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纪念文章

践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的治水省长张体学

发布日期: 2015-12-14 来源:

  2014年11月19日,从丹江口水库出发的汉江水带着十堰人民的款款深情经过1277公里的长途跋涉,翻山越岭,飞越黄河、穿过铁路,已经顺利进入北京,试通水的成功预示着甘甜的汉江水将很快解除北方旷日持久的干旱。12月12日下午,长1432公里、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从此大江南北的亿万人民将同饮一江水,共爱一个家。今年是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动工兴建56周年,也是湖北省老省长、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总指挥长张体学同志逝世41周年。在建设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期间,被毛泽东同志赞誉为“党员干部的一杆旗”的张体学既是最高指挥者,又是直接建设者,为工程建设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张体学同志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与群众同甘共苦、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品质和高尚作风,是当之无愧的践行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在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党从上到下再次掀起学习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高潮,在这个时候,撷取张体学老省长在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的几个小片段,纪念老省长,就显得更为意义重大。

  千里求贤调人才 张体学十分重视人才工作,对各级各类人才格外爱惜。为了搞好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变水害为水利,让千里汉江为湖北人民带来万世幸福,张体学曾经头顶瓜盔奔千里求贤访才,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汇集力量。

  

  1958年3月,在成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央决定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时任湖北省省长的张体学同志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

  同年8月8日,张体学同志在武昌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丹江口工程委员会,决定工程于9月1日开工。会议结束后,他便立即带着分管各方面工作的委员和骨干队伍,直奔丹江口进行现场勘查,研究工程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张体学深深感到,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没有工程技术人员是不行的。可丹江口枢纽是在长江流域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湖北省能够承担如此大型水利工程的技术人员寥寥无几,施工队伍和机械也相当缺乏。因此,他决定亲自去三门峡水利工地求贤。

  当时正值炎热的盛夏,烈日像火球一样烤得大地直冒烟。考虑到体学省长的身体健康,委员们都不赞成他去三门峡。

  可张体学同志却斩钉截铁地说:“工程施工筹备已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没有退路,也没有商讨的余地。我意已决,别说是大地晒得冒烟,就是晒得地上起火,也要去三门峡。”

  说走就走。张体学省长带着刘天明、廉荣禄等一行8人,由丹江口乘坐到河南许昌的长途汽车。汽车顶着烈日在奔驰着,顶棚被晒得滚烫滚烫,加上汽车发动机散发出来的热气,蒸得他们个个汗流浃背,皮肤烤得疼痛难忍。

  坐在张体学省长旁边的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天明,看到省长满脸通红,身上的衣服也被汗浸透了,低声问道:“体学同志,如果受不了,我们下车找个地方凉快凉快,喝口水再走。”

  “唐僧取经敢过火焰山,我们求贤岂怕热气烤人。走!别耽误时间。”张体学一边挥手揩去脸上的汗水,一边鼓励大家继续前行。了解省长脾气的刘天明知道再劝也没用,便静静地坐在位子上。

  车子行驶到河南方城县一西瓜园旁边,车上的人要求下车方便方便,顺便吃点西瓜,解解渴,纳纳凉。

  张体学省长下车后信步走到卖瓜的老乡身边,同老乡拉起家常来。

  “老乡,今年的瓜收成怎么样啊?”

  “这瓜是生产队种的,卖瓜的钱全部交队上的会计上账,我们按收瓜的斤数记工分。”瓜农回答说。

  “那今年生产队的收成怎么样?”

  “今年是大跃进,收成也是大跃进。”瓜农看了一眼问话的人,听口音不像是本省、本地的干部,也不再担心怕回答错了。

  体学同志听了瓜农的答话后,十分理解瓜农的心情,就不再多问了。

  这时,下车的人方便之后,纷纷来到瓜棚里挑西瓜。刘天明也挑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西瓜,对体学说:“人们常说,西瓜不仅能清热解渴,西瓜皮还能止痒、治痱子。”

  说到扉子,张体学下意识地用手摸了摸额头,发现额头上长了不少一片片的小颗粒。

  刘天明上前仔细一看大声叫起来:“哟,体学同志,你头上真的让热气蒸得长痱子了,这下西瓜皮可有用武之地了。”他说着便将挑来的西瓜,用瓜刀切成两个半头,递给体学一个半头:“掏着吃,吃完了别把瓜皮丢了。”

  “要瓜皮干什么?”体学问。

  “治你头上的痱子呀。”

  “怎么治法?”

  “怎么治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妙法。”刘天明摆着一副医生给病人看病的架子。

  “你不要装神弄鬼的。”张体学对刘天明说。

  不一会,张体学将半头西瓜掏着吃完了,正要将瓜皮丢了,刘天明忙接过他手中的瓜皮,趁张体学不注意,一下把西瓜皮扣在他的头上。

  “你这是干什么?”张体学惊讶地问。

  “这半块西瓜皮像帽子一样,扣在头上,既凉爽,又能治痱子,不信你试试吧!”

  “别胡闹了。”张体学对刘天明说。

  “有啥不好意思。这是为了给您解暑热、治痱子呀!”刘天明很认真地对张体学说。

  张体学用手摸了一下头上的西瓜皮,感到的确凉爽多了,说:“真的挺凉快哩。过去打仗时,我戴过钢盔,今天却戴上了西瓜盔。”

  张体学的话,把在场的人都逗笑了。

  张体学戴着西瓜盔上车继续向三门峡奔去……

  在随后的日子里,张体学又赴荆州、奔襄阳,商量组建施工的民工队伍。接着,他又同河南省和南阳地区的领导协商组建河南民工师的事。在丹江口工程开工前短短3个多月时间里,通过张体学的不懈努力,便从湖北、河南两省的16个县市中,调集了10万建设大军云集丹江口,组成8个民兵师,为丹江口工程按时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身先士卒  艰苦奋斗  本色筑坝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后,丹江口迅速云集了来自湖北、河南的10万建设大军。在这10万建设大军中有一位普通又特殊的民工,他就是工程总指挥长张体学省长。张体学省长不但在工地上与民工同吃同住,而且常常以一名普通民工的身份出现在工地上,与民工一起担土挑石、围堰筑坝,参加工程建设。

  

  为调动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工程总指挥部作出规定:每周星期六为总部机关干部劳动日。通过干部参加劳动,发挥党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鼓舞群众的干劲。每逢周六干部劳动日,张体学总是自觉参加,从不以任何理由缺席。

  体学同志时常讲,总部之所以制定干部劳动日制度,就是避免我们的干部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产生搞瞎指挥的特权思想和当官做老爷的官僚作风。

  体学同志总是把自己当做普通群众中的一员,不做样子,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在地干。无论是工人、民工,还是工程技术人员,都交口赞誉体学同志既是10万建设大军的总指挥长,又是群众的贴心人。

  一天深夜,张体学沿着盘山小路走下了纪家山,当看到扁担如织的围堰担土民工人流时,他感到自己也变成了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纯朴民工,大步走进了他们的队伍。

  他走进一幢工地值班室,找了一条扁担和一双箩筐,到了取土工地,让民工同志为自己的箩筐里装满土,他两脚使足力气,挺起身来,大步流星地加入了担土民工的行列。

  他的出现,大伙儿并不感到惊讶,在那个年代,干部和群众的服饰鞋袜没有多大区别,但体学同志战争年代练就的坚实身板和庄重、干练的风度使民工们不时投来一道道奇异和羡慕的目光。年轻的民工同志还叮嘱他:“师傅,别扭着腰,悠着点儿啊!”他微笑着点点头:“谢谢同志们,没关系的,大伙儿都辛苦了呀!”还不时向大伙招招手。

  体学同志自己也不知道跑了多少趟,担了多少挑土。这时,他感到自己有点口渴,就放下扁担,走进前方值班室,随意找了个茶杯,打开茶水筒龙头接了杯水,咕咕嘟嘟喝下去,他觉得今夜这杯水喝得十分香甜。白天开了一天会,晚上又担了一阵土,他感到有些困倦和疲劳,不由上下眼皮开始打起架来。他四处瞅瞅,里屋有张草袋铺就的床,他便躺了上去,顺手打过旁边的一床被子盖在身上,不一会儿便打起呼噜来……  

  群众冷暖系心头 随着丹江口工程建设的推进,湖北、河南两省16个县市的建设大军纷至沓来,工地民工与日俱增,住房发生了严重“危机”。许多民工连油毛毡房和草棚子都住不上,只好露宿野外,头顶一块油毛毡遮雨,身裹三尺雨布御寒。当时有人编了一段顺口溜:“走进羊皮滩,两岸是荒山。喝的是泥巴水,住的是油毛毡。”

  

  身为丹江口工程总指挥长的张体学,每天让各县民工师的领队向他汇报民工进场情况和食宿问题。他把解决民工吃住冷暖问题,纳入重要的工作日程,时刻放在心头。

  一天凌晨两点多钟,张体学冒着刺骨寒风,来到河南邓县民工宿营地,见四周静悄悄的,民工竟一个个睡在寒气逼人的野外。他对随行的人员感慨地说:“我们总部的工作做得太差了。民工们来了这么多天,还没有把住宿的事情安排好,让大家在野外遭受寒冻风吹,我心里真不好受。”接着他又嘱咐刘天明说:“总部开会时,一定要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越是工作环境与生活条件艰苦,越要关心群众的生活。民工们离开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不辞劳苦的来支援丹江口工程建设,这种精神很可贵。我们决不能让他们挨饿受冻,决不能对不起他们,决不能对不起支持我们的亿万群众。”

  在邓县民工宿营地,张体学紧紧握着带队的刘县长的手,很愧疚地说:“我这个总指挥长没有当好,让大家在寒冷的天气露宿野外,我很对不起大家,请你向民工同志们转达我的歉意。我们一定相方设法尽快解决大家的住宿问题。”

  刘县长听了十分感动,忙摆着手解释说:“我们人很多,来得又仓促,有些工作一时跟不上,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这不能怪您,也不能怪总指挥部。我们决定自己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明天就派人上山割茅草盖草棚。”

  “对对对。”张体学谆谆嘱咐,“民工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关心民工,爱护民工,我们每个带队的领导干部不但必须时刻记在心里,还要落实在行动上。我们一定要本着先生活、后工作的原则,切实解决好民工的吃住问题。”

  张体学抬头环视了一下苍茫夜空,扭过头来对随行的刘天明说:“告诉后勤部的同志,割草搭棚,这个办法很好。冬天住草棚要比住油毛毡房子暖和。要在工地推广邓县的做法,发动民工上山割茅草,盖草棚。另外要特别提醒大家做好防火工作,保证十多万民工兄弟的生命安全。”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成功,不仅达到了兴利除弊、造福人类的目的,而且为日后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新中国水利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锤炼了队伍。通过丹江口水利工程的实践,积累了设计大型水利工程的经验,建成了享誉海内外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

  张体学为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王任重回顾湖北的水利建设时,充分肯定了张体学同志的成绩。他说:“湖北修水利,先念同志在湖北时,先念同志抓。先念同志走了以后,主要是体学同志抓,他是最大的积极分子……”这也深深地教育我们,现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不能避重就轻、虚晃一枪,而要像老省长张体学同志那样痴情对党、对国家,真情对人民。

  [作者:马小永,中共十堰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研究室)]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