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治水省长张体学

发布日期: 2015-10-14 来源:

 袁汉学 

    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全省河流纵横交错,共有1193条(长江、汉江在外),外省流入我省的过境客水达6700亿立方米,给湖北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我省还号称“千湖之省”。由此可见,湖北是一个与水结下不解之缘的地方。水是变化无常的流体,给人类带来的祸福参半。管好流经湖北的长江和汉江,化害为利,造福于民,从来都是主政湖北的地方官的重要事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注重治水的传统一直保持下来,张体学就是一位以治水闻名的地方官。
  1954年长江发生了百年未有的特大洪水,4月至6月大雨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在500毫米以上。雨量集中地区,三个月降雨1300余毫米,较常年同期多两倍左右。超过 了1931年历史最高洪水1.45米,不仅峰高量大,而且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其中从7月中旬到9月中旬,超过历史最高洪水位28.28米的时间为52天,当时是长江与汉江同时告急。面对滔滔的洪水,担任全省防汛指挥部指挥长的张体学提出了“全面防守,重点加强,水涨船高,人在堤在”的口号。千里江堤上哪里有重大险情,他就在哪里指挥排险。由于江水已经淹没了武汉的最高水位线,江堤险情迭出,荆江大堤危在旦夕。为了确保重点堤段,确保武汉、黄石等工业基地的安全,尽可能减少损失,采取了有计划地主动破堤分洪的非常措施。先后在长江的上百里洲、上车湾、朱家码头、潘家湾、梁子湖和汉江五支角、禹王官等处扒口分洪,有效地控制了洪水涨率,使重点堤段能集中力量,争取时间,进行加高加固。为确保荆江大堤的安全,荆江分洪工程先后3次开闸分洪,分洪总量达125亿余立方米,降低了沙市水位最大值0.96米,保住了荆江大堤,减缓了武汉洪水的上涨速度,但造成的经济损失仍然是巨大的,江汉平原的洪湖地区、东荆河两岸一直到武汉市区周围湖泊一片汪洋;荆江分洪区及其备蓄区全部被淹;全省淹没耕地1313万亩,受灾人口538万;京广铁路约100天不能正常运行。
  洪水过后,张体学到灾区布置救灾事宜。在灾区,随处可见坍塌的农舍,淹没的庄稼,背井离乡的群众。痛定思痛,他更加坚定了根治湖北水患的决心。当“一五”计划的重点水利工程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建成时,他写了一篇题为《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的文章,强调决不能满足已获得的成绩。为了根治水患,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我们不惜付出辛勤劳动,真正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