构,实行“区属、街管、街用”,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拆违风暴。截至7月底,共拆除历史和新增违建242处,24774平方米。
在黄石港区,除了拆违,棚户区改造也体现出管理创新同样的智慧——“党建+棚改”,大幅提升棚户区居民幸福生活指数。
在每个棚改项目指挥部组建临时党支部,选举公道正派、能力较强、威信较高的居民代表,组成居民自主改造委员会。自改委全程参与入户调查、宣传政策、征求意见、方案制定、房源代购等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在自改委的监督下,对不愿购房者,按照有关政策,核发房屋补偿款;对选择购房者,由政府出面与开发商洽谈,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利用批量优势,直接以团购价优惠购买现房和定向购买期房。
棚改创新,给居民带来了实惠,创造了全国有名的棚改“黄石港速度”。截至目前,实施重大棚改项目22个,申报专项资金78亿元,涉及住户1.2万户,完成征收拆迁面积约3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千余亩,近万户居民陆续告别棚户区、喜迁新居地,过上了幸福新生活。
利用拆违和棚户区改造腾退出来的空间,黄石港区合理规划,打通了城市幸福生活的一条条毛细血管。
土生土长的黄石人黄侃做梦也没想到,原先处于黄棉棚户区的一块破烂地,今天竟然成了流光溢彩的黄石万达广场。
万达广场东接黄冈、西临鄂州,一到周末,是三地时尚人士的首选乐园。IMAX影院、星巴克、必胜客,步行街、酒店、写字楼……“北上广”生活体验,一样都不少。吸纳近万人就业,每年带来近亿元税收,成为黄石城市新地标。
2015年7月,黄侃入职万达,亲眼见证了万达商圈成为鄂东消费中心,填补了鄂东现代综合商业空白。去年以来,黄石万达稳居万达湖北营收增长第一位。
距离黄石万达不到10分钟车程的青港湖畔,脱胎于棚户区改造腾退空地的欢乐世界项目建设正酣,部分游乐项目已初具雏形。2020年春节前,这座占地80亩、投资3亿元的主题乐园将正式开园迎客,吸引黄石、鄂州、黄冈数百万游客。
黄石大桥桥头下,新修的黄石港城市生态体育公园里,休闲健身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曾是废旧的砖瓦厂,如今生态景观绿化带、景观灯、文化雕塑、运动健身设施等一应俱全,成为居民幸福生活又一个“网红打卡地”。
服务升温谱写全民共舞的幸福华章
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用那一桩桩、一件件充满温度的暖心事,将万千市民的力量汇聚成全民共舞的幸福华章。
这样的温度,源于一批民生工程的实施。
7月,一则消息在黄石各大媒体发布——黄石港区建设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黄石港辖区市政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黄石港区在充分征求广大市民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实施一系列民生工程。从提升市民居住环境入手,瞄准“全年改造老旧房屋100栋、改造面积4万平方米、受益群众6000户”的目标,稳步推进。从提升市民现代化生活品味入手,一方面以主次干道绿化带、人行天桥、居民小区等为重点,实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另一方面,以街头5个“口袋公园”为重点,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质工程。
这样的温度,源于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
无独有偶。8月4日,天虹社区天虹小区门口的汽车微循环路线3个试行方案一经公布,立即在小区业主车友群里引起强烈反响。经充分讨论,8月11日,社区根据大多数车友的选择,组织40余名志愿者队伍,引导来往车辆行驶、停车,破解无地下停车场的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
小区内的停车难问题解决了,主次干道上的停车难问题也正在解决。5月24日起,全区按照“应划尽划”的原则,正式启动划线工作。截至7月底,共计完成机动车停车位划线4546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划线1.82万米;新建机动车立体停车场1个,可增加车位60余个,设立充电桩10台。
停车难的解决,仅针对有车一族,但没有物业公司的老旧小区物业问题的解决,则温暖了黄石港区的大多数居民。今年以来,黄石港区以“红色物业”为载体,着手解决老旧小区的物业问题。
延安岭社区的军转小区拥有8栋居民楼、250户居民,自10多年前原物业公司撤离后,一直处于基础设施老旧、周边环境脏乱的状态。面对问题,延安岭社区先后10次召开小区党员座谈会,充分发挥党员的红色引领作用,通过“党员带头干,居民为主角,社区当助理”的小区自治模式,靠自身的力量,安装电子门禁、路灯,翻修了下水管网、门卫室,整治小区环境,硬生生让军转小区旧貌换新颜。
这样的温度,源于一批民生短板的补齐。
爱上山水相依的黄石港,高莉说她只用了2年时间。从湖北师范大学创业集装箱项目起步,今年上半年,她所在的中南天华教育集团投资5000万元,把黄石港区的一幢旧楼改造成影视文创基地,目前,已有近10余家公司签约入驻。
高莉是众多新黄石港人中的一个。2年前,她选择落户黄石港区,更多的是源于黄石港区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让她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为此,高莉还成为黄石港区的义务招商推介员。
高莉的这份自信,来源于黄石港区近年来推行的一系列基础教育改革。一方面,在继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区管校聘”教师管理体制改革。另一方面,深化招生入学改革,积极有序化解大班额问题。同时,加速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6所学校改扩建工程。
暑气渐消,秋意渐浓。
清晨,人们迎着清风晨练;傍晚,人们在广场、游园内嬉戏,享受天伦之乐。这一切,是那么惬意、温馨、和谐。
黄石港区正迎着新时代的朝阳,加快推进“四个中心”,努力建成现代化幸福城区,在新长征路上用汗水浇灌出一朵朵鲜艳的幸福之花。
(来源:湖北日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