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冶市:发挥部门优势 努力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发布日期:
2006-12-22
来源:
近年来,在大冶市委的领导下,在上级党史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大冶市委党史办紧紧围绕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这个中心,加强了党史资料的征集、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史部门“治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大冶市的“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较大贡献,得到了大冶市委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党史、组织史征编工作硕果累累
2000年,大冶市委党史办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大冶历史(1921-1949)》的编写任务,并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约42万字,系统记述了共产党领导大冶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的斗争历程。这是一部很好的地方党史教材,是大冶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正本。另外,党史办在2002年出版了《大冶革命斗争大事记(1921-1949》,2003年出版了大冶籍将军乔信明纪念文集?《一生战斗百折不挠》,2004-2005年完成了《中共大冶组织史(第三卷)》(1995-2001)的征编出版任务。
二、转化研究成果,建设党史宣传教育基地
根据冶政发〔2004〕21号文件精神,大冶市政府把大冶兵暴旧址、鄂皖湘赣指挥部旧址交给党史办维护、管理和开发,作为大冶市的党史宣传教育基地。2005年初,党史办正式接管了这两处旧址,积极转化党史研究成果,为旧址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向省文物局争取维护管理经费,对旧址进行了维修和布展,初步建成了大冶市党史宣传教育基地。随后,党史办组织党员在旧址内听党课、看党史展览。此事在大冶引起强烈反响。
三、贴近现实,主动积极地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
2004年,在大冶撤县建市十周年之际,大冶市委党史办组织编纂了大型历史著作《辉煌的历程》。该书系统总结了建市十周年来大冶政治、经济、文化及各项社会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大冶存史资政和对外交流提供了信息载体。该书约150万字,插图900余幅,为大冶历史上信息量最丰富、装帧最精美的著作。
2005年2月份,在大冶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一开始,党史办就率先推出“继承革命传统,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展览,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党员前来参观,为先进性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政治氛围。接着,党史办顺利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建设大冶南山头革命纪念馆的任务,为大冶市增添了全新的现代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几年来,党史办积极支持苏区乡镇村的经济发展,全体干部多次深入苏区乡镇村调研,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出谋划策。5年来,党史办累计为苏区乡镇村提供可行性致富建议20余条,送去科技致富书籍6000余册,支持钱物折合人民币10余万元,直接或间接产生经济效益50余万元。
四、开辟党史文化宣传阵地,发展繁荣党史事业
2003年,《大冶乡音》报停办。2004年,根据冶办〔2004〕20号文件精神,由市委主办该报,党史办具体负责承办。党史办指派大冶党史文化中心的同志负责该报的编辑工作。两年来,市委党史办圆满地完成了该报的出版发行任务,有效地营造热爱大冶、建设大冶的良好氛围,为大冶对外信息交流和招商引资拓展了空间,为大冶市成功引进外资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