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解放战争的第一个战役——中原突围胜利60周年。60年前,在中华民族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抉择的紧要关头,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部队的5万英雄儿女,遵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决策,在以湖北大悟宣化店为中心地区发起中原突围战役,一举突破国民党30余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崭新篇章,同时铸造了中原突围精神的不朽丰碑。
(一)
中原突围在我党我军和我国革命战争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一面伟大胜利的旗帜。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部队在中原突围及其前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企图凭借手中的400多万军队和美国的支持,发动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和平,与国民党蒋介石反动集团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这场关乎中国命运前途的较量中,中原地区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由新四军第五师创建的中原解放区,成为蒋介石大军出川,进攻华东、华北、东北解放区的严重障碍。为此,国民党30余万大军向中原解放区扑来。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新四军第五师顽强坚持中原,牵制敌军,于1945年10月发起自卫反击的桐柏战役,打乱敌人的部署,配合人民解放军在北线实施战略展开并夺取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
为加强我党在中原地区的战略力量,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以李先念为司令员、郑位三为政治委员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以牢牢镇守中原大门。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中原军区部队面对重重围困,一手拿锄,一手拿枪,顽强进行战略坚持,为兄弟解放区部队实施战略转变,作好迎击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
1946年6月,蒋介石决定以围攻中原军区部队为起点,发动大规模全面内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中原突围的伟大战略部署。李先念、郑位三等运筹帷幄,指挥中原军区部队展开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6个月内在军事上整个解决中共”的图谋,并在突围战役中以较小的伤亡予敌以重大杀伤,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对于中原突围的胜利,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都曾作过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中原突围后,中共中央及时调整了南线作战计划,将外线出击改变为实行内线歼敌的方针。根据这一方针,中共中央指示中原军区部队在鄂豫皖川陕广大地境内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敌后根据地,继续在外线牵制敌人。从7月下旬开始,中原军区部队开始在陕南和鄂西北创建豫鄂陕、鄂西北根据地,并在大别山、桐柏山、大洪山等地燃起游击战争的熊熊烽火。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的过程中,中原军区部队继续牵制国民党24个以上的正规师和大量保安团队,形成了与全国解放区正面战场相呼应的广阔的中原敌后战场,为推迟国民党进攻延安作出了贡献,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华北、华东各兄弟部队的胜利作战。
当全国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之际,参加中原突围的各路各支部队,纷纷汇入反攻的洪流,成为一支支劲旅。1947年8月,中原军区丰力部队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二纵队,投入到“打回中原老家去,解放全中国”的队伍中。由王震等率领的第三五九旅奔赴西北战场,参加保卫延安、进军陇东、关中、新疆等战役和战斗,成为西北战场的主力军之一;由皮定钧、徐子荣率领的一纵一旅转战华东,发展壮大为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主力,参加了苏中、莱芜、孟良崮、临汾、太原等战役和战斗,在解放全中国的战斗中再立新功。
(二)
中原突围的伟大历史实践,孕育和锻造了不朽的中原突围精神。这种精神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铁军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她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民族彻底独立、人民解放而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反动派依仗美国的支持,悍然背信弃义,撕毁协定,以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全面内战。此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中原突围的伟大战略决策,吹响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军号角。中原部队在李先念、郑位三等领导下,肩负起历史重任,率先打响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第一枪。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人以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广大指战员,激励大家为正义而战,为争取光明前途而战,为民族彻底独立、人民真正解放而战。可以说,爱国丰义是中原突围精神的灵魂,是中原突围战役取得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坚决服从全局、不惜牺牲局部的顾全大局精神。在中原突围及其前后一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中原部队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战略部署,坚决服从解放战争的全局利益,不惜牺牲中原局部利益,舍小我,为大局,表现出人民军队的高度全局观念,为人民军队树立了一个顾全大局的楷模。抗战胜利后,中原部队本可以十分轻松地进入华东、华北等兄弟解放区。但为了坚守中原战略要地,牵制国民党军,以李先念、郑位三为代表的中原地区领导人,主动请示中央,坚持中原,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肯定。中原军区成立后,国民党30余万大军包围和进攻中原解放区,中原部队又面临“三走三留”的抉择,但中原部队最终以全局利益为重,顽强地坚持中原斗争,牵制大批国民党军,为人民解放军实现战略转变赢得宝贵时间。中原部队胜利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即将进入解放区时,中共中央指示改变战略转移终点,在敌后创建新的根据地,配合人民解放军内线部队作战。中原军区部队义无反顾地执行中央的指示,在严重的敌情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燃起了敌后游击战争的烽火。
三、顽强进取、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中原部队长期孤悬敌后,处于敌强我弱、敌众我寡的困难环境,面临军事和经济的严密封锁。但中原部队广大指战员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一次次度过难关。在十个月的战略坚持中,中原局、中原军区动员广大指战员,一手拿枪,抗击敌军;一手拿锄,生产自救。中原突围战役中,中原部队以“生存第一、胜利第一”的英雄气概,浴血奋战,百折不挠,不仅有效地保存了自己,而且大量杀伤敌人,胜利完成了中共中央赋予的重要使命。在创建豫鄂陕、鄂西北根据地和坚持中原敌后游击战争中,中原部队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面对大量国民党军和保安团队的进攻,依靠人民群众的支持,战胜了难以想象的种种困难,最终夺取了斗争的胜利。可以说,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中原部队就不可能夺取中原突围及其前后斗争的胜利。
四、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团结协作精神。如果说全国解放战争是一盘棋,那么,中原部队就是棋盘上的一颗战略棋子。为了夺取“棋局”的胜利,中原部队全力配合兄弟解放区,各解放区军民也大力支援中原军民的斗争,形成了“全国支援中原,中原配合全国”的战略格局,谱写了一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的团结协作的胜利凯歌。在中原战略坚持的最艰难时刻,中共中央组织全国解放区军民和国统区爱国进步人士,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舆论宣传,谴责国民党军包围和封锁中原解放区的劣行,揭露国民党破坏和平、挑起战争的阴谋。在中原突围战役及根据地创建过程中,各解放区兄弟部队积极配合,有力地支持了中原军区部队的行动。1946年七八月间,华中野战军进行历时45天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8月中旬,晋冀鲁豫野战军大规模出击陇海路,迫使国民党军从陕南和鄂西北抽调4个整编师东援;中共陕西省工委还派人策划了岐山等地的武装起义。三五九旅回到陕甘宁边区,得到陕北部队的接应;一纵一旅跨入苏皖边区,也有淮南部队接应。这一切,都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中原部队的战略行动。
五、善于结合实际、勇于开辟新路的科学创新精神。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人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善于把党中央的战略决策与中原地区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意图,科学决断,开拓创新,从而取得战役的全面胜利。中原突围的战役决策就是典型的例证。中原突围前的6月21日,李先念等致电中共中央:“现在我区局势确已发展到必须迅速突围的地步”,建议立即突围,并请示允许6月底实施突围的详细方案。这个深思熟虑的方案,立即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高度称赞和充分肯定。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人镇定自若,科学决断,为中原部队成功突围奠定了胜利基础。中原突围后,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丰席的指示,中原军区部队临时改变战略转移终点,在敌后创建根据地,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探求新路,成功创建了豫鄂陕、鄂西北根据地,开展中原敌后游击战争,形成同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相呼应的重要敌后战场。
(三)
白驹过隙,弹指挥间,中原突围已经过去60周年。回眸历史,中原突围精神给人以历久弥新之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大力弘扬中原突围精神,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纪念中原突围,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中原突围时期,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以爱国主义教育和鼓舞广大指战员,为正义而战,为争取光明前途而战,为争取民族的彻底独立和人民的真正解放而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的丰要表现,就是要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事业,投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我们要胸怀爱国之心,树立报国之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多作贡献。
纪念中原突围,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顾全大局的精神。树立大局意识,就是要正确地认识大局、准确地把握大局、坚决地服从和服务大局。中原战略坚持时,牵制国民党,推迟全面战争的爆发是大局;中原突围时,彻底地消灭国民党军的有生力量,“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是大局。中原军区军民为了战争的大局,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在中原地区战略坚持10个月,牵制了国民党军30余万。在突围战役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歼灭国民党军1万余,取得了战役的全面胜利。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丰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大局,是国家的长远利益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我们一定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以大局为重,从大局出发,立足本职,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纪念中原突围,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共同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在中原战略坚持的艰苦岁月里,中原军民,从李先念司令员到普通战士都开荒种地,生产自救,最终战胜困难、度过难关。今天,面对前进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我们不仅要有勇往直前的必胜信心,更要以“闯”的魄力,“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勇气,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在实践中加强自身修养,牢固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磨练艰苦奋斗的意志,不断为党和人民建立新的业绩。
纪念中原突围,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团结协作是促进与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焕发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力量。当年,如果没有全国各解放区的支援,中原军民就会面临更大困难;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就很可能没有苏中七战七捷的胜利。中原战略坚持和突围战役的全面胜利,是全国大协作的典范。今天,我们仍要提倡和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凝聚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
纪念中原突围,就是要继续保持和发扬科学创新的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中原突围前后的艰苦斗争中,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人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探求新路,夺取了中原突围战役和创建敌后根据地的一个个胜利,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今天,世界趋势和中国现实都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我们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孕育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催生创新成果的新风尚,努力把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
中原突围精神永放光芒!
(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写于中原突围胜利60年。执笔:何光耀 张肇俊 李军)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