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你做的武昌鱼,我是写不出诗来的”
发布日期:
2015-01-21
来源:
4日就要回北京了,毛泽东想起了这两天为他做清蒸武昌鱼的厨师杨纯青师傅。
毛泽东终生都爱吃鱼。早年特爱鲤鱼。在陕北杨家沟时,卫士们常去附近河沟里捉鲤鱼。毛泽东喜吃鲤鱼的习惯甚至连外国人都知晓。在毛泽东两度访苏时,苏联“老大哥”都想方没法为他弄活鲤鱼。
晚年时,毛泽东很喜欢吃“胖头鱼”(鳙鱼),常喝用胖头鱼熬的汤。有一次,毛泽东望着汤碗里那又肥又大的鱼头,很幽默地说:“这条鱼的鱼头比一般的大,不知它比别的鱼聪明不聪明。想来是大脑发达,应该聪明吧。多吃这种大鱼头,一定会使大脑发达。”有一次,毛泽东对护士吴旭君说:“我在世时吃鱼太多,我死后就把我火化,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你就对鱼说:鱼儿呀,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他生前吃了你们,现在你们吃他吧,吃肥了你们好去为人民服务,这叫物质不灭定律。”
当然,这是毛泽东的玩笑之言,但从中也可看出毛泽东对吃鱼的喜爱程度。
这次毛泽东在东湖客舍品赏了味美鲜嫩的武昌鱼。这种鱼,最早见于《三国志·吴书。潘浚陆凯传》。吴主孙皓欲从建业(今南京)迁都武昌(今鄂城)。陆凯上疏反对,引用当时的民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种武昌鱼.是鳊鱼的一种,又名团头鲂,是鄂城(今鄂州市)梁子湖的特产。鄂城在三国时称武昌,所以团头鲂就叫武昌鱼。为了表达对杨纯青师傅的感激之情,毛泽东特意书写了尚未正式发表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他走出办公室,来到一群正在闲聊的工作人员中,对杨纯青师傅说:“杨师傅,你做的武昌鱼蛮不错。这武昌鱼是有典故的。岑参有‘秋来倍忆武昌鱼,梦魂只在巴陵道’,马祖常有‘携幼归来拜丘陇,南游莫忘武昌鱼’。看来,武昌鱼历史悠久。”
说罢,毛泽东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条幅,对杨纯青说:“杨师傅,我刚刚写了一首新诗给你,要不要?不吃你做的武昌鱼,我是写不出诗来的。”
杨纯青双手接过毛泽东送的墨宝,一位共和国的伟大领袖,竞将自己写的诗词,第一次送给的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厨师。杨纯青连连向毛泽东道谢。
这首千古之作,似乎代表着毛泽东的一种希望,他多么企盼在神州大地上,到处都是“起宏图”。但将未发表的词作首先送给一位厨师,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作为一国之主的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的毛泽东,他注目的聚焦点还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