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孝感市:以正史编撰为龙头 加强党史基础工作

发布日期: 2005-11-30 来源:
                               孝感市委党史办公室

    如何以正史编撰为龙头,加强党史基础工作,是我们党史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现结合孝感党史工作开展情况,就此问题谈些体会。
    一、不断深化认识,把正史编撰摆到龙头位置
    鄂办文〔2003〕83号文件下发以后,我们按照市委书记曹世佑的批示意见,在2004年5月召开的全市党史地方志工作会议上,对编修孝感市县两级正史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同时,市委办公室以孝办文〔2004〕26号文件,转发了《市委党史办公室关于统一编撰市县党的地方正史的报告》。在贯彻会议和文件精神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深化对编撰党史正本的认识。大家认为,党的地方正史反映的是党的历史全貌,是由各级地方党史部门编撰并经同级常委审定、具有一定规模的党的地方通史。它是党史研究的最高成果,是资政育人的重要项目和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服务的基础工程。做好此项工作,可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和“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全面系统的历史参照和丰富深刻的信息参考。编撰正史既是党史部门的基本任务,又是各级党委自身的政治任务,是非完成不可的刚性任务。市委书记曹世佑在批示中指出,对于上级指令性的刚性任务,不管多艰巨,都要努力完成。
    为将此项工作真正摆到龙头位置,带动党史其他工作的开展,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件事:一是根据省委要求和市委领导意见,将党的地位正史编撰作为一项基本任务统一下达县市区党史部门,要求各地采取得力措施高质量完成。各县市区党史部门都向分管领导作过汇报,形成共识。二是成立《中共孝感历史》第一、二卷课题组。目前第一卷编撰工作已启动,课题组主要由在职的党史工作人员组成;第二卷编撰工作已作安排,课题组主要由身体尚好的退休和在职担任非领导职务的党史工作人员组成。各卷都要求领导干部带头编写。例如我办两个副主任都承担有8-10万字的写作量。三是搞好以争取领导支持为重点的环境优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顺利完成党史正本编撰任务,促进党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我们尽力做到“三个主动”,即对自身开展的重要工作主动报告;对党委、政府的重大部署主动配合;与党史工作有关的重大项目主动争取。因此,我们的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心,得到各地各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去年以来,张新润、梁惠玲、李广波等市委领导同志多次听取我们汇报,帮助解决具体困难,“两办”分管的秘书长为我们的工作组织协调付出很大努力,使全市编史经费得到基本保证。为开阔视野,增强信心,我们于今年9月下旬组织党史工作人员,到延安、盐城等革命纪念地开展考察活动,使大家进一步找到写史的“感觉”,进一步提高对编修党史正本意义的认识。此外,还增添了电脑设备,更换了办公桌椅,使党史部门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
    二、精心设计篇目,指导资料搜集和整理
    篇目是史书的蓝图和大纲。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编撰工作的成败。一个好的篇目,应该既能反映本地党史基本面貌和发展特点,又能处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党史编修起到协调、指导和纲举目张的作用。在上级主管业务部门指导下,我们组织正史编撰人员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草拟、研讨、修改、完善、定型等基本步骤,初步确定《中共孝感历史》第一卷篇目。该篇目共分5编18章72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坚持史体体例,以时为序,竖排横写,详略相宜。本卷分别以党在创立时期、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为题立编,以各时期党的主要活动设章立节,线索比较清楚。在篇幅安排上,将党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时期的活动为重点。二是突出特点,包括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专业特色。各编都安排一定篇幅交待时代背景,如“鸦片战争后的孝感社会”、“大革命失败后的孝感政局”、“抗战胜利后孝感形势”等,以反映当时的时代特点;各编以醒目标题标明发生在孝感的历史事件,如“孝感第一个中共组织的建立及其主要活动”、“根据地‘肃反’运动及‘仙居区事件’”、“汤池抗日支撑点的建立”、“新四军第五师在白兆山建军”、“孝感解放区军民在突围准备及其在突围中的贡献”等,以突出孝感的地方特点;在标题制作上,注重以史实命题,并适当增加“党”字的出现频率,以突出党史正本的专业特色。三是注意内在联系,体现史书的系统性、全面性、逻辑性。在设计过程中,既继承简史篇目设计中一些好的传统,更重视正本的篇目创新;既力求有好的篇目形式,又力求有真实具体的内容,当二者发生矛盾时,以形式服从内容的需要;既考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又考虑思维习惯和实际操作难度,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在坚持科学性的前提下,从实际出发,兼顾可操作性。
    《中共孝感历史》第一卷纲目在编撰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并初步显示出三大作用:一是指导党史正本资料定向搜集和分类整理,使浩繁芜杂的资料条理化、规范化。我们按大纲要求,发扬“燕口夺泥、针头削铁、佛面刮金”的精神,通过查阅档案和书刊资料、采访知情人、发动党史工作者广征博采、实地调查和勘察、利用互联网搜集等多种途径搜集资料,采取“先易后难、先内后外、先急后缓、先远后近”等方法步骤,将有关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口碑资料搜集归档。并对搜集来的资料采取人证、物证、书证、理证等方法,进行真伪鉴别、正误考证和价值判定,然后登记、分类、加工、保管。二是指导修史合理分工,使撰稿和总纂人员能够统一目标,相互照应,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我们将纲目印制多份,做到相关人员人手一份,大家在工作中彼此关照,资料信息共享,配合默契。三是使整个编撰工作有章可依,保证进度和质量。目前,按照纲目要求,资料整理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部分章节开始试写。
    三、夯实工作基础,推动正史编撰工作顺利进行
    党的正史编撰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很多基础性工作为之服务,需要方方面面支持配合。以党史正本编撰为龙头,可以带动其他党史工作的开展;同时,通过党史其他工作的扎实开展,可为党史正本编撰提供坚实基础,从而推动正史编撰工作顺利进行。去年以来,围绕党史正本的编写,我们着力抓了以下相关工作:
    一是开展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重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政治敏锐性;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审视肩负的历史责任,增强党史工作者为民编史的光荣感和责任感,增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编史实践,努力使我们编撰的史书体现时代性和人民性,能够经得起历史和社会的检验,能够经世致用。通过认真开展教育活动,进一步促进了党史部门精神面貌改观和以正史编撰为龙头的业务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扎实做好为正史编撰服务的研究和宣传工作。在编年研究方面,注重发挥《孝感历史大事记》《孝感建市十周年大事记》等作用,为正史编撰提供大事线索。在专题研究方面,指导和协助市直单位完成工商、邮电、供电、卫生、城建、水产等13个党史专题,共500多万字。在史料征编和简史编撰方面,除完成本级《中共孝感简史》,还指导县市区完成《中共大悟简史》、《中共安陆简史》等编撰任务,以及6个县市区的组织史资料第2卷编写工作。其中,应城、云梦、大悟、安陆还完成第三卷的编写任务。这为党史正本撰写提供了较为全面丰富的资料。在人物研究方面,继续开展了徐海东、郭述申等著名人物的研究。在专题资政研究方面,参与孝感市情的调研活动,完成有关党史资源等多项内容的市情调研报告材料。在党史宣传教育方面,开展了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为重点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各地党史办发挥自身的资料优势、研究优势和信息优势,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组织红色旅游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完成《新四军第五师在孝感》一书的出版发行工作,既宣传了新五师在孝感的斗争事迹,又为党史正本编撰提供了一本翔实、生动的历史资料。今年4月26日,经市委领导同意,市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与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联合举行《新四军第五师在孝感》首发式,市委副书记梁惠玲到会并讲话,对编写孝感党史正本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是抓好以提高素质为重点的自身建设。党史工作是一项相对清苦的工作,需要培育和弘扬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的精神,求是创新、奋发有为的精神,以人为本、团结和谐的精神。为此,我们重视党史工作者的理论学习、业务学习和学术动态的学习,组织党史工作者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承担科研课题,勤思考、勤动笔,不断提高党史工作者素质。特别提倡领导干部带头加强学习和研究,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型、专家型的领导干部,为把党史部门建设成为学习型、研究型机关而做出表率。随着机构改革的实施,各县市区党史机构设置不一,但都基本做到修史人员不散,资料不丢,工作不松劲,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各县市区采取鼓励自学、组织培训、实践锻炼、外出考察等多种措施,不断提高党史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理顺关系,强调纪律,提倡诚信,坚持制度,致力搞好机关管理和建设,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使全市党史系统呈现团结敬业、实干争先的良好局面。2004年,全市党史系统表彰了4个先进单位和16名先进个人。同年,市直机关目标考核,本办被评为先进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通报表扬。
    四是抓好党史工作经验的及时总结。编党史正本对我们来说,还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然我们已有编写简史的基本经验,但按照编撰正史的要求还远远不够。只有不断积累和创造新的经验,才能更好地指导正史编撰任务的完成。经过一年来我们编撰党史正本的初步实践,觉得实际工作中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尤其重要。一是政治性和科学性的关系。对党内一些问题的研究,既要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和历史决议,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以史鉴今。研究无禁区,但宣传有尺度。要力求把遵循党的基本理论、历史决议与历史事实统一起来。二是全局性和局部性的关系。既要重视联系党的工作大局和时代背景来分析,将地方党史放在全国党史的宏观大背景中去思考、去反映,又要突出地方党史的局部特点,写出宏观与微观、共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等诸方面关系辩证统一的党史来。例如,震惊中外、拉开全国解放战争序幕的中原突围就发生在孝感地区,作为孝感地方党史,除了反映当时宏观大的背景和突围本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外,需要用更多的笔墨来反映当时孝感地方党组织的作为,反映孝感人民的作为,反映中原突围在孝感的特点。三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关系。党史工作者使命是如实地记载历史、编修历史、服务现实。但历史是当代人所写的,不能不打上当代人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把党史研究作为纯学术研究。我们在编撰党史正本过程中应努力站在时代的高度,充分考虑它的资政育人功能,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指导,以全新的观念认识历史、阐释历史,从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获取更多的领悟,从历史的事实中获取更多的启迪,真正做到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此外,还要处理好简史和正史、主线和辅线、人物和事件、成功和失误、继承与创新、过去与未来等诸多关系,从而推进党史正本编撰任务圆满完成。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