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志清 汪小华
1938年6月,日本侵略者兵分两路向武汉推进。这时,中共中央针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意图,及时指出武汉形势紧急,要求中共湖北省委应把大部分干部转到鄂东敌后。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决定组建鄂东特委,由郑位三、方毅分别任正、副书记,直接领导鄂东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同时,决定将先前组建的中共黄冈中心县委,直属鄂东特委领导。
在日军逼近、鄂东沦陷在即的危急关头,中共黄冈中心县委于1938年7月21日和22日,在黄冈佛过山脚下的杨家庙细屋冲召开扩大会议,方毅代表省委和鄂东特委在会上作了“一切为了发动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报告。根据省委的部署,会议着重分析研究了鄂东沦陷后的敌、友、我态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农村,大力发展武装。要在日寇可能侵占的地区积极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以便沦陷后迅速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会上还宣布撤销中共黄冈中心县委,成立中共黄冈县委和中共浠水县委,直属鄂东特委领导。由刘西尧任鄂东特委委员兼中共黄冈县委书记,张明任中共浠水县委书记,张体学仍为黄冈县委军事部长,立即着手组建抗日武装。
会后,中共黄冈县委立即行动,筹集枪支,组织秘密武装,利用夜间进行军事训练。把原来红军便衣队留下的七条半枪(其中有一条长枪已被锯去一半,同志们称它为半条枪),从隐蔽点取出。同时,几个在国民党乡公所当兵的地下党员从贾庙乡公所拖出两条,从总路咀乡公所拖出七条,就这样,建立了一支30人的秘密武装,由张体学任队长,并负责军事操练。
10月23日,黄州城沦陷,日寇气焰嚣张,分水陆两路推进:沿长江的黄州、堵城、团风、阳逻,沿公路的上巴河、方高坪、宋墙、淋山河、新洲、柳子巷等地被日军侵占并建立据点。但是,黄冈人民并没有被敌寇的气势吓倒。第二天,鄂东特委领导的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在杜皮张家山正式宣告成立,由张体学任队长、丁宇宸任副队长、文祥任政治指导员。这支原来的秘密武装,公开打出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的旗帜,并四处张贴《告黄冈父老同胞书》和宣传抗日的标语,号召工农群众、爱国人士积极支援和参加挺进队。鄂东特委有了一支直接领导的纪律严明、经过一定训练的秘密武装,可以随时出动打击日本侵略者,保护民众利益。这支抗日队伍给苦难中的黄冈人民带来了希望,群众踊跃送子送夫参军,爱国人士积极献枪捐款,挺进队发展迅猛:成立后的第五天,已拥有队员120多人,枪支70多条。
在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成立后的第三天,即10月27日早晨,文祥收到一封从山外送来的信,拆开一看,是方毅写给他的,要他迅速带人到磙子河会合。原来,方毅得到情报,驻淋山河的日军下乡“扫荡”,留在据点碉堡内的日军不多。经过认真考虑,方毅认为这是袭击日军的极好机会。文祥立即挑选出10多名战士带上步枪和子弹赶往约定地点。
磙子河虽是柳界公路附近的一个偏僻小镇,却是进出新洲、麻城的交通要塞,也是进入大别山腹地的要道之一,因而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当时,日军苦于兵力不济,除在公路沿线的重要城镇屯以重兵外,像磙子河这样的小镇就无力派兵建立据点。文祥到达磙子河时,副队长丁宇宸和驻在鹅公包的漆少川都已经分别带领队伍赶到。文祥指了指他身后的战士问方毅“就这么几支枪,你看够不够?”方毅打量了一下精神饱满的战士,点点头说“够了,够了。这次不过是去助一助阵而已。”当即把文祥、丁宇宸和漆少川分别带来的三支队伍集中起来,总共30多人,30多条枪。这些枪大多是捡来的“汉阳造”,少数是刚取出来的“收藏品”,有的准星脱落,有的扳机锈蚀,还有的打一枪就要掏一下枪膛。方毅对战士们进行战前动员:“日寇十分猖狂,到处设卡设岗。老百姓不知道我们的底细,有些惊惶失措。我们的队伍成立了,不如去敲鬼子一下,向日寇报个信,也向老百姓报个信,中国人民是不好欺侮的,黄冈人民是不好欺侮的!灭一灭敌人的威风,长一长人民的志气。”战士们一听,都把手里的枪举了起来,齐声喊道:“好呀,敲一敲这狗娘养的!”
等大家安静下来后,方毅接着说“今天搞一次长途奔袭,敲一敲日寇在淋山河的据点。但是,大家记住,这次战斗只求打响,不求打胜。”战士们哗地一声大笑起来。有的战士还大喊起来“我们撂倒一个鬼子是一个,撂倒两个是一双!”方毅也忍不住笑了,他用《三国演义》里空城计的故事向大家解释:“这一仗是我们设的‘空城计’。淋山河有大量日军,有洋枪洋炮,与鬼子硬打能打得过吗?……这次战斗,就是警告一下敌人,也算是我们的一次实战演习吧!”
随后,方毅与丁宇宸、文祥、漆少川一起研究作战方案。同时,让战士们检查各自的武器,要求大家抓紧时间休息。傍晚,方毅率领队伍赶到日军淋山河据点附近,隐蔽在竹林里,吃些自备的食物。这天夜晚,月黑星稀,秋末夜凉。淋山河据点的日军,虽有精良的武器,但是一到天黑,就龟缩在岗楼哨所里不敢出来。当晚子时许,趁着天黑,30多名挺进队的战士摸到敌人岗楼附近,能看清楚岗楼上悬挂的马灯及其亮光下晃动的鬼子身影。方毅命令文祥、丁宇宸和漆少川各自带领战士散开,分别找山坡上的土坑作掩护,把枪瞄准日军据点的岗楼,听他发枪为号。
方毅在闽南红军游击队时打过枪,而且枪法较准。过了零点,他向鬼子岗楼上的那盏马灯开了枪,迅即30多条枪一齐响了起来。只听得岗楼上一声怪叫,灯光下的身影不见了,马灯被打翻了,一下子火燃着了油,岗楼里升起熊熊大火。据点里的日军立刻慌乱起来,咆哮如雷地大声斥责。忽然,一队鬼子迅速冲上岗楼,一面灭火,一面用机枪向四周扫射。随后,又一队鬼子冲了出来,指挥官手举战刀乱比划,终因不摸底细,又是黑灯瞎火的夜晚,鬼子不敢迈出半步。双方枪战近一个小时,两名日本鬼子被击毙,挺进队战士无一伤亡。此时,下乡“扫荡”的日军回撤救援,方毅见预定的作战目的已经达到,命令部队立即撤出战斗。而日军却枪炮齐发,一直打到后半夜,见早已人去枪声灭,才知上当了,便派出两股日军挑着马灯,打着火把,从据点里冲出来搜索前进。其实,方毅带着队伍早已越过了公路,沿着白天来的路线返回磙子河。
淋山河日军据点被袭,日军头目高桥达吉后来得知是一支小小游击队干的,而且这支游击队还在磙子河、杜皮一带活动,气得暴跳如雷。过后一两天,高桥达吉就带领200多名鬼子,气势汹汹地向磙子河扑来。挺进队得知日寇进攻磙子河的消息较晚,最初有些仓促应战。磙子河坐落在大崎山区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隘山口,一面山坡,坡前是一片开阔的稻田。敌人要进攻磙子河,必须越过这块开阔地,即使他们的武器精良,从下往上攻也绝非易事。方毅在山坡上仔细观察敌军阵势,发现日军虽然人数众多,来势凶猛,但来到山坡下这片开阔的稻田,就无法隐蔽,而且部署分散,队列混乱。而坡上居高临下,山坡后面层峦叠嶂,地势险要。于是,方毅迅速命令文祥、丁宇宸和漆少川各带一支队伍,抢占沿河边的有利山头,阻击敌人。骄横的日军刚扑到山脚下,就受到挺进队劈头盖脑的痛击,原本有些混乱的队列更加混乱,被迫倒退到稻田里。随后,日军依仗其兵多弹足,又一连发起几次强攻,但始终被挺进队阻困在山脚下的稻田里。双方僵持到夜幕降临,日军害怕被困在稻田里,不得不慌忙撤回到淋山河据点。第二天清晨,方毅便率领队伍回到杜皮张家山总部。
方毅率队奇袭淋山河日军据点,是武汉沦陷后黄冈境内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打响的鄂东敌后抗日第一枪。虽然战斗规模不大,但对日军的震动不小,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也使挺进队声威大震。黄冈县乃至鄂东地区的老百姓都奔走相告:“当年的红军游击队又回来了!共产党的队伍打了驻淋山河的日本人啦!”数月内挺进队迅速发展壮大为拥有近千人的独立“五大队”,成为鄂东敌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
(原载《湖北文史》2015年第1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