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资政参考

汲取百年奋进力量 乘势开启新的征程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发布日期: 2021-08-24 来源: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阅读提要】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牺牲了近70万革命烈士,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人民走过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湖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湖北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湖北为全国的改革开放贡献了湖北探索、湖北智慧、湖北力量、湖北精神。

  迈步新时代,湖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用行动书写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英雄篇章,也让湖北在新征程上底气更硬、信心更满、干劲更足。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是一部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弘的史诗。这一百年来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党在湖北的百年奋斗历程、取得的巨大成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生动缩影,从一个省域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辛奋斗、蓬勃生机、风华正茂,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汲取百年奋进力量、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在历史的风云激荡中,地处中国腹地、近代产业聚集、领先时代风气的湖北,则有幸成为了这一“大事变”的重要推动者、参与者和历史见证者。

  1920年8月,湖北武汉,骄阳似火。在抚院街一个挂着“董必武张国恩律师事务所”招牌的小屋里,7个年轻人成立了中国共产党武汉早期组织。这几位青年出生成长的年代,是中国最为黑暗的年代。鸦片战争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至庚子国难,统治中国的大清王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完全沦为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工具。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挽救危亡,中华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屈抗争,但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直至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无一例外都失败了。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丝毫改变。在湖北武汉,劳苦大众“有终日不得一饱者,亦有兼日而食者”,“衣无冬夏,饿冻相乖,死亡甚速”。中国先进分子痛彻地感受到:要救中国,要革命成功,非寻新路不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新的曙光。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走俄国人民的道路”成为中国先进分子的最终选择。1921年7月,全国各地党的早期组织代表汇聚上海,董必武、陈潭秋作为湖北代表参加会议。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科学的理论武装、崭新的革命方案。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历程从此扬帆起航,湖北人民的革命斗争也从此掀开了崭新篇章。

  在中国共产党旗帜指引下,湖北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惊天动地的革命伟业。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关注目光投向了工人阶级,致力于开展工人运动。1921年底至1923年2月,以武汉为中心,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湖北工人迅速掀起的罢工潮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更是把全国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了顶点。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推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国民党中央、国民政府和中共中央迁至武汉,中共五大在武汉召开,武汉成为全国大革命中心。以此为背景,湖北工人运动迅猛发展,以武汉工人罢工为坚强后盾,中国人民胜利收回汉口英租界,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历史上第一次重大胜利;湖北农民运动兴起,农民运动的暴风骤雨席卷广大农村,湖北成为全国反帝反封建运动的最前沿阵地。湖北地区党组织迅速发展,至1927年五六月间,党员人数增至17000余名,是全国党员人数最多的省份。

  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党中央在武汉召开八七会议,力挽狂澜吹响土地革命战争的号角,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湖北党组织在全国率先发动以鄂南为中心的全省秋收暴动,暴动区域遍及全省40余县。以鄂南秋暴、黄麻起义、荆江两岸年关暴动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湖北及邻近地区创建了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鄂豫边、湘鄂川黔、鄂豫陕六大革命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军团、红三军团、红二十五军等主力红军。湖北成为党领导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区域,成为人民军队的摇篮。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董必武等中共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领导人进驻武汉,领导湖北人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武汉沦陷后,李先念奉党中央指示率部南下,创建新四军五师,开辟以湖北为中心、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区的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中原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在解放战争时期,当国民党军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大规模全面内战时,李先念、王震、王树声等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部署,领导中原军区部队展开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拉开全国解放战争大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战略进攻的号角,成为蒋家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转折点,湖北由此也成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基地。

  在中国共产党旗帜指引下,湖北人民前赴后继、屡仆屡起,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最后一粒米,拿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做军装,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山林窑洞是我的房,青枝绿叶是我的床,野菜葛根是我的亲爹娘”。这些当年流传甚广的民谣,生动再现了党领导湖北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情景。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牺牲了近70万革命烈士,其中包括31位省委书记,徐海东大将就牺牲亲属73人。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湖北的党组织和人民高举理想信念火炬,树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面对刽子手的屠刀,林祥谦怒喝:“头可断,工不可复!”面对军警枪口,施洋振臂三呼:“劳工万岁!” 在汉口监狱,夏明翰慷慨留下绝命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在恩施方家坝刑场,面对敌人“任何一次回头即可免死”的劝降,何功伟义无反顾走上100多级台阶,绝不回头……革命先辈表现出的浩然正气,惊天地、泣鬼神。

  “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领导湖北人民走过的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永远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

  “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949年5月20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军区在孝感花园镇宣告成立。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隆礼炮声中,中共湖北省委致电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表示全省军民将在党的领导下,为建设新湖北而奋斗。湖北人民从心里深切感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时代到来了。

  这是一个革故鼎新、改天换地的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之初,面对的是一个历经百年战乱、千疮百孔的乱摊子。湖北省委带领湖北人民迅速开展扫荡残敌、镇压反革命、清除黑恶势力等斗争,稳固新生革命政权;完成土地改革,实现“耕者有其田”;进行城镇厂矿民主改革,让工人参与企业管理。1953年党中央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湖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失时机地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开始构建社会主义制度的“四梁八柱”。1954年2月,湖北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基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省市区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代表。8月,湖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9月,湖北的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大会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5年2月,政协湖北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在湖北正式确立。湖北人民扬眉吐气,真正当家作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当代湖北一切发展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这是一个战天斗地、激情燃烧的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湖北是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布局的战略要地,特别是全国大型工程和基础产业的集中建设地。“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大批重点项目投向湖北,建立起包括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等一批“武字头”的大型企业,同时在湖北组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等一批骨干企业。这些国家重点工程和湖北地方企业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打下初步而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以“钢铁要过江”为标志的全国重工业转移。20世纪60年代后,党中央从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出发,把“三线”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湖北在继续抓好武汉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把工业建设重点转移到鄂西、鄂北等广大地区,开工建设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焦枝铁路、江汉油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湖北化纤厂、武汉石油化工厂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立起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钢铁工业基地,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西北汽车工业基地,以潜江、荆门为中心的鄂中石油化工基地,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能源工业基地,形成以“一二三”工程(一米七轧机、二汽、三三Ο工程)为龙头的工业基本格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灿烂前景展现在人们眼前。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及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党和国家还在湖北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党领导湖北人民艰苦奋斗,奠定了湖北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创立了湖北工农业大省的产业优势,确立了湖北文化大省的科教优势,提升了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

  这是一个朝气蓬勃、英雄辈出的年代。“向新中国报到!”在荆江分洪大堤,在青山码头,湖北工人、干部、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上万人次的建设者以火热激情在各地工地集结。“多收一斗粮,多打一个美国野心狼”,“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刀枪”……湖北人民努力生产支援抗美援朝前线,各界群众节衣缩食倾囊捐款,母送子、妻送郎上战场的情景在湖北城乡处处涌现。“好人好马上三线,献了青春献终生”,无数从大城市选调的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大学生鏖战在山高沟深、贫瘠荒凉的鄂南、鄂西、鄂北大山深处,挥汗如雨,默默奉献……他们用血肉之躯和坚强臂膀,扛起了民族的责任,他们是新中国建设的脊梁。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荣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虽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也走过弯路,但湖北取得的成就依然傲人辉煌,党领导湖北人民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脚步始终铿锵向前。湖北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湖北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