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新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启示

发布日期: 2019-12-02 来源:

冯 俊

  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使中国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新中国70年,中国人走过了西方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道路,彻底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树立长远奋斗目标,咬定青山不放松

  新中国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持续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树立长远奋斗目标。从工业化到提出“四个现代化”,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迈进。
  工业化和“四个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一穷二白,是十分落后的农业国,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毛泽东曾感叹说:“现在我们能生产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壶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840年以来,中国人从感叹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到提出“师夷之长以制夷”,把工业化看作是国家强大的象征,工业化承载着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工业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就预见,新中国成立后,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 1953年党中央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主体是国家的工业化。党中央制定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向全国人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任务就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首先就是工业化。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工业化为整个经济建设的任务,并且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这是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苏联支援下建设的156个项目,成为“一五”计划工业建设的中心,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长春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纷纷开工兴建。同时,国家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1956年党中央明确提出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方针,我国逐步走上了自力更生、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1958年开始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搞“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搞群众运动,放“卫星”盲目蛮干,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的比例严重失调。这是我们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惨痛教训。1963—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部分地纠正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反右倾”“四清”运动的一些“左”的做法,工业和农业之间、工业内部各门类之间、消费和积累之间的关系比较协调了。1964年底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是首次向全国人民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希望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由于不久爆发了“文化大革命”,这一宏伟任务没有能够按计划付诸实施。1975年1月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新明确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中国式的现代化”和“小康社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渐地认识到,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的提法是不切实际的。因此,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被问到中国对于四个现代化蓝图的规划和构想是什么样的、将来要把国家建设成什么样子,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是第一次提出‘小康’的概念。1981年11月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将“小康水平”规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提出要力争用20年的时间使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使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1986年8月28日,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竹下登时说:“中国历史上有‘小康之家’的说法,小康社会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小康社会”。2000年实现基本小康,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国人民彻底实现全面小康。
  “老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明确用了“三步走”的说法,党的十三大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提出了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即: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3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将这两个时间段奋斗目标的表述进行科学概括,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概念。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并阐述“中国梦”。“中国梦”生动形象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
  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2020年到2050年这30年该如何安排?党的十九大提出分两个阶段目标: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安排将“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前了15年,并且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加进了“美丽”二字,增加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70年来持之以恒、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有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

  40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改革开放,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连续多年给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头等重要的问题。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确定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推动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转变。
  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党的十二大以后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并率先取得突破的。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家农户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从1982年至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五个一号文件,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改革,几年时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开。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农村体制的重大问题,使我国农业生产摆脱长期停滞的困境。乡镇企业的发展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了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改革。城市改革第一阶段是企业改革。其一是扩大企业自主权,着重解决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其二是实行经济责任制,解决企业与职工之间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的经济关系,贯彻了联产承包、按劳分配的原则;其三是个体经济、集体经济、三资企业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四是开展股份制试点。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研究和部署在全国开展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城市改革第二阶段是城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和购销体制改革。企业之间还开展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横向经济联合,促进商品流通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