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故事集锦

陶铸在天门办“抗大”

发布日期: 2018-05-09 来源:

高德宏

  湖北天门的皂市古镇,地处大洪山余脉的龙尾山,是江汉平原北部京山、应城、天门三县的集约地,是鄂豫皖连接鄂豫陕大通道上的重镇,还是湘鄂西抗日根据地的大后方。抗战初期,中共中央驻武汉办事处和中共中央长江局,在离皂市10里东北的汤池小镇,创办了抗日游击武装斗争干部训练班,时有“江汉平原小延安”之称,也有“湖北抗大”之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毛遂自荐创办湖北“抗大”

  1937年秋冬之交,抗日烽火已在全国燃烧,全民族抗日高潮即将到来,为了让更多的共产党人奔赴前线,担负起领导抗日救亡运动的重任,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了抗日军政大学,培养骨干,把大批军地两用干部派往全国各抗日战场。
  中央的这一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得到各中央分局的认同。当时,中共中央驻武汉办事处的董必武、邓颖超经请示周恩来同意,决定在湖北创办一个抗日游击武装斗争干部训练班,指定由董必武负责筹办。董必武利用统战关系,与辛亥革命时期的老朋友、国民政府湖北省建设厅厅长石瑛商洽,定在当年的天门皂市古镇东北的汤池口温泉创办训练班,冠名为“农村合作事业指导训练班”,属湖北省建设厅管理,经费由爱国人士李范一(时任省农合委员)负责筹集,共产党派人具体领导。办学宗旨为——培养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干部,恢复建立各区县党的组织,宣传动员和组织群众,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
  宗旨、目的和校址都已商定,可是由谁来负责一时却难以确定。最后,周恩来同志想到了陶铸。此时的陶铸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安排到湖北担任省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得知这一消息后,陶铸感到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正可借此把几年身陷狱中的损失补回来。于是,他立刻向湖北省工委毛遂自荐,向中共武汉办事处和中央长江局书面提出了申请。经中央研究后,决定陶铸同志以共产党员的身份,负责训练班的领导工作。
  很快,开办抗日游击武装斗争干部训练班的消息不胫而走。来自北平、上海、南京、天津等地的救亡学生和武汉一些高校的学生都蜂拥而至,纷纷报名。邓颖超同志受党组织委托,在汉口华商总会礼堂专门作了动员报告,她要求这些热血青年“站在时代最前线”,努力学好开展武装斗争的本领,把握好做群众工作的要领,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宣传动员群众,为共产党倡导的“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壮举而艰苦奋斗。
  入班考试时,陶铸亲自主持口试。他认为,当时党虽然迫切需要干部,但更需要有能力、有担当,有愿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具有坚定信念的干部。由于他的认真负责,招收的学员素质都很高。1937年12月17日,陶铸带领60多名考试合格学员,乘小轮船离开汉口,沿水路到达了天门皂市。20日,训练班在皂市汤池温泉小镇开学。陶铸亲自讲课辅导,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年轻的学员们讲革命道理;讲马列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讲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讲延安抗大学员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学风;启迪青年,唤醒大家要胸怀大志。
  训练班的管理方法民主,教学方式灵活,师生关系亲密无间,青年学生朝气蓬勃,革命影响不断扩大。渐渐地,这块阵地便成了湖北农村抗日进步事业的中心,不愧为一座革命熔炉。爱国人士李范一先生就曾感慨地说:“汤池训练班这个办法好,培养了一批抗日将士,影响了大批抗日群众,我相信有共产党领导,有众多热血壮士参与,抗战一定会胜利。”
  为了提高学员的社会活动能力,陶铸夫人曾志还经常带领学员到天门县城及周边地区,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动员群众积极抗战,冒着风霜雨雪在天门县城发表演讲,听者之众,受到空前的好评。
  训练班坚持延安抗大实事求是的办学理念,严格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范学员的言行,培养学生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和指挥才干,为共产党领导的积极、全面抗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小小训练班 作用大如山

  汤池训练班开办期间,皂市实际上成为了学员们进出汤池的门户。陶铸还在皂市成立了书报合作社,发行《新华日报》等进步书刊,并以此为基础,联系发展进步团体和基层党组织。1938年4月,鄂中中心县委成立,由第一期学员曹志坚任书记,在天门、沙洋、应城、京山沿汉(口)宜(昌)公路成立特别区委,由训练班结业的学员分别担任区委主要领导,迅速恢复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领导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6月初,湖北省委决定成立鄂中特委,将皂市书报合作社作为特委联系点。陶铸同志作为特委主要负责人,经常到这里指导工作。1939年,抗日时局发生重大变化,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节节后退,不抵抗、拖枪跑的行为逐步显现,共产党的的后方战场实际变成了正面战场。在鄂中特委转战大洪山开展武装斗争的同时,陶铸挥师南下,从大洪山返回皂市,稳固训练班这块抗日根据地,大力发展地方武装,成立天汉工委,把在训练班期间入党的一些党员组织起来,成立了皂市商民自卫队和汤池游击队。从此,革命影响不断扩大,训练班实际成了鄂中农村抗日进步事业的一个中心。到1939年,训练班所在的皂市周边的应城、京山、随县、枣阳、襄阳、信阳等县、区、乡大都建立起了党的组织。仅天门地区及邻县就建起党支部52个,辖73万人口,地方武装和民兵发展到了近10万人,而这些党组织的负责人,大都由训练班结业的学员担任。

筹积经费 组织抗日武装

  随着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日寇的铁蹄已踏进了中原大地,陶铸同志的办学宗旨也进行了大的调整。他在训练班成立抗日游击武装大队,要求训练班的学员一面学文化,一面学习武装斗争的基本知识,并进行实战训练。为了筹积经费,发展武装,陶铸还在皂市创办粮油供应和商品贸易往来合作社,创办民丰米油加工厂,创办皂市榨油厂,并亲自当老板。他懂经营,会管理,一时被人们奔走传颂。当时,曾流传着一首小民谣:陶老板,真大胆,举红旗,办红班,筹金银,换枪弹,强武装,击敌顽。“陶老板”就是皂市一带人民对陶铸的尊称,更是对他工作成果的充分肯定。
  武汉沦陷后,抗日战争的重心和中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原大地及长江南北都成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场。陶铸经请示董必武同志同意,动用米油加工厂的一万银元,委托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的龙飞虎(周恩来警卫员),通过党组织在香港的关系购买了枪支弹药。不出一个月,就由米油厂副经理许子威到武汉领取了长短武器一千支,子弹万余发,经水路运回皂市。至此,一支数千人的游击队正式列装,陶铸当即任命地下党员、皂市小学教师鲁尔英为大队长。这是一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游击队主要骨干全是训练班学员,战士也是经过短期训练的进步青年和农民。
  在陶铸的精心指导下,这支武装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先后在桐柏山、鸡公山、孝感、应城、京山、天门等地打击日伪军,发展武装,扩大抗日根据地,成为了当时党领导下的湖北第一支游击队,并成为了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五师的中坚力量,为抗日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立下不杇功勋 。
  1941年,陶铸奉调延安,并于1月25日在《八路军》杂志第三期上表文章,总结了训练班的办学经验、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受到了毛主席的肯定。毛主席在杨家岭窑洞接见陶铸夫人曾志时,就曾直呼陶铸为“陶老板”,在座的周恩来也点赞陶铸生意做得好,学校办得好。
  解放后,陶铸在湖北主政,曾到训练基地考察,当着天门、应城、汉川、京山等地领导诙谐地说:小小训练班,作用大如山;识字学马列,农民成骨干;主席游击战,花开鄂豫皖;牵着敌人转,倭寇吓破胆。这既是他对训练班的总结,还告诫同志们要发扬训练班精神和优良传统,把湖北的事办好,把湖北建设好。
  (摘自《中华魂》2015年7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