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理论网红”让马克思主义离青年更近

发布日期: 2018-05-28 来源:

周 雯

  今年,武汉市汉阳区持续做好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用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党的十九大精神。把“请进来”与“走进去”相结合,在高校讲好“汉阳故事”,推出一批宣讲微视频,创作理论网红之歌和MV,开展理论网红擂台赛暨华中四省理论网红宣讲行,让理论网红真正在网上“红起来”。
  “张之洞跟武汉是分不开的。他为我们留下来许多宝贵的教育财富。我将不负众多喜爱我的网友们的重托,继续为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前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少数民族姑娘阿迪拉说,她是武汉市汉阳区“理论网红”宣讲团成员之一。5月16日,她和10多位青春洋溢的“理论网红”来到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开展“学习日活动”,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感受了张之洞在武汉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历史,用手机直播,向网友们娓娓讲述党的“初心”和汉阳的历史文化。
  在武汉,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网红”,他们多是“80后”“90后”,来自武汉市高校和汉阳区基层,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宣讲党的理论和政策,引发众多网友互动点赞。他们是汉阳区“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宣讲团的“理论网红”。
  2016年,武汉市汉阳区在全国首次提出打造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积极打造思想理论工作的“汉阳造”品牌,针对青少年学生、党政机关青年、“两新”组织青年开展了理论、思想、组织、文化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接力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理论接力”的全新方式,着力培养打造一支清新向上的“理论网红”队伍,千方百计唱好唱响理论好声音,使党的“红色基因”在一代一代接力中传承下去。

青年接力“理论大咖” 让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

  5月16日,武汉市汉阳区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的“理论网红”们来到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参观学习,采取线上+线下学习方式,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并频频在线与网友互动。
  “这样的学习活动很有意义,对于我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汉阳区“理论网红”陈晶非常兴奋地说,第一次来这里参观,被汉阳历史上的璀璨文化所震撼,她希望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与网友分享。
  这是汉阳区学习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重要精神,创新开展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活动的一个缩影。
  “迈进群众的门槛容易,走进群众的心坎不易。”长期以来,没有“号准脉”,没有“开好方”成为理论宣讲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这无疑对宣讲主体的自身素质、对宣讲载体的灵活运用等供给侧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汉阳区精选、培育和锻造一批过硬的“讲师”,以提升理论宣讲实效。
  继2013年“理论好声音”宣讲团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后,汉阳区将接力棒交到了“80后”“90后”青年手上,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宣讲团,探索把党的好声音有效传播到青年群体中去的新路径。
  “没有党的关心和帮助,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80后“理论网红”陈春芳如是说。
  陈春芳的孩子和丈夫先后患重病,党的关爱和政策让她走出人生的阴霾,也给予了她心灵的安慰,给她力量撑起了整个家。怀着对党的深切感恩之情,她逐渐从一个社区的普通居民转变成为基层群众服务的社区专干和社会服务工作服务站负责人,并进而萌生对党的理论最初、最本色的热爱。
  她一次次用真实感人、充满励志的宣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着一个“80后”积极而坚强的人生姿态。如今,陈春芳不仅参加各种宣讲活动,还主动利用网络新媒体平台向网友讲述自己的故事和身边的案例,被武汉市民亲切称为“武汉铁女”,并荣获2017年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汉阳区像陈春芳这样的人遍布各行各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到一次次的宣讲和行动中,影响、激励着身边人。
  为进一步提高宣讲效果,汉阳建立“传帮带”宣讲体系,让马克思主义在老带新中传承,让宣讲效果好的专家学者、“六老”宣讲团(即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军人、老先进、老专家)、群众身边的百姓宣讲家对80、90后“青年网红宣讲员”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培训,让身边人“以身边事讲述大道理”,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

“网络互动”接力“三尺讲台” 让马克思主义传播“潮起来”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一段吉他弹奏在微信平台上得到大量关注和点赞。一位95后小姑娘——汉阳区洲头街文化宣传干事叶旻用她心爱的吉他来传播党的声音,一下子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网络直播已经成为年轻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网络直播平台成为年轻人“聚会”的重要场所。汉阳区创办“理论网红学院”,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宣讲技能过硬、具有汉阳特色的“理论网红”队伍,接力传播党的理论,接力创作汉阳作品,接力演绎汉阳故事。
  周维娜是“理论网红”之一,也是汉阳区最早尝试以网络直播形式宣讲党的理论的“90后”。她熟知现在年轻人的接受习惯,一直在探索如何用好网络直播平台,先后在映客和斗鱼上开设了自己的直播房间,利用自己的特长,深入浅出地讲解党的创新理论,她也是街里各种活动的线上主持人,用直播对网友进行宣讲。刚开始进行直播宣讲时,围观的网友并不多,大家更多的是一种好奇。后来,这种新颖、生动的宣讲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网友参与。
  为适应年轻网友的习惯,“理论网红”宣讲团进行了大量创新,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吸引更多年轻粉丝。他们设立微信群,设置“微话题”,围绕“新时代青年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等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把宣讲与文艺相结合,用小品、脱口秀等生动的艺术形式,宣讲党的理论好声音,自编自演歌曲《为党而歌》、三句半《“七一”讲话精神在我心》、《新时代的乐章》MG动画,获得“80后”“90后”网友广泛点赞。开展“理论+话剧+网络直播”全区巡回宣讲活动,《十九大催人创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给孩子们讲十九大》等原创节目充分激发了年轻人的爱党情怀和奋斗精神。每次宣讲,线下演出与线上直播推送同步进行,粉丝多达数万之众,开辟了党的理论宣传的新渠道,掀起了网络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

“丰富载体”接力传播党的好声音 让马克思主义更有感染力

  理论要贴近青年群体,必须与时俱进,既要接“天气”,又要接“地气”,还要聚人气,要用青年人所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与青年人“合拍”。汉阳区在传统宣讲的基础上,采取分类引导的方法,根据不同青少年群体的需要创新载体,不断增强思想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
  针对中小学生,汉阳区实施中小学马克思主义“雨露”工程。在全区中小学校园开展“马克思主义进校园”宣讲活动,以“童眼看世界”“读学做讲—接力圆梦”工程等活动载体打造工作品牌,积极开展“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我与祖国共奋进”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450余场,用青少年的视角去发现真善美,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立志做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面向“两新”组织青年,实施马克思主义“引领”工程。开展“三微”线上宣讲活动,在青年群体中创建“知音学院”微信群,广泛开展微宣讲、微讨论、微点赞线上宣讲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原文摘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布微信长图,让大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点赞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引导青年关心国事、家事、身边事,增进对党的理论自信和情感认同。
  从2013年起,武汉市汉阳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不断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阵地,先后推出了理论好声音、六小思想政治工作法、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等品牌,把党的理论以最新颖、快捷、文艺的形式传播到年轻人的心坎上。
  今年,汉阳区将进一步拓展思路,将马克思主义接力工程与汉阳经济、社会、文化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理论接力的实践价值和社会意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接力工程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代代传承。
  (来源:《人民网》)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