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湖北篇

武穴争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县域排头兵

发布日期: 2019-11-14 来源:

郭占军

  武穴市地处吴头楚尾,素有“三省通衢、入楚门户”之称。近年来,武穴市坚持“黄冈率先、全省领先、全国创先”标准,以“四大行动”为抓手,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连续多年在黄冈市县(市、区)目标责任考核中勇夺第一。
  砥砺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武穴市委、市政府围绕“黄冈保第一、3年进入全省20强”的目标,拼搏赶超,奋发作为,努力打造“现代港城、创新强市、城乡一体、生态武穴”。
  1.精准对接“一芯”布局 转型发展迈大步
  近年来,武穴市委、市政府敢为人先,创新作为,超前谋划、精准定位先进制造业为园区主导产业之一,聚力推进湖北武穴电子信息园项目,着力打造转型升级的先行区、产城融合的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为武穴实现“黄冈保第一、3年进入全省20强”目标提供强力产业保障。
  武穴作为传统工业强市,如何加大转型力度,聚集发展后劲,实现高质量发展?武穴市的决策者放眼全局,深谋远虑,围绕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积极融入全省“一芯两带三区”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抓住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窗口机遇期,按照“强链、建链、全产业链”的思路,大力开展电子信息产业定向集群招商,打造湖北武穴电子信息园。
  10月28日,湖北武穴电子信息园一期开园暨二期开工推进会举行。截至今年底,35家落户企业可望全部投产,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开票收入100亿元,税收贡献2亿元,就业不少于4000人。随着二期三期建设完成,签约企业不断入驻,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将逐渐形成,“芯屏端网”千亿产业呼之欲出。
  毫不动摇坚持“工业立市”战略,强力推动电子信息、绿色建材、医药化工、现代服务业、机械船舶制造、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迅速布局,完整的产业体系成为武穴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2.“第一动力”引领创新 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11月4日,黄冈市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武穴市举行。
  作为多年的全省科技创新20强县市,武穴拥有黄冈最大的上市医药公司广济药业,有黄冈首家外贸出口破1亿美元企业祥云集团,还有全国最大的磷矿石节能环保建材生产基地泰山石膏……一个个引领行业的标杆企业,一家家高水平的科研平台,一个个契合市场的科技成果,赢得多方点赞。
  数据显示:武穴高新技术企业已达31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5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47件。
  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总产业增加值达到61亿元,占GDP比重达21.83%,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居黄冈第一。
  争当创新发展排头兵,武穴把科技创新作为“一把手工程”推进,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科技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出台《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武穴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和《武穴市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支持激励创新。
  拿出真金白银,重奖科技功臣。2016年,该市政府出台“科技金九条” 新政。2017年,对10家科技创新企业和10位科技创新人才发放660万元奖金。2018年,武穴科技奖补资金增加到1000万元。
  “政产学研”一体化,汇聚科技创业新力量。武穴市相关负责人多次赴省进京,与高校、科研院所洽谈合作。不到两年,建立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家、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以及40多个研发基地,40多名教授到企业任科技副总。
  目前,全市有125家企业与全国40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实施校企战略合作项目120余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2亿元。
  3.“五化同步”绿色发展 长江大保护走前列
  武穴濒临长江,长江大保护任务艰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雷厉风行的作风、雷霆万钧的力度,实施“五化同步”,扎实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从零起步发展旅游业、大健康产业,争当长江大保护排头兵。
  创新化顶层设计。成立武穴市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设置11个生态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形成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
  清单化销号管理。将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双十工程”“雷霆行动”、中央省两级环保督察整改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统筹谋划,对标对表,挂图作战、限时办结、销号管理。
  工程化推进落实。坚持把“水、土、气”综合治理作为重中之重,大力推进生态项目化、项目工程化。
  绿色化转型升级。以打造智慧绿色生态园区为抓手,实施田镇“两型”社会循环经济试验区提档升级工程。分类推进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依托优质石灰石资源,做好“资源整合、绿色开采”文章。
  常态化督办考核。形成市级领导领衔督办、重大事项提醒督办、责任单位主动督办、“两办”督查室合力督办的机制。
  新起点,新机遇。依托大江大湖、油菜和佛手山药等资源,精心培育湿地慢城、油菜花海、匡山西游、美丽乡村四大文化旅游品牌,广济时光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将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打造为国内首个湿地慢城。举办筹办汽车场地越野赛、环仙人湖半程马拉松赛、武山湖国际马拉松、武山湖国际自行车赛等赛事,推动大健康产业加速发展。
  4.引商亲商安商富商 优化营商环境创一流
  近年来,武穴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全省县市级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全力以赴抓服务、优环境,不遗余力地引商、亲商、安商、富商,不断提升城市发展的吸引力、集聚力、竞争力和生产力。
  该市政府出台了《武穴市鼓励投资的若干规定(试行)》,并设立产业扶持基金,对新引进的企业实行固定资产投资达标奖励、入库税收达标奖励、科技创新奖励,回报客商在武穴投资兴业。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行动”, 深化“互联网+放管服”,大力推进“一网、一门、一次”行政审批制度,最大限度简化审批、简化事项、简化环节。常态化推进“四大行动”周五督办和“两月一单”,实施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制、项目秘书制、路线图管理制、现场拉练制,解决具体问题,推动项目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建立健全企业家帮扶工作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座谈走访。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以高质量营商环境为武穴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强劲的动力。
  一流的营商环境,引来一流的招商项目。2018年,全市签约招商项目118个,协议投资额413亿元,招商引资考核荣获黄冈市第一名。2018年,该市新增亿元以上项目45个,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实施项目293个,荣获“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突出贡献奖”,受到省政府和黄冈市政府嘉奖。2018年,武穴跻身中部六省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位列77名。在黄冈市党政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继续位居第一。今年1月至9月,全市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168个,同比增加70个(增幅71.4%);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13个,同比增加37个(增幅48.7%)。
  争进全省县域经济20强
  中共武穴市委书记 李新桥
  武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陈风
  武穴地处吴头楚尾,素有“三省通衢、入楚门户”之称,拥有得天独厚的长
  江岸线资源,武穴港是长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
  武穴地处“中三角”地理重心点、长江黄金分割点和全国水、公、铁路“三长”交汇点,国家和省市正在实施的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武汉城市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为武穴推进区域融合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条件。正在建设中的武穴长江公路大桥、武安杭高铁(黄黄)武穴段,建成运营后,将 为武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近年来,武穴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黄冈市委决策部署,坚持“黄冈率先、全省领先、全国创先”标准,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始终坚持把工业强市作为推进武穴跨越发展的重中之重,各项事业齐头并进,迈出了争当黄冈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争创全省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坚实步伐。连续多年,武穴市在黄冈市县(市、区)目标责任考核中勇夺第一。
  武穴是一片创新创业、创造奇迹的热土,是一片承载希望、成就梦想的热土,是一片挥洒激情、孕育辉煌的热土。武穴全市上下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黄冈保第一、3年进入全省20强”的目标,拼搏赶超,奋发作为,把“现代港城、创新强市、城乡一体、生态武穴”的名片打造得越来越亮!
  武穴名片
  中国武术之乡
  中国绿化模范县市
  湖北省园林城市
  湖北省金融信用县市
  湖北省人才工作十强县市
  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优秀县市
  湖北省质量强省示范城市
  黄冈市文明城市
  全国科技先进市
  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湖北省文明城市
  湖北省基层卫生综合改革示范县市
  湖北省放心消费示范县市
  湖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市
  中华诗词之乡
  湖北省卫生城市
  全省科技创新二十强县市
  湖北省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市
  湖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
  湖北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市
  (来源:湖北日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