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为革命献身的湖北省委书记

曾国旗

发布日期: 2016-04-26 来源:

    
  曾国旗,湖南平江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935年4月,任湘鄂赣省委常委,后代理省委书记。1940年1月到延安,在中央党校学习.1943年1月6日病,终年54岁。

  

  1889年11月4日,在湖南省平江县长寿区桂桥乡雅江大屋一个吴姓农民家庭里,诞下了一名男婴,这是家中的第—个孩子,全家人自然非常的喜欢。老实巴交的父亲吴伟甲,为儿子取名吴潘岳。同时又按照族里的辈分,取名吴继成。曾国旗是吴潘岳后来参加革命工作后改的名。
  曾国旗生下来就营养不足,长得十分瘦小。两岁后,家中又相继添了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此时变得更加困难了。不识字的父亲希望儿子能有点文化,便想方设法凑了一些钱,送他进了附近的一所私塾。可惜只读了一年书,因交不起学费,他辍学了。
  13岁那年,不幸降临到他家里。父亲吴伟甲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一家人的生活更加陷入困境。勤劳贤慧的母亲游氏,凭着纺织手艺维持家计。为了让儿子能有一技之长,便送他去学做木工。
  年幼体弱的曾国旗,每天拿着那把几斤重的斧头,十分吃力。但他非常能够吃苦,咬紧牙关拼命地干。由于他勤快,又肯动脑子,深得师傅喜欢,从师傅那儿学到了不少绝活。不到3年,便以手艺见称乡里。他做出的家具、农具,既款式新颖,又省工省料,当地的人亲切地称他为“小鲁班”。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反帝爱国运动很快波及到平江城乡。进步知识分子李六如等人倡导成立的化装讲演团,从平江县城来到长寿街,进行爱国宣传。曾国旗听了讲演团成员慷慨激昂的演说,感动得热泪盈眶,思想受到强烈的震撼。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力领导了工人运动。为了启发工人阶级的觉悟,平江最早的共产党人李六如、余贲民等在当地积极创办工人夜校,领导工人运动。当长寿区工人夜校开办时,曾国旗第一个报了名。他把做木工赚来的钱给工友们买来书籍、课本和灯油,如饥似渴地学习。他们所学的教材,是李六如亲自编写的,平民读本,通俗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
  “百物是由农工创造出来的。假使无农工,食就没有谷米,居就没有房屋,行就没有舟车,用就没有器具,无论何人,简直不能活命,故应尊重农工。”当曾国旗跟着老师高声朗读着平民课本里所写的这些句子时,心中泛起阵阵波澜,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员,他感到自己腰杆子硬了,可以扬眉吐气了。
  通过参加工人夜校的学习,曾国旗开阔了视野,懂得了很多的革命道理,特别是懂得了团结的重要性,认识到要反抗强权,工友们必须扎紧把子抱成团,群策群力。1922年春,曾国旗来到湘赣边界的平江黄金洞金矿做工,亲眼目睹了正在矿井里干活的十几名工人因塌方而活活压死的惨状,不禁心如刀绞,愤愤不平。他悲愤地说:“这哪是什么金矿,明明是活埋人的地狱!”从这以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为工农大众闹翻身求解放而奋斗。他以巨大的革命热忱投身工农运动,并在实际斗争中逐渐认识到:要革命就要走共产党的路。
  1926年春夏间,经方浩然、吴钦民介绍,曾国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年6月,由共产党员叶挺率领的北伐军先遣团由粤入湘。消息传来,中共平江地委立即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打倒军阀统治,完成国民革命”的宣传活动,,从思想上为迎接北伐作准备。曾国旗积极参加了宣传发动组织群众的工作。
  7月20日,北伐军攻克长沙。军阀吴佩孚派重兵扼守平江,构筑工事,埋藏地雷,企图阻止国民革命军继续北进。
  为了确保北伐军顺利向前推进,北伐军总司令部决定首先消灭盘踞在平江一带的敌军。8月19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开始向平江进攻。
  根据中共平江地委指示,早在北伐军入境前夕,曾国旗就在当地发动群众,参与组织了向导队、暗探队、破坏队、运输队等,枕戈待旦,随时准备配合北伐军作战。
  攻打平江县城战斗打响后,曾国旗率领运输队积极参战,为北伐军运送粮食、子弹。北伐军攻占平江后,长寿区总工会组建了下属3个纠察大队的工人纠察部,曾国旗出任纠察部部长,在中共平江党组织的领导下,他带领纠察队员,同广大工农群众一道,捉土豪,斗劣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大革命。
  在革命洪流的熏陶中,曾国旗由一个穷苦木工成长为工农运动的骨干分子。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