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何耀榜传

四、天上掉下个“大怪物”

发布日期: 2014-12-17 来源:

   罗山独立团一成立,国民党军徐源泉第四十八师,夏斗寅第十三师,对鄂豫边区发动第三次“会剿”。他们企图首先歼灭活动于柴山堡地区的红军第三十一师,进而扼杀罗山独立团。10月7日,徐源泉部的两个团窜入宣化店,“清乡团”、“铲共团”倾巢出动,气焰嚣张。

  一时间,火光冲天,烟雾升腾,火势绵延数里。宣化店东、南地区的大片树林、竹林被烧毁一空,郑家湾至李园一带十几个村子,只剩下孤零零几间房屋。

  为组织群众进行有效抵抗,罗山独立团分散活动。在国民党军队的逼迫下,何耀榜和独立团一个营退入西大山,组织群众与敌周旋,分散袭扰。他们在山路岔口立杆为标,轮流放哨,并约定:倒第一根标杆,表示民团已经出动,各村武装进入战斗准备;倒第二根标杆,表示民团已经来了,各村武装要听从指挥,上前杀敌。

  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国民党军队耳目失聪,行动受掣,供应困难。第十三师团长叶篷在给上司的报告中说:黄安七、紫两区及光山观音堡、柴山堡、天台山、东大山、西大山方圆二百余里。小部军队到其境内,则红军、赤卫队与匪民众群起攻之,使我四面受敌;大部队到其境内,或略事抵抗,数十里逃窜一空,粮食、牲畜、衣物一并带走。军队每到一地,宿营无房,采买无粮,问路无人。驻屯则所守之境为空地,保护谁来?宣传者所发之文告为虚纸,警劝谁去?清乡则无户口查,自卫则无人可阻,若云自首,其来归者绝无一人。

  就在这时,以蒋介石为一方,冯玉祥、阎锡山为另一方的中原大战就要爆发,双方排兵布阵,调兵遣将。徐源泉部仓促调往信阳,夏斗寅部也调往平汉线。地方民团失去保住伞,纷纷退回老巢,不敢轻举妄动。

  红军第三十一师游击到宣化店一带,在罗山独立团的配合下,拔掉了周边一批反动据点。局势稳定下来后,罗山县委抓住契机,全面建立基层政权。宣化店各乡村先后召开工农兵代表会议,民主产生县、区、乡、村四级苏维埃政府。

  何耀榜虽然参加了独立团,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但王家庄的群众还是推举何耀榜为自己的代表,参加严畈乡苏维埃政府的选举。自参加革命以来,何耀榜先后当过黄学联络员、特务队班长、突击队队长、独立团排长,但从未想到自己能成为人民代表,参加选举政府的领导人。

  选举开始后,当大会执行主席念到何耀榜的名字,并说他是乡苏维埃政府委员的候选人时,表决的手臂如林,一双双结满老茧的大手挥动着,一双双眼睛充满着信任和期待的目光。大会通过了6位执行委员,何耀榜任武装执行委员,负责全乡的武装工作。

  民主选举自己的政府,这是闻所未闻的事情。人民群众欢欣鼓舞,张灯结彩,集会庆祝。有的送匾,有的送对联,有的登台演戏。很多人送来鱼肉、瓜果、鸡蛋、鞋袜等慰劳品,表达他们对人民政权的敬意。人们热情洋溢地庆祝苏维埃政权的诞生,欢呼自己政治上的翻身解放。

  宣化店地区除东、南两面与黄安、光山根据地相连外,西、北两面仍被反动势力盘踞着。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国民党军队经常出入根据地“会剿”,小股民团、土匪武装推波助澜,被推翻的地主阶级蠢蠢欲动,千方百计地破坏新生政权,而主力红军四处作战,不可能固守一地,巩固根据地,保护人民群众的重任,落在了地方武装的肩上。

  武装委员责任重大。根据上级指示,何耀榜很快把全乡18岁至45岁的翻身农民组织起来,改编为赤卫军。赤卫军分常备队和预备队两种,常备队比较精悍,斗争需要时可外出游击,预备队平时坚持生产,战时配合作战。赤卫军的主要任务是站岗放哨,警戒敌军进犯;监视坏人,防止破坏,打击地主武装。

  在建立赤卫军的同时,何耀榜走村串户,又在各村建立儿童团、少先队。七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者,参加儿童团,十五岁到十八岁,参加少年先锋队。队员手持木棍刀矛,身佩赤化带,配合赤卫军站岗放哨、传送信件、监视敌人、维持秩序。

  严畈乡各种形式的群众武装组织迅速发展起来,男女老少,全民皆兵。

  1930年3月16日上午,宣化店烟雾弥漫,天空灰蒙蒙一片。突然,前面传来一片沉闷的轰鸣声,随着轰鸣声由远而近,一团阴影掠过仙居山顶,像醉汉似的摇摇晃晃,在山谷盘旋,一会由南向北,一会由北向南。阴影越来越大,越来越低,它像一个大怪物,两侧伸出长长翅膀,后面竖着个大尾巴。半个小时后,这个怪物沿竹竿河河道由北向南缓缓飞行,降落在陈家河前面的河滩上。

  在山头放哨的赤卫军队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连忙放倒“信号树”,吹响牛角号。很快,一队队扛着红缨枪、举着锄头长矛的赤卫队员,从四面八方涌向河滩,将“空中怪物”团团围住。

  原来,这是一架国民党的双翼军用飞机,由汉口飞往开封执行紧急空投任务时,返航途中因大雾迷失方向,在仙居顶附近盘旋。后因燃料耗尽,驾驶员不得不选择着陆点,被迫降落此地。

  飞机刚着陆的时候,驾驶员以为这里是白区,坐在驾驶舱里一动不动,并向围拢过来的人群吆喝着:“快去报告当地的长官,想办法送些汽油来。”等何耀榜率赤卫军赶到这里,见他们扛着红缨枪和大刀,才明白自己成了赤卫军的俘虏。

  听说是国民党的军用飞机,赤卫军和群众非常愤慨。他们吃尽了国民党飞机的苦头,经常遭受狂轰滥炸。气愤的群众有的拿着红缨枪指向驾驶员的脑袋,有的举起大刀要砍向飞机,吓得驾驶员躲在机舱里不敢出来。

  何耀榜制止了赤卫队员的蛮撞行为,示意飞行员走出机舱。

  飞机头顶上打开了一扇窗户,头戴皮帽和风镜的飞行员举着双手走了出来。他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说:“不要伤害我,我要见你们的长官。”

  “我是这里的长官,可以保证你的安全。”何耀榜说。

  经过简短的询问,何耀榜知道驾驶员是四川人,名叫龙文光,曾到莫斯科学习过军事,与红军中的许多将领同学。

  何耀榜命令附近几个村的赤卫队员看护着飞机,不能有半点差错,同时派赤卫队长陈国清飞马向区县报告,请示处置。他将龙永光带到陈家河农会主席陈友光家中保护起来,要求陈友光安排好龙永光的生活,每餐不能少于两个鸡蛋。

  宣化店苏维埃政府主席甘元景和中共罗山县委书记郑新民得到这个重大消息,用电话逐级向上报告。边区特委明确指示:当地武装部队协同地方苏维埃政府,切实保护好飞机和驾驶员的安全;沿途苏维埃政府,要协助红军和赤卫军想尽一切办法,将飞机完好无损地运送到卡房。

  陈家河河东是赤区,建有苏维埃政权;河西则是白区,属国民党罗山县姚约、老约民团管辖。民团听说国军的飞机降落到了河对面的苏区,第三天组织了三千余人,兵分三路来抢夺这架飞机。

  山顶上的号角声响个不断,何耀榜指挥赤卫队员与三路民团激战了一个上午,双方你争我夺,互有伤亡,难解难分。正在危急之时,郑作吾、郑墨林带领罗山县红军独立团一个营,邱江甫带领红军教导队及时赶来,击退了反动民团。

  红军教导队、罗山独立团和赤卫军虽然击退了民团,但他们随时可能组织反扑。因此,必须尽快将飞机运送到安全地区。

  根据特委指示,将飞机完好地从宣化店搬运到卡房,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宣化店离卡房直线距离虽然只有20公里,但中间山岭盘结,沟壑纵横。没有燃料,没有跑道,飞机不能起飞,只能用人力搬运这个庞然大物。

  当天夜里,何耀榜召开陶家畈、王家桥、汪家畈、翁家湾、王家庄、刘家湾等村的苏维埃执行委员开会,决定动员1000余名赤卫队员,组成三路搬运大军。

  赤卫队员在庞大的机身前绑上绳索,前面用人拉,后面用人推,两侧用人扶着走,上千人的队伍一路喊着劳动号子,沿着河滩一步一步向前挪动。这一队疲倦了,另一队接着拉。竹竿河两岸,人声鼎沸,一片欢腾,场面十分壮观。

  在河道宽敞、地势平坦的地方,赤卫队员尚能推着飞机前行,可在河道狭窄,山岸陡峭的地方,飞机长长的两翼难以通过,何耀榜和赤卫队员可犯难了。没有别的办法,他们只好向上请示,将飞机部件拆下来,编上序号,分开搬运。

  就这样,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第一天顺竹竿河由南向北,将飞机拉到宣化店以北的大胜关;第二天顺张墩河由北向东南,拉到龙山清水塘;第三天又顺河上拉到宣化店以东20里的刘家冲中畈,将飞机部件荫蔽在一个屋基圈里。

  半个月后,边区特委再次组织4000余军民,将飞机部件搬移到卡房林塆一个仅有4户人家的小山村。为防止敌特破坏和国民党军的飞机轰炸,他们将飞机部件巧妙地放置在两座房屋的山墙中间,上面搭盖茅草棚,前后柴草遮掩。无论从空中还是从地面上,很难发现这架飞机。

  飞机地上行走,翻山越岭,蹚水过河,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只有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军民,才能创造出这样的人间奇迹。更为奇特的是,这架飞机后来竟然被他们升上了天空,在保卫根据地时立下了赫赫战功。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