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中原突围在谷城

发布日期: 2015-11-18 来源:

胡霞喜

  1946年7月,中原军区南路突围部队第一纵队第二、三旅和第二纵队第十五旅两个团,在王树声率领下,先后越过平汉铁路、襄河封锁线,向鄂西北山区挺进。在南漳、襄阳、谷城地区,国民党调集第十军驻守阻截,敌整编六十六师在突围部队后穷追不舍,形势相当严峻。
  7月21日9时许,南路前卫部队第二旅抵达谷城石花街西南的苍峪沟,突然遭到国民党整编第一八五师第五五三团的堵击。敌人占领山头,居高临下,与此同时,驻守石花街的敌整编第六十四师第一四五团计6个连的兵力向行进中的纵队直属部队及后卫部队三旅进攻。虽然天气炎热,部队连续行军作战,已极度疲劳,但战斗一打响,全体指战员仍是精神百倍,人人争先。先头部队的一纵二旅四团,在团长王定烈和政委杨劲的指挥下,沉着应战,迅速抢占附近几个山头。随即部队隐蔽于山后草丛之间,休息吃饭,恢复体力。下午3时,一营、三营发起正面攻击,牵制敌人主力,二营于左侧迂回攻击敌人侧后,使敌人措手不及。第十五旅旅长王海山命令第四十四团配合一纵队的行动,反击扑向后卫部队的敌第一四五团,经过激战,黄昏时将敌全团击溃。此次战斗,共歼灭敌人300余人,缴获电台、机枪、迫击炮等大批物资。同时,第三旅第七、九两团阻击尾追之敌,当天敌人渡过北河逃窜,余敌藏在石花街的工事中。这一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使突围部队由被动变为主动。7月24日,中央军委专门发来贺电“庆祝你们粉碎敌人一个团又六个连进攻的大胜利”。
  苍峪沟大捷以后,坚持鄂西北游击战争的中原解放军第二纵队第十五旅又迂回到谷城石花以西官山地区游击。1946年8月14日,在官山以东地区将敌八区专署保安大队歼灭,俘专署科长、保安中队长以下80余人,毙敌100余人,缴获长短枪100余支,轻机枪6挺,电台1部。与此同时,中原解放军在鄂西北其他战场上也取得胜利,为建立鄂西北根据地打开了局面。8月27日,南路主力与江汉军区部队汇合,9月10日,正式成立了鄂西北区党委、鄂西北军区和鄂西北行署。王树声任区党委书记和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刘子文任第一副书记兼行署主任。随后又组建了5个地委、5个军分区和5个专署。
  军区成立不久,国民党军队与地方团队相勾结,不断进行“清剿”,使中原解放军处境极其险恶。为了扭转这种局面,鄂西北区党委和军区决定派军区副司令员刘昌毅带独立旅的两个团,设伏待机打击敌人,灭灭敌人的威风。刘昌毅接受任务后,立即令直属营宋营长带领几个战士到武当山一带了解情况。他们来到均谷交界的杉树梁子,通过察访,他们认为马鞍山至蓉家垭寨坡这条30多里的山沟两旁设伏最为理想,这里是敌人进扰均、房、保、谷各县的必经之路。刘昌毅副司令员根据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同意在这个地方设下埋伏。
  1946年10月初,敌人又开始扫荡。当地猎户王世学机智地把敌人引进埋伏圈。此时,独立旅轻重武器同时发射,打得敌人仓皇失措,横尸遍野。此战,我军痛歼敌六十六师两个团,毙伤800余人,缴获迫击炮4门,重机枪4挺。这一仗,扭转了中原解放军在鄂西北山区被动挨打的局面,挫伤了国民党“清剿”部队的士气。

(原载《党史天地》1996年12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