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红星照耀中国 初心历久弥新

发布日期: 2019-08-05 来源:

齐 昕

  “我所见到的,我所听到的,都在告诉我,这是一支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队伍。他们的存在,是世界的一个奇迹,他们的精神,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财富。”
  上述文字来自于一个美国人,这位名为埃德加·斯诺的美国记者于1928年前往中国,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1936年6月,斯诺来到了他“冒险之旅”中最难的一关,陕北苏区的中心保安县城。之所以迎难而上,他只为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在陕北度过四个月时光后,斯诺回到了北平,将自己的采访记录成册,著成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
  2019年8月8日,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根据斯诺作品改编的同名电影即将公映。

呼唤历久弥新的“红星”

  1928年,斯诺来华后,采访了满身香水味的国民党要人孙科。孙科用流利的英语对他吹嘘,国家已统一并进入正轨。可1929年斯诺到绥远采访,却看到了夺去几百万人生命的大饥荒,目睹了成群的老鼠在战场啃咬无人照看的伤兵。他震惊地看到,一个乞丐为了争剩饭竟把另一个乞丐活活掐死,而旁边穿绸缎的阔汉还得意地狂笑。就此他懂得了中国为什么正出现革命,并开始理解政府辱骂的“赤匪”,同时考虑留下来帮助这里的人民。
  1933年,斯诺来到北平。在中国的几年里,他耳闻了许多关于“红色中国”的说法,可始终不明白的是:中国共产党既然是“南京政府”所说的“流寇”,为什么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参加红军呢?他强烈希望能采访被“围剿”的红军,把那里的真实情况揭示出来,公布于世,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红军,了解陕北,了解中国共产党。
  1936年,斯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感,冒险深入到被重重封锁的“红色中国临时首都”——陕北小镇保安,对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为期数个月的实地采访。在根据地,斯诺目睹了红军和苏区民众生活俭朴,却人人待遇平等,没有乞丐,也没有腐败现象。斯诺认为他们是当时中国最自由和最充满活力的人。
  采访完成后,斯诺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第一次向全世界揭示了“红色中国”的秘密,并庄严预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斯诺和他笔下的那段历史将在电影银幕上得到还原。据影片总策划任平介绍,由李雪健、李幼斌、蒋雯丽、柯南·何裴等主演的影片通过斯诺的视角,再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动荡时局中为争取民族解放而不畏牺牲的大义担当,与根据地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的鱼水情谊,和团结并带领人民群众革命到底的信念情怀。
  本片导演王冀邢向记者讲述道,“1936年可以说是共产党内忧外患最为集中的一个时期,用毛泽东同志自己的话说就是‘最黑暗的时期’,中央红军不足万人到达陕北立足未稳,蒋介石数十万大军正准备‘围剿屠杀’这支刚走完艰苦长征路的疲惫之师,可以说‘朝不保夕’。但毛泽东高瞻远瞩,主动请宋庆龄推荐一位西方记者来红区采访,向全国和世界开诚布公地展示了党的精神面貌和革命信心,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大手笔!我的创作就是真实地还原历史,通过‘第三只眼’看中国和世界,理直气壮地发布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信仰和政治宣言,让世界知道这是世界文明的一份财富。”
  本片出品方之一,峨眉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向记者表示,“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摄制出品这部史诗性、纪实性、政论性的电影,重现83年前振聋发聩的政治预言,对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片导演王冀邢曾执导过《焦裕禄》《邓稼先》等多部主旋律影视剧。“我在筹拍电影或电影选题的时候,会首先考虑时代背景的问题。”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王冀邢表示,电影作品不仅折射出导演的艺术追求,还是导演对时代深入思考后的产物,“我在给学生讲课时经常讲到这个观点:电影是导演灵魂的一面镜子。30年前,我选择了拍摄《焦裕禄》,因为我认为当时需要一个真正的人民公仆和共产党人出现在银幕上,《焦裕禄》也引发了亿万观众强烈的感情共鸣。现在,全党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恰好《红星照耀中国》可以说是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上世纪三十年代我们党的初心,所以我认为拍摄的时机已经成熟且迫切需要,我也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电影是意识形态产品,艺术家一定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人类关心的问题。”

用艺术读懂“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在影片中,由李雪健饰演的鲁迅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流血奋斗的,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革命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序言中,斯诺说这本书从字面意义上是他写的,但实际上这些故事都是中国革命青年共同创造、写下的。书中的内容还有几十篇是和根据地中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斯诺说:“凡是这些,断不是一个作家所能创造出来的。这些是人类历史本身丰富而灿烂的精华。”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的编剧、制片人汤溪并非党员,她借筹备电影之机“恶补”了那段历史。也是通过电影的前期筹备和拍摄制作,她接受到了那些“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找到了自己的初心。
  “在写剧本前,导演说他要一双斯诺的眼睛来回望和重现这段岁月。说实话,我没有把握交出圆满的答卷,因为这部电影的创作不允许天马行空地杜撰,这就逼迫我去学习、去做研究,来努力读懂伟人的思想,而且还要尝试用最接地气、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最庆幸的是自己挖到了精神宝藏,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有了前所未有的崭新认知。电影是精神产品,人们走进和走出影厅的前后精神是会发生变化的。我相信这部电影承载着人类的思考,而这种思考,正是当今中国所需要的。”
  在首映礼上抢先观看了全片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对《红星照耀中国》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影片回答的不仅是历史的问题,更是现实的问题和未来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何在、信仰何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终极目标究竟是什么。
  而这也恰恰就是本片导演想通过作品表达的,“通过创作和拍摄这部电影,我想表达最简单、最根本的主题就是共产党的初心、宗旨、信仰、灵魂、理想到底是什么?我也是党员,经常看新闻里说‘打虎拍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去腐败?就是因为他们忘记了身为共产党员的初心。”
  电影《红星照耀中国》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用影视手法将观众拉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回顾那段苦难的历史,以及当年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流血奋斗的革命先辈,观众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影片的意义也像电影中斯诺的扮演者,同样来自美国的柯南·何裴所说的一样,“因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全世界了解了中国共产党,认识了毛主席、周总理……可以说,斯诺帮助所有人更了解、理解中国。时至今日,同样具有冒险精神的我离开了熟悉的好莱坞,来到中国学习中文、拍电影,我希望通过我扮演的斯诺,提醒中国的年轻人,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生活是他们难以想象的,是他们的前辈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日的安宁和富强。”
  汤溪向记者表示,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到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因为他们才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的,在熙熙攘攘的生活中,我们时常会感到疲惫,但是,那些能够放下小我、勇于追求和坚守大情怀的人和事,依然可以让我们热泪盈眶,让我们明白生命还有更宏大的意义和价值。”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