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纪念文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张体学

发布日期: 2015-12-09 来源:

  
中共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中央决定从中央党校和延安红军大学抽调一批学员,到鄂豫皖高敬亭领导的红二十八军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实行抗日统一战线的指示。原红二十五军交通队长,在红军大学临近结业的张体学便是其中之一。7月上旬,毛泽东接见了郑位三、张体学等20多名即将前往鄂豫皖边区工作的干部。9月初,他们一行先后辗转到达黄安县(今红安县)七里坪。此后,直到抗战胜利,张体学主要战斗在鄂东,对鄂东抗日武装和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1月,红二十八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挺进皖中抗日前线。四支队东进后,根据国共两党谈判达成的协议,在七里坪设立四支队汉(口)蚌(埠)通信处(也称四支队七里坪留守处),负责照顾四支队留下来的伤员及家属、掩护中共在鄂东的领导机关——中共鄂东特委。为了警卫特委机关,张体学被留了下来,担任设在七里坪的四支队后方留守处警卫排任政治指导员。
  鉴于日军步步紧逼,根据湖北省委指示,黄冈中心县委准备依托农村筹建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4月,张体学被调任黄冈中心县委军事部长,具体承担筹建抗日武装的任务。当时,没有成建制的红军部队作基础,既缺武器,又无经费,张体学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和广大党员的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终于于10月24日,在黄冈北部杜皮张家山正式成立了近百人的“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张体学任队长。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成立后,即四处张贴《告黄冈父老同胞书》和宣传抗日的标语,并开始公开发展队伍。黄冈县委抓住时机,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积极分子,配合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前往淋山河、方高坪、三庙河、上巴河等地的公路两旁收捡国民政府军溃军遗弃的枪支弹药,或用便衣、饭食、钱币与散兵交换枪弹。其中仅在上江宇庙国民政府军遗弃的一座仓库中,就获得苏式崭新步枪300余支,子弹50箱。11月,挺进队在黄冈地方党组织的配合下,袭击了淋山河日军据点,打响了黄冈敌后抗日的第一枪。
  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在战斗中迅速成长壮大,到1938年底发展到400多人。为了争取“合法”存在,解决给养问题,中共鄂豫皖区党委于1939年1月主动与驻防大别山国民政府军第二十一集团军谈判,确定在保持我党对部队的绝对领导和抗日行动独立自主的原则下,将挺进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改编后,大队长张体学利用“合法”地位,把队伍扩大到700余人。
  独立游击第五大队成立后,就立即深入敌后,主动出击日军。1939年1月3日,(武)汉麻(城)公路和柳界公路沿线据点的日伪军2000多人,分3路“扫荡”大崎山一带。其中两路进攻“鄂东游击总队”所属的保安第八团防区,一路进攻五大队防区。保安八团稍作抵抗便仓惶逃进山丛中。五大队在张体学的指挥下,也兵分3路进行反“扫荡”:一路支援保八团;一路插入新洲、柳子港等地袭击日伪根据点;另一路在糍粑垴、象棋山和沙河以东、蔡家河以北的山地中,用“麻雀战”、“呵嗬战”等游击战术,连续与日伪军周旋一整天。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击毙日伪军尾部散兵10余人,并且镇压了带领日军进山的汉奸李旭东,逮捕了新洲伪维持会长梅书山,粉碎了日军进山“扫荡”的计划。
  2月,五大队又一举拔除了宋家墙日军据点。宋家墙位于武汉至团风、黄州的公路线上,日军一个小队盘踞在公路边的制高点,守卫这段公路上的一座大桥。制高点四周是水壕,水壕岸边上又围了铁丝网,进出要通过吊桥。五大队三营营长漆少川根据大队长张体学“打巧仗”的指示,决定采取奇袭手段拔除宋家墙据点。漆少川通过地方党组织详细侦察了日军据点的情况后,请来当地群众带两个战士趁夜晚潜入据点,以集束手榴弹将驻守据点的12名日军全部击毙。此后,五大队还袭击了方高坪、宋埠、中馆驿等日军据点,火烧了巴铺大桥,并在公路上多次伏击来往日军,破坏日军交通线,极大地振奋了当地群众的抗日情绪,连国民党鄂东行署和五战区司令部也不得不承认五大队“抗日有功”。
  ?到1939年6月,五大队已发展到11个中队(含1个机炮中队)以及通讯连、特务连、宣传连等。全大队总计1300余人,对内称为独立团,编成3个营,熊桐柏、刘传贤、漆少川分别担任各营营长。五大队基本控制或经常活动的黄冈一、二、三、四区,以及麻城四区和白果以南、汉麻公路以东的广大农村均建有中共基层组织。
  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外围地区卓有成效的抗日游击战争,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极大仇视。鉴于鄂东日趋恶化的局势,五大队军政委员会对于国民党顽固派保持了高度的警惕,并识破了程汝怀企图通过“鸿门宴”扣留刘西尧、张体学等五大队领导人的阴谋。尽管鄂豫皖区党委和五大队领导人早已意识到靠近国民党顽固派军队占领区的危险性,在1939年2月就曾有西进敌后与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会合的计划,但由于鄂豫皖区党委主要负责人害怕“影响统一战线”,坚持要求五大队争取“合法出动”,致使五大队迟迟未能摆脱危险的境地。
  从8月中旬开始,国民党桂军和鄂东地方武装以出击新洲等地的日军为名,调集十倍于五大队的兵力向芦泗坳、夏家山等五大队驻地步步逼近。29日中午,桂军一七二师两个团突然出现在夏家山东北、西北一线,扬言要出击日军,要五大队让路。驻扎在夏家山的刘西尧、丁宇宸、吴林焕等分析了形势后,当即决定:吴林焕带两个中队立即出动,会合正在返回夏家山途中的汪进先率领的1个中队一同西进;刘西尧和丁宇宸带其余两个中队、机炮排及大队部随后跟进。同时通知驻扎在黄冈龙王山一带的张体学率1个中队及机关后勤人员西进会合,文祥、漆少川率三营一部和黄冈中心县委机关留在黄冈坚持斗争。
  9月1日凌晨,桂军一七二师两个团和程汝怀属下的鄂东第十八游击纵队王啸风部,向夏家山、芦泗坳、回龙山等五大队驻地发起全面进攻,制造了震惊全国的“夏家山事件”。五大队各部被迫进行反击并分路突围。经过激烈战斗,五大队大部突出重围,并于9月18日同六大队在河南罗山彭新店胜利会合。10月,五、六大队转入鄂中之安(陆)应(山)边一带活动。
  五大队虽然大部胜利突围,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企图消灭五大队的阴谋,但部队遭受了巨大损失。突围中,五大队机关和3个中队损失惨重,中队长刘占元、勋文和分队长熊楚新等十余人阵亡,黄冈中心县委组织部长张良卿、五大队供应处长姚渠(郭力)、营教导员曹云路、医务主任戴醒群(张体学之妻),区委书记杜金鸣、李福萌、李佑泊等百余人惨遭杀害,副大队长丁宇宸、中队长周金等20余人受伤,300多名机关人员、地方干部以及伤病战士被捕。
  1940年1月,鄂东、豫南、鄂中的人民抗日武装联合整编为以李先念为首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独立游击第五大队与活动与鄂东北的新四军游击第六大队合编为第一团。不久又以一团一部为基础,组建了鄂东独立团,吴林焕任团长,张体学任政委。
  ?   1940年6月中旬,根据豫鄂边区党委指示,以独立团二大队和黄冈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新的鄂东独立团,担负东进开辟鄂皖边抗日根据地的任务。8月8日,张体学政委率新组建的独立团从王家坊出发,东进鄂皖边。他们过巴河,涉浠水,在浠(水)蕲(春)边还击了前来阻击的国民党蕲春县自卫大队,消灭其两个排。尔后又攻打了浠蕲边三角山的三角寺。接着,在蕲春、浠水、广济,以及英山、安徽太湖等山区打游击,并在各地留下了从黄冈带来的干部,帮助当地恢复和重建党组织,建立武装,开创抗日根据地。9月至11月,鄂东反共顽固派集中数千兵力,对鄂皖边抗日武装发动了所谓的“三月围剿”,张体学、刘西尧和新任团长易元鳖针对顽军集中兵力“围剿”,决定分兵游击和发动群众,从而粉碎了顽固派的“围剿”。不久他们胜利会合并回到黄冈根据地休整、补充。这次东进,开辟了包括蕲春、黄梅、英山、浠水、宿松、太湖相连接的鄂皖边山区广阔抗日游击根据地。
  ????粉碎顽军“三月围剿”后,独立团改编为第九团。张体学任政治委员,易元鳖任团长。1941年3月,张体学和易元鳖再次率领第九团从黄冈东进鄂皖边,经过艰苦的斗争,进一步发展了鄂皖边山区根据地,并在鄂皖边敌后沿江湖区创建了几块根据地,恢复和重建了3个县委和2个工委,建立了8个独立营和广济独立营。
  1941年4月,豫鄂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4月15日,由鄂东人民抗日武装联合整编的新四军第五师第十四旅在陂安南二房塆宣告成立,旅长罗厚福,政治委员张体学。4月27日,张体学率领十四旅四十二团在安徽宿松陈汉沟与新四军第七师挺进团会师,首次沟通了孤悬敌后的新四军五师与新四军兄弟部队的联系。6月,张体学率部返回黄冈根据地。9月,为了策应皖东兄弟部队的反顽作战,发展鄂皖边区的抗日斗争,张体学根据五师首长的指示,率领十四旅四十二团再次东进鄂皖边。10月间,张体学指挥四十二团在黄梅孔垅与日军一个中队相遇,经过2个多小时激战,毙伤日军中队长以下数十人。接着在广济两路口,给鄂东顽军王丹侯的17纵队以沉重打击。11月初,他又指挥四十一、四十二团反击顽军黄梅自卫队,全歼4个中队。随后,他率部向顽军的腹地大别山挺进,有力配合了新四军二师的反击作战。皖西形势好转后,张体学便率部返回鄂东。
  张体学在率领十四旅保卫鄂东抗日根据地的同时,逐步向鄂南发展,穿梭回旋于长江两岸,机动作战,大量消灭敌人。
  1942年秋,十四旅部队划入五师第四、五两个军分区,张体学任五军分区司令员。1943年6月,四、五两个军分区合编为新的四军分区,张体学先后担任四军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在此期间,张体学率部转战武汉外围,抗击、牵制了数十个日伪据点的日伪军,从东部对武汉实施战略包围,威胁、袭扰武汉日军至伪首都南京的长江航道,为夺取中原抗战的全面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至1944年底,四军分区部队总兵力已发展到3000余人,控制区域达3万多平方公里。
  1945年1月,由王震、王首道率领的由八路军三五九旅主力组成的南下支队,历时两个多月的艰苦作战,从延安到达鄂东大悟山,与新四军五师会师。为了保证南下支队胜利渡江,张体学率领四军分区部队作为开路先锋,配合南下支队挺进江南。
  这次南下,张体学是重返故地。他指挥四军分区主力和鄂南地方部队协同南下支队,在鄂南开展了全面痛击日伪军的大反攻。经过几十天的激战,进行了大小战斗130余次,毙伤日伪军3000余人。之后,南下支队继续向湘粤挺进,张体学则率所部留在鄂南纵横驰骋,先后歼灭了暗通日军的马钦武部和伪和平救国军第一师成渠部,击溃其第三师刘尔顺部,争取伪军袁杰部千余人投诚,收复日伪据点和大小乡镇400余处,建立了13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扩大了民兵、自卫队、武工队。至此,从赣北彭泽以西、湖南岳阳以北、长江以南的湘鄂赣地区大部解放,形成了湘鄂赣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
  1945年8月,由于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已经到达广东北部的南下支队,奉命回师北返,靠拢李先念部。张体学得知后,立即做好迎接准备,为北返创造了条件。10月,新四军第五师与八路军河南军区部队、三五九旅南下支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联合组成中原军区。以鄂东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中原军区鄂东独立第二旅,张体学任政委,在后来的中原突围和坚持鄂皖边的斗争中,又屡建奇功。
  (颜宏启 汪小华 整理)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