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不断开创武汉党史工作新局面
发布日期:
2009-04-24
来源:
2007年以来,我室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关心指导下,在武汉市委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大契机,以党史研究为重点,以资政育人为根本任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圆满完成和超额完成市委每年下达的绩效目标任务,各项党史工作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上,我室获得了“2007-2008年度全国党史部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以党史正史编撰和重大课题研究为重点,不断推动党史研究取得新进展
党史研究室首先是党史研究部门,要始终把党史研究作为工作的重点,特别是要把编撰地方正史放在中心位置,因为党的地方正史反映的是党的历史全貌,是地方党史研究的最高成果,可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全面系统的参照。两年来,我室一直把编撰武汉地方正史作为重中之重,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主任班子集中讨论,听取专题汇报,组织专班落实编撰任务。2007年,我室在对正史第二卷进行全面修改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修改的需要,又重点开展了在全国、全市有影响的“七.二○”、“纪凯夫事件”等27个重大专题的研究,并组织召开时任市委领导征求意见会和审稿会,充分听取、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努力,27个专题逐个撰写完毕,并编辑出版了41万字的《中共武汉地方党史社会主义专题汇编》第三辑。今年正本第二卷正在组织精兵强将紧锣密鼓地修改,努力争取“十.一”前出版,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去年,我室围绕正本第三卷编撰工作的需要,积极开展前期有关基础性研究工作,编辑出版了《武汉改革开放30年》一书,计32万字,分为概述和大事记两大部分,客观、科学地记叙和总结了武汉市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于编撰正本第三卷打下了良好基础。
两年来,我室还编撰出版了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党史书籍。其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侏儒山战役》填补了中共党史、军史研究的空白。2008年12月,《中国共产党武汉市组织史资料(第四卷)》出版,全书80多万字。《我们是铁的新四军--武汉市新四军老战士回忆录(上、下册)》也正式出版,全书61万字。我室已经启动或正在编撰的还有6本书籍,如《全国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史》、《武汉城市圈》、《吴官正回忆录(武汉篇)》等。同时,我室完成了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下达我市的《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重要调研课题。撰写并公开发表了8篇有影响的专题论文,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武汉工业建设述论》一文发表在《中共党史研究》第5期上,《中共地下组织在天津解放中的贡献》一文发表在《中共党史资料》第3期上。《论中共五大加强党的建设的历史贡献和深远影响》、《试论中共五大为什么没有承担起挽救大革命失败的重任》两篇论文,入选“从中共五大到八七会议--纪念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召开8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其中有一篇在大会上作了学术交流。
二、围绕中心,主动参与大局、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史部门在党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两年来,我室的党史工作注重同市委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大局服务,谋划和完成一批有较大社会影响的重要项目,不断扩大党史工作的影响力。在国务院批复武汉城市圈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际,我室抢抓重大机遇,积极开展对武汉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研究,联合圈内城市,共同编撰《武汉城市圈》一书,该书既有城市圈综述,又有城市圈各城市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既有重要的文献资料,又有资深专家的精辟见解,可盼能为省委、省政府及各市市委、市政府推进城市圈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我室组织人员开展专题研究,撰写了一万余字的《武汉两轮国家级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对新一轮国家级“综改区”的历史启示》,得到了市委领导的肯定和好评,《长江日报》、《新华月刊》进行了刊发和转载。2008年,市委在全市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我室及时编报了资政参阅件《广州市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的经验值得我市借鉴》,杨松书记立即做出批示“印送各常委参阅”。
两年中,我室积极承担了中央、省委党史研究室以及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交办与协办的多项工作任务,较好地发挥了党史资政育人的作用,提升了党史部门的社会地位。
三、充分利用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有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
认真组织开展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的纪念活动,是党史部门发挥资政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有着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两年来,我室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始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我们通过主办座谈会、研讨会、宣讲、音像、展览,在报刊发表宣传纪念文章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单独或参与举办了在全国、全省、全市有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纪念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纪念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召开8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新四军建军暨汉口军部成立70周年、项英同志诞辰110周年、侏儒山战役、武汉改革开放30年、伍修权同志诞辰100周年、武汉抗战70周年等活动10多次。与之相应地撰写了一批纪念文章。如在《长江日报》发表了《十七大特别报道,党史回眸--继往开来巨龙腾飞》、《武汉对人民军队建军的历史贡献》、《铁军的足迹》、《纪念著名的侏儒山战役》等。2007年10月12日至16日,五集电视文献专题片《侏儒山战役》连续在武汉一台黄金时段播出。2008年12月,6集电视文献片《长征先导--红25军》获中央重大理论文献影视片创作领导小组审查通过,允许在全国各级电视台播出。组织市党史宣讲团进机关、学校、社区、军营、工厂、农村开展宣讲活动40余场次,听众近5万人。武汉党史网站发表文章近700篇、150万字,点击率达到17万人次。
四、举全市、全室之力,开展大规模、全方位的征集党史资料工作,推动党史基础工程
党史资料是党史研究和宣传的基础,两年来,我室不断加大征集资料的力度,取得了新的成绩。
2007年,经中央档案馆同意,我室先后派两批同志赴北京征集了有关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长江局珍贵的档案文献史料,抄录档案资料10万余字,包括共产国际重要文件和1927年5月至8月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记录;有1938年至1939年间,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提纲和讲话记录等。我室“抗损”调研课题组共征集抗战时期武汉人口伤亡与财产损失档案资料76卷、200万余字,拍摄照片10000余张。
2008年,我室围绕武汉改革开放3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武汉历史》第三卷的撰写,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资料为重点,在全市展开了大规模、大范围的资料征集工作。年初,我室成立了正史三卷资料征集调研专班,深入到全市有关部、委、办、局、区和重点企事业单位,调研摸底有关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相关资料情况,在此基础上,向市委提出了以市委办公厅名义行文开展资料征集的工作方案。8月20日,市委办公厅以武办文〔2008〕47号文,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资料征集工作的通知”,全市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资料征集工作全面铺开。目前,我室已收到30多家单位报送的资料。
我室还利用参与市委编撰《辉煌--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武汉》一书的机会,主动出击,有针对性地收集到全市100多个部、委、办、局、区、开发区和企事业单位改革开放30年的工作总结140余万字,图片500余幅,为下步编撰正史三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年来,我室共征集各类资料近千万字,基本形成了一个能适应业务工作需要的资料库。
2009年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希望之年。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全国、全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聚精会神搞党史,一心一意写正本,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武汉解放60周年和纪念李先念诞辰100周年等重大活动为契机,不断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资料征编的力度,努力建设“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节约型机关”,努力建设“战斗的、温暖的、和谐的集体”,不断谱写武汉党史工作辉煌灿烂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