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全国党史干部培训班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
2009-01-08
来源:
2008年11月,遵照室领导安排我们参加了中央党史研究室举办的第22期全国党史干部培训班。通过学习,我们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大局观念,增强了党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党史研究和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系统、全面把握。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全国党史干部培训班于11月20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为期11天。这是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人物研究、纪念专题班第一次办班。大部分学员来自全国各省市党史研究室,少部分来自市县党史工作部门,还有5名学员来自军队系统。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到会看望全体学员并合影留念,李忠杰副主任作动员报告并授课,章百家副主任作培训总结,张启华副主任同学员一起联欢并亲自表演节目,黄小同秘书长多次主持会议并同学员交流。
此次培训班以党史宣传工作为专题。学习主要内容有:李忠杰主任主讲“充分利用党史资源,做好党史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研究、纪念和宣传工作”和“出国介绍十七大精神和中共改革开放经验情况”专题报告;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主任霍海丹主讲“近年来党史人物纪念工作的情况和经验”;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副研究员黄一兵主讲“党史人物研究和和评价的案例及体会”;中央党史研究室宣教办主任黄如军主讲“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乐玉成主讲“2008年国际形势的特点和中国外交”;中联部东欧中亚局局长田永祥主讲“外国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黄中平主讲“当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形势和任务”;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主讲“党史类出版物的特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组织我们自学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中共党史的部分论述》、《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部分论述》。还组织全体学员共同参观了奥运场馆,领略首都新风貌。
二、学习收获
我们感到,十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收获良多,不虚此行。主要三个方面:
第一,在思想境界上有了新的提高。因为,不管做什么,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总是要有一种境界的。说从事党史工作的思想境界有新的提高,就是感到培训班为我们凝了魂,聚了神,鼓了劲,打了气。具体表现为两个“进一步增强”。
一是从事党史工作的光荣感进一步增强。通过对2008年中国外交形势的特点和国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等专题的学习,不仅扩大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特别是增强了工作的光荣感。现在,原苏联、东欧地区已巨变,朝鲜、古巴、越南等不改革或后改革的社会主义国家依然穷困,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美国也内外交困、危机迭现,唯有中国共产党生命之树常青,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国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参观奥运场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升。我们的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为这样的党写史,为这样的时代讴歌,感到非常光荣。
二是从事党史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进一步增强。通过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深入了解,通过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本质的深刻把握,从一个侧面进一步认识了党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党的光荣历史、成功经验、重要教训,党史人物的光辉事迹和崇高品德,党史重要的遗址遗迹,等等,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分重要、十分宝贵的资源,更好地发挥党史在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全局中的作用,党史工作者责无旁贷!党史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有人做,只要有所作为,一定会有地位。今后要以甘坐冷板凳的勇气,自觉做到爱党史编研,钻党史编研,尽快把自己锻炼成行家里手。
第二,在工作要求上有了新的自觉。所谓有了新的自觉,就是说通过这次学习培训,感到进了大堂,入了精舍,心里更加透亮,对今后工作的方向、努力的目标更加明确了。表现为两个“进一步强化”:
一是进一步强化了大局意识。过去开展工作总是就某件事做某件事,缺乏与党史工作的全局、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联系的意识,感到工作越做越缺乏活力,越做越难,无从下手,就是资料征集也感到死的东西多,缺乏动感,不连贯。通过学习和交流,特别是学习中央党史研究室李忠杰副主任关于“更好地发挥党史在党的思想宣传工作全局中的作用”的深刻论述,有豁然开朗之感。作为党史工作者,一定要强化大局意识,提高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一定要走出书斋,感受时代的气息,把握时代跳动的脉搏,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联系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统筹党史资料征编、党史研究、党史宣传、党史教育等各项工作,在服务大局中做好本岗位工作,发挥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了素质意识。通过学习、交流,我们感到,做好党史资料征编、党史研究、党史宣传、党史教育工作,需要多学科的知识。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适应要求越来越高的工作任务,党史工作者必须加强学习“充电”,改善自身知识结构,不断提高从业素质。这次培训确实是在我们面前立了一面镜子,照映出了自身的不足,也使自己更加明确了学习的方向。授课的各位老师视野宽广,学养深厚,听其报告,如沐春风,真是大家风范,无不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第三,在工作技能上有了新的提升。通过这次培训,学了本领,长了才干,建立了相互联系沟通的网络,感到今后工作的思路更宽,办法更多,信息更灵。表现为三个“更加系统”和一个“有效网络”。
所谓三个“更加系统”,一是对中央关于党史工作精神的领会和把握更加系统。特别是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中共党史的部分论述》、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部分论述》,使从事党史工作的思想理论武装更全面系统,更具体化。学习关于党史出版物的特点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课程,对开展党史宣传的口径要求、方针政策有了更加系统的了解和把握。
二是对开展党史宣传教育要注意若干问题的把握更加系统。进一步明确了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党史宣传的若干任务和内容,明确了开展党史宣教工作的多种形式和要求。以前对怎样做好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办法不多,对操作规范拿不准。通过这次培训,进一步扩大了党史宣教工作的视野,明确了开展党史工作的思路和进一步做好工作的重点。
三是对党史人物研究、评价和做好纪念活动的基本精神、基本要求的把握更加系统。通过学习,认真领会了中央关于开展党史重要人物纪念活动的基本精神,熟悉了开展人物纪念活动的多种形式、基本环节和基本经验,了解了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的现状,对今后开展类似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借鉴意义。本次培训,突出了“授人以渔”的教学思路,教学中,讲课的专家十分注意教学互动,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围绕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和人物研究、评价、纪念要注意的问题,一言一语地解了疑惑,一招一式地教了方法,我们感到解渴、管用。
所谓一个“有效网络”,就是通过培训班的平台,在师生情、同窗谊的基础上建立的联系网络。通过培训班学习,认识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各级领导、知名专家学者,今后请示请教更直接。本期培训班同学来自祖国四面八方,有地方的也有军队的,有内地的也有港澳的,有东部率先发展地区的,也有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地区的,有地方党史工作的领导同志,也有业务骨干,今后联系沟通的渠道更通畅,切磋交流的内容更广泛,获取先进经验、工作信息更快捷。
我们将进一步消化学习内容,提高认识,改进我们的工作,把党中央、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党史宣传教育工作的精神向全省的党史工作者认真传达,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
三、一点启示
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次主办党史宣传教育专题培训班,学员反映效果很好。其中,对外请专家授课的做法普遍评价很好,既学到知识,又开阔了眼界,还培养了大局意识。这对于我们党史工作者来说,很有必要。这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今后办班也可以考虑适当外请专家或有关部门的同志授课。平时,机关里的学习活动也可像这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时请周大仁、赵凌云讲课一样外请专家授课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