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中国治理现代化实践行稳致远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

发布日期: 2019-12-23 来源:

杨明伟

  观察、思考一个政治集团和社会制度的发展,要有历史观上的设问: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的,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深入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也有一个要解决“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思路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说明中,第一部分的题目就叫“决定稿起草背景和考虑”,实际上就是解答我们的制度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重大问题。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历史的宏大视野和未来的方向思考。

我们这套制度从哪里来?

  回答这个问题要有历史视野,就是要看清我们这套制度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样一个研究对象,学术界以往自然而然地从改革开放讲起,因此,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容易只讲40年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视野。而这次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其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讲了两个宏大历史观的视野。
  一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近100年的历史探索全过程讲起。《决定》开篇便说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以此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体系,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党的领导下,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当然,《决定》突出讲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宏大的历史观,一方面讲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讲清楚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具有近一百年的制度探索积淀。
  二是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宏大背景讲起。这一切入点,从新中国70年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宽广视野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恰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执政以来,在各个历史时期带领人民不懈努力和接续奋斗的探索。《决定》接着展开历史的逻辑,说:“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段话,就是以充分的事实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大“奇迹”是怎么发生的,以实践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的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因此,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清晰地启发我们,要想看懂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具备宏大的历史观视野。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制度性成果,既集中地反映了我们党领导人民所进行的长期探索取得的伟大成果,又突出地反映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思考。这是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头的深邃思考,是站在新中国70年发展伟大成就基础上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思考。这些思考既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又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创新性、独特性,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和客观要求。这个《决定》,从制度现代化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角度,系统深刻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问题,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我们这套制度要到哪里去?

  回答这个问题有未来思考,就是要深入思考我们这套制度体系沿着什么样的方向继续走。思考要有方向,特别是思考我们这样一个大党领导下的大国的未来,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走向看,前进方向在哪里?要有一些基础性和根本性的视角。
  一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方向,要符合制度建设上的基础性要求。首先要立足于我国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和坚实政治基础,离开这个基础,就谈不上现代化。新中国成立70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形成了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其中起统领地位的制度,就是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体系,也就是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这一体系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基石。在这个制度体系的统领下,建立起了一系列制度,既有人民代表大会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又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还有一系列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方面的各种制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中,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又是最基础性的政治制度,是保障我国社会主义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之基础。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制度的基础上,我国人民能够发挥其无穷无尽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任何敌人所不能战胜的。” 离开这样的制度基础和根本保证,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就无从谈起,中国政治制度体系的现代化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方向,要符合使命和目标的战略性要求。也就是要立足于完成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任务,实现党、国家和人民追求的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宏伟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设计、制度建设,以及制度现代化,是紧紧围绕我们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追求的宏伟目标展开的。为此,我们党不断在探索建立和完善履行好重大任务、达到宏伟目标的制度体系,并从宏观战略上提出了到建党100周年时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目标要求,即:“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党对制度体系的现代化进程,有着清晰的顶层设计,对建立一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体系,有着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这是我们党在思考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制度体系现代化建设问题上回应时代之问的战略构想,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
  三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方向,要符合不断改革完善和行稳致远的坚定性要求。也就是要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立足于更好地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无论怎么深化改革、无论如何扩大开放,都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一步步实现,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成效显著,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这就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有的制度改革的举措尚未完成,有的甚至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落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已经啃下了不少硬骨头但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我们攻克了不少难关但还有许多难关要攻克,我们决不能停下脚步,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他在对《决定》作说明时再次强调要把稳制度改革的方向,要求“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只要朝着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方向全面深化改革,沿着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方向推进政治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就能做到行稳致远。
  四是中国政治制度现代化的方向,要符合应对风险挑战的防范性和斗争性要求。也就是要立足于应对国内国际各种挑战冲击,化解各种风险。面对社会矛盾和国际斗争更加复杂多变的局面,需要我们敢于和善于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时我们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必须有利于应对国内国际各种挑战冲击,化解各种风险危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坚决反对一切削弱、歪曲、否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言行”“更加自觉地防范各种风险,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在“中流”当中的“更急”之“浪”和“半山”之上的“更陡”之“路”面前,更需要我们拿出战略性决策思考成果和系统性制度建设成果,以便应对挑战和化解风险。
  总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特别是政治制度体系现代化的方向,归根结底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决定》作说明时所强调的三条“着眼于”标准,即:“着眼于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