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何耀榜传

三、霹雳一声暴动

发布日期: 2014-12-17 来源:

  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政治、经济情况基本相同,斗争彼此呼应,地理上山脉贯通,鄂东特委提出了由西而东,逐段创造割据区域,进而打成一片,创建一个横亘中原的革命根据地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个设想,鄂东特委在宣化店建立了以郑新民为书记的罗山县委,明确要求罗山县委继续组织群众,抓紧武装起义,打通宣化店与光山南部的直接联系,使其与柴山堡根据地在空间上连成一片。

  1929年初,罗山县委领导的革命黄学发展到七十多堂,会员有二千之众,穷人会和农民小组成员更多。在宣化店和周边农村,革命力量持续高涨,大大压倒了反动势力。

  土豪劣绅胆战心惊,纷纷迁住宣化店。他们重建商团武装,阻止革命力量蔓延。

  郑作吾和罗山特务营的战士们,商量着扫清反动势力的行动方案。何耀榜迫不及待地说,宣化店最大的“拦路虎”还是商团,他们四处扬言,虚张声势,吓唬百姓,我们不如捅一下这“马蜂窝”,给他们一点颜色,让他们老实一点。

  郑作吾要何耀榜说说具体想法。

  何耀榜说,特务营的力量还不是十分强大,死打硬拼攻击民团,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常言说擒贼要擒王,要是解决了商团团长杨敬文,这群乌合之众会树倒猢狲散。因此,从杨敬文身上下手,才是上策。

  “就这样定!你有捉拿陆章的经验,还是由你当突击队长,赶快动手,捕捉杨敬文。”郑作吾一锤定音。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何耀榜带着十几名队员,捕获了作恶多端的杨敬文。

  为扩大革命声势,鼓舞群众斗志,罗山县委决定在竹竿河沙滩上召开群众大会,公审杨敬文。何耀榜和特务队的战士敲锣打鼓,下乡宣传。附近十里八乡的群众扶老携幼,闻讯赶来,上万人参加了公审大会。

  处决了杨敬文,老百姓拍手称快,刚刚成立的宣化店民团顷刻间灰飞烟灭。这次行动,既拔除了宣化店最大的反动据点,也揭开了宣化店农民暴动的序幕。

  鄂豫边区红军和游击队逐步壮大,根据地不断向外发展,国民政府惊恐不安,接连组织军队“会剿”。活动于鄂东北的红军第三十一师和诞生于豫东南的红军第三十二师,兵分数路,避开强敌,转到外线作战。

  国民党军队在山林里晕头转向。当他们伸入到宣化店地区之前,特务营组织群众空室清野,把粮食和生活用具转移到山上或就地隐藏;敌军驻下之后,他们四面设疑,昼夜袭扰,使敌军陷入无可奈何的境敌。敌人寻找不到红军主力,便组织建立“清乡团”,捉拿革命领导人,胁迫群众“自首”。

  土豪劣绅反攻倒算,激起人民群众的满腔愤怒。秋天来了,一片片金黄的谷子随风逐浪,可耳边听到的却是催租逼债的怒骂声。罗山县委意识到领导农民抗租、抗息,进行秋收暴动,己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事情了。

  9月13日,宣化店南王家河的几位妇女和儿童到枣林岗稻田里拣谷穗,遭到地主李春阶及其仆从的谩骂和羞辱。地主欺压百姓,激起民众公愤,他们要求黄学会众主持公道,找李春阶说理。

  “群众起来了,就应顺水推舟。”当天晚上,何耀榜来到“醉仙楼”,一进门,二楼经理室已坐了不少人,正在议论着李春阶欺压农民的事情。

  大家情绪高昂,就像一堆干柴,点火即燃。县委决定:要抓住地主豪绅辱骂、殴打农民这件铁证,进行广泛宣传,激发群众斗志,同时以此为契机,准备发动武装暴动,配合整个鄂豫边区的革命斗争。

  当天晚上,何耀榜组织了一支几十人的宣传队。

  第二天清早,王家河黄学教师王彩亭按照醉仙楼会议的安排,组织几十名妇女、儿童成群结队地涌向李春阶稻田里,有的背着竹篓,有的拿着镰刀,有的扛着冲担,他们不仅拣谷穗,甚至公开地揉刁子,成捆成担地准备挑走。

  李春阶闻讯后,带着一群仆从匆忙赶来,一路上骂骂咧咧:“你们这些穷鬼,吃了豹子胆,难道真的反了不成?”

  来到田间地头,李春阶指使其随从大打出手。十几名狗腿子像一群醉汉,就人就抓,见东西就抢,黄学女会员邱陈氏被他们打翻在地上,口吐鲜血不止。

  在场的妇女儿童一边反抗,一边大呼小叫:“地主欺压穷人啦!”有的干脆跑到山岗上高喊:“地主打人啦!”早有准备的黄学会员听到呼救声,一齐拥来了。他们边跑边喊:“不准地主欺压穷人!”“把李春阶抓到‘醉仙楼’去论理!”

  枣林岗闹得沸沸扬扬,醉仙楼更是热热闹闹。何耀榜组织宣传队走上了街头,表演的“土豪”、“洋人”、“军阀”被人民群众打倒情景,活龙活现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台上打锣敲鼓,台下呼喊口号。

  就在老百姓观看台上被打倒的“土豪”时,真正被打倒的地主土豪被解押来了。宣化店东南角,数百名黄学会员、妇女儿童押着李春阶,浩浩荡荡地向醉仙楼走来。

  假戏和真戏,舞台上的戏和生活中的戏同时上演,交相辉映,整个宣化店热气腾腾。听说南面“起反”了,还捉拿了大地主李春阶,街上的人流潮水般地涌向醉仙楼看个究竟。醉仙楼前万头攒动,水泄不通。戏台上的演出更加精彩,锣鼓敲得更响亮,口号呼喊一浪高过一浪。

  李春阶被押到台上,郑新民双手向下按了按,示意激动的人群平静下来。不一会,醉仙楼前风平浪静,鸦雀无声。郑新民慷慨激昂,高声宣布:“从今天起,宣化店的天下是老百姓的天下,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消灭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实行耕者有其田,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崭新社会。”

  在一片欢呼声中,醉仙楼上升起一面鲜艳的红旗。

  宣化店暴动的消息很快传遍四面八方。老百姓欢欣鼓舞,笑逐颜开;土豪劣绅则丧魂落魄,坐立不安。李春阶被释放后,并没有履行自己的承诺,改过赎罪,悔过自新,而是潜往罗山县城,向保安团头目刘善甫哭诉衷肠,要求保安团把宣化店“闹翻了的天”再“翻转”过来。

  县委得知这一情报后,将公开身份的党员和骨干分子撤离宣化店,命令特务营到附近农村发动群众,把分散的“黄学”力量组织起来,准备阻击敌人的反扑。

  9月19日,刘善甫带领百余人枪,气势汹汹地闯入宣化店,捕杀参与暴动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他们首先搜查“醉仙楼”,见“醉仙楼”人去楼空,捣毁了里面的桌椅和用具,并将罗山县保安团通缉捉拿郑新民等人的布告,张贴在“醉仙楼”的大门上。

  第二天拂晓,三声霹雷,震天动地。埋伏在银山顶、佛爷岭、金山岗等处的数十堂黄学队员听到号炮响,从四面八方直扑宣化店。“大刀闪金光,打猎先打虎。打倒蒋介石,活捉刘善甫。”黄学师爷高举黄龙旗,身穿道士法衣,吹着唢呐,敲着锣鼓在前面开道,手握大刀,肩扛长矛的黄学会员紧随其后。宣化店四周跃动着一支支奇特的队伍,漫山遍野,铺天盖地。

  何耀榜带领特务营一支突击队进入宣化店西面的河西会馆。

  宣化店西面是竹竿河,北面是张墩河,街道在两河之间的三角洲上,东面和南面群山环抱,河水和高山是天然屏障。宣化店四周虽有坚固的城墙,外有老城,内有子城,易守难攻,但在惊天动地的枪炮声、喊杀声、锣鼓声中,红军特务营、赤卫队、黄学会众攻城夺地,锐不可挡。他们分路越过竹竿河,越过张墩河,冲到南街口山岗上,冲入东城门口,冲进老城内,与保安团展开激烈战斗,枪声四起,杀声震天。

  刘善甫的保安团不敢恋战,夺路向北奔逃,宣化店回到人民的怀抱。

  9月21日清晨,温暖的阳光透过云雾,漫过树梢,将宣化店照得喜气洋洋。这天正是民众赶集的日子,赶跑了刘善甫的保安团,背搭裢、提篮子、挑箩筐到宣化店赶集的人更多了。中午,正是人群赶集的高峰,佩戴红色指挥带的郑新民,又一次出现在“醉仙楼”门口,手卷喇叭口,对着来往的过客不停地高喊:“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凡是没有米下锅的,跟着我们去开仓分粮!”

  长长的队伍跟随着郑新民奔向枣林岗,包围了李春阶的庭院。然而就在头一天夜晚,李春阶预料暴动队伍要找自己算帐,带领全家连夜出逃了。

  高墙大院,门窗紧闭。郑新民看了看身边的何耀榜,大声说道:“小何,你带领几个突击队员翻过院墙,跳进院内,打开大门。”

  人们挑着一担担金黄的谷子,眉开眼笑,分享着胜利的喜悦。

  宣化店暴动成功了,罗山南部与柴山堡根据地连成一片,鄂豫边根据地向西扩展到宣化店地区。罗山县委领导的特务营和革命黄学整编为独立团,全团1500余人,郑作吾任团长,郑新民任政委,何耀榜任独立团一营二连排长。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