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奋进历程

英勇之师——
红三军团的成立与发展

发布日期: 来源:

  1930年七八月间,一条爆炸性的新闻轰动全国:一支来自幕阜山中的红军队伍,首战鄂东南,继而乘虚南下,攻克岳州,随后捕捉战机,进逼长沙,将苏维埃的旗帜插上了古老的长沙城。

  长沙之役,红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攻克的唯一一座省城。攻克长沙的这支红军队伍,是不久前在鄂东南成立的红三军团;这支队伍的指挥者,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彭大将军”。

  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开始了以革命的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的奋斗历程。随后,只有1000余人、500条枪的红五军第五纵队挺进鄂东南,在地方武装和游击队的积极配合下,接连占领通山、大冶、阳新三县县城和十多个重要集镇。为扑灭鄂东南燃起的革命火焰,蒋介石急调独立十五旅到大冶、阳新地区“进剿”红军。潜伏在十五旅中的共产党员程子华等人,根据中央军委和湖北省委的指示,在第五纵队和红军游击队的配合下,率五个连的兵力火线起义。独立十五旅一夜之间土崩瓦解,中央军委誉之为“模范的大冶兵暴”。此次战役后,部队发展到4000余人。

  红五纵队在鄂东南地区的军事斗争,不仅发展和壮大了自身的军事力量,更为重要的是掀起了这一地区武装割据斗争的风暴。1929年12月,阳(新)大(冶)苏区地方红军——红十二军正式编入红五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整个鄂东南苏区很快由点到面,连成一片,成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0年5月,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鄂东南苏区的疯狂进攻,彭德怀亲率红五军主力直奔阳新。在击溃国民党军五个团后,兵分三路,向江北、江西和鄂南挺进,相继占领阳新、鄂城、咸宁、崇阳等县十几个重要集镇和沿江口岸,第五纵队、鄂南地方武装扩编为红八军。

  1930年6月,活动于鄂东南的红军部队进驻大冶刘仁八地区。周围十里,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一片欢腾。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由红五军、红八军组成的红三军团宣告成立,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此时,红五军发展到9000多人,红八军也发展到8000多人。“小小阳新,万众一心,要粮有粮,要兵有兵。”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是根据地人民拥军支前生动情景的真实写照。

  红三军团的成立,使鄂东南与湘东北、赣西北红色区域在主力红军的领导下联为一体,创建了土地革命时期全国最大的六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长沙之役后,“彭滕”领导的红三军团与“朱毛”指挥的红一军团珠联璧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风展红旗如画的辉煌征程。诞生于鄂东南的红三军团,英勇善战,勇猛神威,在人民军队史上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页。

  (来源:《红色荆楚》第二卷·节点)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