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宜城市坚持“五抓”党史效果好

发布日期: 2017-09-14 来源:

  近年来,宜城市党史部门采取工作队伍、遗迹抢救、资源整理,以及资料编研和成果转化等五个方面一起抓的办法,做好和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史工作,收到比较明显的社会效果。
  宜城是湖北省党史资源富市之一。如何让后人记住这些党史,并发挥其在存史、资政、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该市史志办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坚持“五抓”,并使之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一是抓党史队伍建设。从现在各单位的党史队伍现状看,缺人手可能是一个普遍现象。如何组建一支涉及各领域的党史队伍,市史志办采取的做法是“三个一批”:一是动员一批老干部参加党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其中以退居二线或退休的原党史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为骨干;二是组织一批在职的党务工作干部学习党史知识,让他们在学党史、用党史的同时,自觉地加入党史工作队伍;三是组织一批退休教师从事所在区域的党史资料收集和编写,其中以党史重点区域为重点。目前,宜城全市有150多人兼职为市党史部门收集和编写党史资料。
  二是抓党史遗址遗迹抢救。发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党史重大事件和人物,距现在有近百年历史。如何能让当时的场景和人物再现,市史志办采取的方法是“三个留住”:一是留住当时的文物,宜城在新街中共鄂豫边临时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新建的鄂豫边革命纪念馆征集各种文物300多件,再现了当年的烽火岁月;二是留住遗址,全市120多处红色遗址均设立标志牌,这些标志牌时刻在提醒人们,在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的党史故事;三是留住笔迹,即动员党史人物亲笔撰写党史回忆录。到目前,全市征集各类党史人物亲笔撰写的回忆录80多篇,如中共早期党员王全国、黄少希等,虽然都相继去世,但他们的真实回忆却用文字记叙的方式被永远地保存了下来。
  三是抓党史资料整理。土地革命时期,宜城建成苏区覆盖东西两山,面积1200多平方千米。其它各个时期的党史资源也零散分布于各地和各个行业。如何把这些零星分散的党史资源归口到党史部门,并用于存史、资政和育人,市史志办采取“三个汇集”办法:一是汇集党史当事人的口述资料,并分时期和类别进行建档,这样的档案已经建有27个卷宗,1500多件口述党史资料;二是汇集同时期的文献和档案资料,辅助于口碑资料编写资料集,这类的党史资料汇集我们先后出版有《这片红土地》、《中共宜城历史大事记》和《宜城苏区革命故事》等5部,共90多万字;三是汇集党史人物的历史资料,先后出版有《全心报国》、《余益庵》和《宜城改革群芳谱》等4部党史人物资料专辑,共70余万字。
  四是抓党史基本著作编研。把征集到的党史资料,变成广大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都喜闻乐见的党史读物,这需要对资料进行细致研究和认真编写。在这方面市史志办针对专业党史部门人手少的实际,采取的方法是“三个合作”:一是与单位合作,请各单位组织人力编写党史专题资料初稿,档案馆提供档案支持,党史部门对各单位提供的资料初稿进行整合修改,然后统稿成书。以这种合作方式,先后出版了《宜城改革开放实录》(上下辑)、《前进中的宜城》和《中共宜城历史》(第二卷)。参与《宜城改革开放实录》编写的合作单位有51个,102人;参与《中共宜城历史》(第二卷)编写的合作单位有32个,157人。二是与媒体合作,把电子介质和分散的党史资料选编成纸介质的大事记。目前,已连续印刷《宜城大事》58期,累计160多万字。三是与退休老领导合作,主要是针对拟公开出版的党史读物进行勘误甄别,先后有15名老领导应邀参与党史读物出版前的勘误甄别工作,并收到明显效果。
  五是抓党史编研成果转化。把党史编研成果转化为“存史、资政、育人”的工具,是党史编研的终极目标。“存史”是党史著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使命,“资政、育人”除读者对作品的领悟外,需要包括党史工作部门在内的共同参与,引导与推动。在这方面,市史志办采用“三个利用”办法:一是利用市委党校,对参与培训的在职党员干部进行党史教育。近年来,市史志办累计在市委党校讲地方党史课17场,听众涉及每期学员,在每期学员中适当安排地方党史课,已成为市委党校课程安排的常规;二是利用机关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对机关党员干部进行地方党史教育。各单位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均安排有讲述地方党史的内容,市国家税务局、国土资源局和地方税务局等单位,开展的“读宜城地方党史,做党的合格党员”活动已经深入人心;三是利用农村文化中心户,对广大农村党员进行地方党史教育。目前,市史志办已经在全市27个文化中心户投放党史读物150多本,内容涉及土地革命、抗日和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宜城市史志办 张志富)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