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蒲纺记忆》出版发行

发布日期: 2024-01-02 来源: 湖北日报

书 菊

  一部反映我省三线军工发展历程,历时两年组稿、采访、精心编撰的口述实录《蒲纺记忆》,近日由楚天书局出品,武汉出版社出版,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蒲纺记忆》图书封面

  50多年前,在咸宁的大山中,有一个神秘的军工企业在那里悄然新建。几十年过去,这个企业历经蝶变,最终定格在湖北省蒲圻纺织总厂(简称蒲纺)。该厂前身为始建于1969年底的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二三四八工程二处,1975年移交给湖北省。改革开放后,蒲纺总厂逐步形成融纺织、丝织、针织、印染等为一体的“十里纺城”,曾为湖北最大的纺织联合企业,多次跻身全国企业500强,后因改制停产。蒲纺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

  《蒲纺记忆》近50万字,包括“故乡回望”“历史钩沉”“军工热血”“国企芳华”“岁月如歌”五个篇章和大事记、附录等。该书主要通过曾经的蒲纺总厂领导、中层干部、普通员工等蒲纺人的亲历讲述,叙述了蒲纺数十年间的兴衰沉浮,诠释了歌颂了老一辈建设者们坚持国家至上、国运至上的胸襟与担当。

  楚天书局承接此项目后,在广泛征集稿件的基础上,用半年时间搭建框架结构,两次赴赤壁市蒲纺老厂实地采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采访了20多位重要亲历者、见证者,获取60多万字的口述史料,审定稿在500多万字的基础上整理出70万字材料,再精选成35万字的书稿。

  该书出版后引起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中宣部文艺局局长刘汉俊认为,2348(指蒲纺前身),是精神的密码;2348,是文化的密码;2348,是青春的密码;2348,是爱情的密码;2348,是情感的密码。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何光耀认为,《蒲纺记忆》将丰富我省党史研究成果,填补湖北工业发展口述史的空白,对总结国有企业改革历史,激发后人继承先辈艰苦创业的精神具有重大意义。

  项目评审组专家认为,《蒲纺记忆》从多个侧面反映了蒲纺数十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三线建设的创业史、一部纺织工业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国企改革的探索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社会价值。

  该书由赤壁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和赤壁市史志研究中心编著,故事丰富感人,内容极具史料价值,四色印刷,开本适中,便于携带。

  书籍订阅电话027-88567635、88567628。

  (来源:湖北日报)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