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奋进历程

逐鹿中原——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发布日期: 来源:

  1947年夏,全国解放战争进入第二年。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全面进攻遭受失败后,转而向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发动重点攻势,企图速战速决,各个击破。

  国民党军主力深陷于山东和陕北,而在两战场之间的鲁西南、豫皖苏直至大别山地区则兵力空虚,形成两头强、中间弱的“哑铃形”布局。中共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认为要打破危局,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当即决定:以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四个纵队为先锋,中间突破,直奔大别山。陈毅、陈赓分别率军突破中路、西路,三路大军在中原配合作战,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12万余人(通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在歼灭国民党军6万余人之后,以锐不可当之势,千里跃进大别山,成为人民解放战争转守为攻的起点。

  刘邓大军长驱直入大别山,能否在战略纵深地带迅速展开,关系到解放战争整个战略局势能否根本改变。毛泽东对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后的前途作了三种估计: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一是付出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一是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

  刘伯承、邓小平抓住国民党军尚未形成围攻的有利时机,制订了北线牵制,南线展开的战略方针。仅仅一个月,就在鄂豫皖地区解放县城23座,在17个县建立了民主政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蒋介石任命国防部长白崇禧统一掌管豫皖赣湘鄂五省军政大权,与共产党全力争夺中原,并调集33个旅的兵力全面“围剿”大别山。

  邓小平由衷地感叹:敌人对大别山的疯狂进攻,是垂死挣扎的表现,是死亡前的回光返照。为此,刘邓大军分成两个指挥所,刘伯承率一部转出外线进一步战略展开,邓小平率主力在大别山坚持内线斗争,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艰苦的反“围剿”作战。

  国民党军队依据绝对优势兵力,从南到北对大别山压缩堵击,并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摧毁新建立的民主政权,疯狂捕杀地方干部。中央军委命令粟裕率华东野战军四个纵队南下,与陈赓、谢富治兵团一道,沿平汉路直逼武汉,以减轻大别山的军事压力。

  邓小平致电中央军委: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对全局极为有利。我们在大别山的困难很多,是在“啃骨头”;但是,在其他战场上,我们的兄弟部队已经开始“吃肉”了!我们背上的敌人越多,我们啃的骨头越硬,兄弟部队在各大战场上消灭的敌人就越来越多,胜利也就越大!

  刘邓大军、陈粟纵队、陈赓谢富治兵团三军内外配合,协同作战,迫使国民党军从大别山抽调13个旅去应付其在中原各地的被动局面,蒋介石消灭刘邓大军的狂妄计划宣告破产。邓小平电告毛泽东:不管敌情如何严重,敌人是撵不走我们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犹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在蒋介石的心脏上。它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来源:《红色荆楚》第二卷·节点)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