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记忆拾贝

恢复高考后我的3次阅卷经历

发布日期: 2017-06-13 来源:

李遵厚

  1977年8月,邓小平副总理主持召开高教座谈会,当场拍板改变大学招生制度。1978年后,每年7月7日、8日、9日为考试日。笔者曾参与78届、79届、81届高考阅卷工作,现回忆其辛秘往事,以飨读者。

流程繁琐  任务艰巨

  1978年,文、理科考试科目为政、语、数、外、物、化、生、史、地等9科。全国610万考生,各省10天内要阅完过百万份考卷,是个浩大艰巨的工程。湖北省文、理科阅卷工作由省招生办公室负责组织工作,阅卷者70%以上为省、市、县高中各科教学骨干,其中还有不少教研组长和重点班把关老师。这些人大都是新中国后华师、武师、武大等高校本科毕业生。为了阅卷,多年没见面的同学得以谋面,大家最初的一句揶揄语是“臭干子,大集中了!”,也借此应对“四人帮”的“10年培养出的修正主义臭知识分子”。这些人已届不惑,精力旺盛,年富力强。另30%是来自各高校的讲师、助教和在籍高年级学生。
  全部阅卷人员共分为9个科,我被分在了语文科。语文科是9科中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科,阅卷人数也最多。因为语文考卷,除基础知识外,主观题随意性大,阅卷者掌握标答较难。为方便阅卷,语文科又分成了基础知识、古今阅读、应试作文共三个大块,阅卷人员分到三个组后,又细分成了十多个阅卷小组。阅读、作文中的主观题比较多,阅卷人也多,下面又细分有2人的小小组。每卷皆各自评分、签名负责。阅卷首日上午是培训,先务虚,后务实。开会提出公正、公平的纪律,训练组长骨干,掌握标答和评分细则。做到给分有理,扣分有据。各组先行试评,细心揣摩标答的标准和核心。操作时提出疑难问题和细则中没有列出的情况,遇到疑难问题要上报阅卷技术中心,不能自作主张。各大组长牵头把关,统一汇报释疑,确保质量关。
  各组评卷开始后,随时关注阅卷速度。作文组,日评4000份,每人分摊4大捆,每捆30份,共120份试卷,平均4分钟评一篇作文,按标签细则打分,决不能马虎。如抽查不合格,马上被退回,进行重评。当时人都很讲究自尊,抽查不合格被退回,那是很没面子的事。
  有时,还碰到有争议的问题。如改病句,学生一般采取语法分析或逻辑分析法来做题。某些语法规则,语法界还在争鸣中,全国没有统一,学生答题出现很多歧义,标答中也没有涉及,尤其是多重复句的划分,答案五花八门,阅卷者观点各异,争得面红耳赤。经层层汇报,形成了“细心揣摩标答,做到平均、接近、就高三项原则”的共识。
  每日阅卷按计划进度执行,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为保证质量,各题皆有专人稽核、统计,层层严格把关。切实做到严谨有序,按时完成任务,经得起复评检查。

首长视察  君子惜才

  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取才俊,得到国人由衷的拥护。每年高考三天,全民关怀考生。上世纪八十年代,武汉火炉城,气温很高,各大考场均运用巨大冰块放置考场降温。从九十年代开始,湖北各地政府下令考场周边施工单位停工3天,以防噪音干扰。每逢高考
  3天时间,武汉市的公共汽车、电车、轮船免费考生乘坐。个别特殊考生,因时间仓促,民警动用警车开道,一路呼啸而过,犹如科举仕子中举鸣锣报喜,风光极了。
  阅卷时,我们的心情是极为复杂的。手握考卷,蓦地瞥见一笔漂亮好字的卷面,内心惊喜,这是优生,认真评每一分,不让人才埋没;碰到较差的考卷,字迹潦草难认,基本知识模糊,文不对题,阅卷者心情沉痛。因为,这是文革十年浩劫带给青年一代的烙印。
  省市领导对阅卷工作十分重视,对阅卷人员也十分关心。1978年,武汉市的阅卷点设在汉阳的一所高校内,因交通不便,场地改在武汉市一中阅卷。1979年后,迁到武昌区的高校内。文科阅卷场地设在华师,理科阅卷场地设在武大,环境条件大为改观,也有利于阅卷工作。记得1978年在汉口市一中阅卷最后一天上午,武汉市副市长邓垦莅临视察。这位邓小平的胞弟走访了每一个阅卷室,当他跨进我们的阅卷室时,大家不约而同,站起来鼓掌欢迎。那天,他身着灰色绸港衫,手拿折扇,笑容可掬地和在场老师,逐一握手,用正宗的川话说:“这么热的天,有汽水喝吗?大家辛苦了!”有个女老师笑着说:“您家握手好大力气哟!”“这是在干校劳动得来的”邓老诙谐地回答,引来一阵欢笑。我认真打量了一下他,只见其脸形像极邓小平,同样蓄着板寸发型,两鬓斑白,只是个头稍高其兄。听说他在文革中下放到咸宁五七干校,分配到养猪场监督改造,每天要挑数十担水。今见其人,没有一点高官的架子,与平民百姓谈笑风生。这一欢愉场面,一直在我辈中传为佳话。
  每次回到桂子山母校阅卷,一草一木,倍感亲切。阅卷散场后,华师皆要将校友留下来,开个简短的附加会议。校长和系主任依次讲话,介绍母校当今成就和远景规划,语重心长地勉励校友,临走时每人获赠一组母校学人的近作,大家心里的感觉是暖洋洋的。
  (摘自《档案记忆》2016年第7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