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创新宣教 让党史教育“活”起来“热”起来“燃”起来
——以《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制作推广为例

发布日期: 2023-12-26 来源:

  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在襄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文旅厅有力指导下,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坚持“党有所需、史有所为”和“存史、资政、育人”工作理念,以推动新时代史志事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大对史志编研成果的转化利用,针对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精心策划推出《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系列短视频,首批节目共有25期。将书本中的红色故事转化为图文并茂、视听并举的新作品,并通过学习强国、汉水襄阳等全媒体、立体化推广运用,致力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史志宣教品牌。今年7月1日,系列党史短视频节目正式推出,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踊跃支持。截至目前,25期短视频节目的拍摄制作已完成,并相继在学习强国平台、央视频客户端、汉水襄阳、襄阳日报、襄阳新闻、湖北党史网、湖北党史微信公众号、襄阳之声视频号等,中央、省、市级各大平台播放、转发。截至目前,累计推送点击量超500万(人次),热度还在持续发酵。襄阳创新党史宣教工作受到省、市领导批示肯定,襄阳红色宣教品牌逐步形成。

  一、依托新融媒体,创新宣传模式,让党史“活”起来

  通过把握地方党史宣传教育规律,破解难题,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初步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地方党史宣教工作新路子。

  (一)适应新形势,拓展宣传新领域。长期以来,党史部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编撰,轻推广,宣教意识不优;党史作品倾向于理论化、资料化,为群众创作意识不强。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新形势下,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针对现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顺势而为利用短视频“短、平、快”的新媒体特点策划打造《薪火“襄”传》系列短视频。将书本中的红色故事转化为图文并茂、视听并举的新作品,并通过全媒体、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整合各方力量,构建工作格局。做好党史宣教工作,需要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又要有深厚的学术背景和扎实的知识结构作为支撑。还需要党委、政府、行业、社会等各部门、各系统、各领域紧密配合、支持合作、协同进行。更需要懂宣传、会宣传的专业行家里手,去放大宣传效果。今年以来,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发挥专业人才优势,聚合襄阳市广播电视台等部门力量,协调配合联合打造精品力作。同时,培养并建立红色宣讲团和党史专家团。将全市宣传优秀资源与教学科研人员和热心参与党史工作的同志这“三支队伍”力量进行整合,不断扩大党史宣教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构建“大党史、大宣传、大视野”开放共享的党史宣教平台和工作格局。

  (三)创新宣教载体,增强宣传实效。传统的党史宣传教育以图书、展陈为主要形式,以进机关、社区、农村、学校、企业、军营等为主要载体,受众范围不仅存在局限,书本资料还容易被束之高阁。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做优党史故事的挖掘、宣传、推广工作,在题材上精心选取襄阳党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大人物”“大事件”“大场景”,匠心采用小切口、小故事的方式,放大党史事件党史人物中的“点”,深挖历史细节,采用碎片化方式讲好党史故事。在做优内容的同时积极统筹放大正面宣传效果,向中央、省、市媒体平台推荐短视频和相关新闻报道。视频内容在学习强国、新华网、央视频客户端、湖北党史网、汉水襄阳、襄阳日报、襄阳新闻、汉江创客、襄阳之声视频号等各大主流媒体播放,扩大宣传。通过全力打好多渠道、广覆盖的党史宣传“组合拳”,最大限度面向社会公众开展宣传和优秀作品展播,更广泛地发动群众参与和观看作品,使党史宣传教育的宣传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二、强化开门办史,拓宽合作平台,让党史“热”起来

  (一)开门办史,增强联动。我们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契机,与全市各大系统合作推广《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今年8月起,与市直机关工委合作,通过向襄阳全市市直各单位机关党委发文,将《薪火“襄”传》纳入全市党支部主题党日学习内容;与影院合作,在观影前播放襄阳党史短视频,此举覆盖群众逾10万人次;9月,与市教育局联合发文,引导广大师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在走深走实,进一步拓宽本地党史辐射力度,凝聚了党史宣教向心力;同时,与市委组织部合作,在市委组织部汉江创客视频号同步播放《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并在10月推出《党课开讲啦》专题,全市党员通过“微党课”的形式,观看学习。

  (二)牢牢抓住关键对象。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针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三大重点群体,进行统筹安排和分类宣教。与襄阳市教育局联合开展《襄阳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并要求全市中小学结合每周班会、思政课等多种形式,深化拓展学习成效,让党史教育进校园、进教材,做到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与市委组织部、市直机关工作合作,将《薪火“襄”传——襄阳党史故事》纳入九月全市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内容。近100家市直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二级单位利用主题党日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专题观看学习,接·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三)紧紧扣住时间节点。在抓好常态宣传的同时,通过重要时间节点宣传造势。牢牢把握七一建党节,九月开学季、十一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作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入人心的工作坐标,以融合传播优势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厚植爱党爱国情怀,覆盖人群达20余万人,拓展了《薪火“襄”传》受众面,扩大党史宣教影响力,在党史宣教上再交新答卷。

  三、保持良好势头,放大宣传效应,让党史“燃”起来

  襄阳党史短视频工作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放大了襄阳党史宣传的正面效应,有效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下一步,我们将把现阶段工作取得的成效化为不断前行的动力,持续聚焦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优化内容供给。党史宣传教育工作,实质上是党史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内容是传播的“根”和“魂”,是宣教的核心所在。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梳理、挖掘、利用好地方党史资源,全面盘点成果“库存”,激活“故纸堆”生命力;二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地方党史资源的优势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发挥优势,创造党史宣传教育的品牌,建立党史宣传教育的基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党史宣传教育的“基地”和“品牌”;三要坚持以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基础、为依托,提高党史宣传教育的水平,推动党史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聚焦探索传播手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党的创新理论传播需要利用好先进的传播手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探索通过沉浸式、多元化、大众化的传播,让党史宣教以百姓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努力做到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加大党史研究成果的转化。

  (三)聚焦服务工作大局。聚焦和关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贯彻落实“党史姓党”的政治要求,是当前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服务大局的主要任务。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建设襄阳史志馆,提升《史志襄阳》微信公众号、开展党史宣讲三大宣教平台阵地,在“党有所需,史有所为”的原则指导下,找到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进一步推进史志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加快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成势见效,全省先行区建设谱写新篇章作出襄阳史志新贡献。

  (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吉莉)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