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奋进历程

先锋之师——
红二十五军长征

发布日期: 来源:

  七十多年前,有一支红军队伍在远离党中央的情况下,孤军远征十个月,艰苦转战近万里,最先到达陕北,为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别具特色的光辉篇章。这,就是红二十五军。

  红二十五军诞生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原属红四方面军的一部分。红四方面军离开大别山后,留在根据地的红军武装和地方游击队重建了红二十五军。1934年11月16日,在料峭的寒风中,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从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迤逦西进,开始了踏上长征征程。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如1936年刊登在《共产国际》上一篇题为《中国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远征》中记载:“最堪注意的就是这支队伍差不多没有年逾十八岁的战斗员。从前的鄂豫皖苏区里,遭受异常残酷的恐怖,那些在战斗中牺牲者的孤儿,那些在1932年随红四方面军远征到四川的红军战斗员的子弟,便在这种恐怖条件下建立起游击队,从游击队变为现在以‘儿童军’著名的红二十五军。”领导人里副军长徐海东年纪最大,也只有33岁。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都是二十来岁,大多数战斗员的年龄只有13到18岁之间,是一支地道的娃娃军。

  娃娃军长征,面对他们的是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围追堵截,几乎每一天都在生死线上挣扎。“走着走着,数不清的敌人一下子就冒出来了。紧要关头,军政委吴焕先抽出一把大刀第一个冲上去。军领导带头,大家都拼命了。就靠这么一股劲,一次次从敌人虎口脱险……”曾任军部卫生员的老红军李天忠,忆及七十多年前的往事仍感到惊心动魄。

  凭着这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拼劲,1934年12月到达陕南后,红二十五军打退了敌军41个团的两次“围剿”,在鄂豫陕边区创建了人口50万、面积3万多平方公里的根据地,主力红军增至3700人,另外还发展地方武装2000余人。红二十五军在长征中能建立一块较为稳定的根据地,并使队伍不减反增,这是长征中仅有的一例。

  由于没有电台,红二十五军自撤离鄂豫皖苏区后就与中央失去了联系。1935年7月16日,在获悉红一、四方面军已在川西会师,并将继续北上的消息后,红二十五军4000余名指战员从长安县沣峪口地区出发,北上迎接中央。为配合中央,牵制敌人,红二十五军屡次主动出击:先是攻占了蒋介石嫡系胡宗南部的后方基地天水城,缴获了大量军用物资,然后大胆地向敌纵深挺进,切断了陕甘两省的大动脉西兰公路,如一把尖刀,直捣敌后。国民党政府大为震惊,连发五道电令,把围剿主力红军的兵力用来对付红二十五军。蒋介石恼怒之下,把红二十五军负责人徐海东与毛泽东、朱德并列为全国通缉悬赏额最高的三人,赏额均为25万块大洋。

  1935年9月15日,红二十五军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16日,与陕甘红军胜利会师,成为长征到达陕北的第一支红军。新中国成立后,从这支队伍走出97名将军。

  在辉煌的战功背后,红二十五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因身先士卒而负重伤,军政委吴焕先更是在带头冲击火线时英勇牺牲。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既是对徐海东个人的高度评价,也是对红二十五军孤军北上、勇做先锋的高度评价。

  (来源:《红色荆楚》第二卷·节点)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