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石枫
中国长江动力公司(集团)(现更名为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一家既生产火力发电机组又生产水力发电机组的大型企业。集团核心企业武汉汽轮机厂始建于1958年,是原机械工业部定点生产热电联供汽轮发电机组的专业厂家。1958年7月26日,武汉汽轮机厂在武昌关山破土动工,至今已过去了54年。而作为我国机器制造业先驱之一的周恒顺机器厂繁衍主系,武汉汽轮机厂已有了近270年历史。
长动初建,力劈关山
1958年,党中央提出“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中共武汉市委和武汉市人民政府相继制定了武汉市工业建设200项重点规划项目,并选定在武昌关山地区新建机电工业基地。关山工业区同时上马兴建的工厂有武汉汽轮机厂(包括汽轮发电机厂)等10个企业,总占地面积8平方公里。其中,武汉汽轮机厂位于关山路口,在10个新建工厂中规模最大、占地面积最广。当时圈地面积是现在厂区面积的3倍,它东与武汉鼓风机厂接壤,南与湖北电机厂毗邻,西至鲁巷,北与华中工学院(现在的华中科技大学)一路之隔。规划中的铁路专用线横穿厂区,南面连接余家湾火车站,向北直通武东工业区,与粤汉铁路接轨。一期工程形成年产60万千瓦汽轮机和发电机,以及40万千瓦大型电动机的生产规模,单机容量为1500千瓦到12000千瓦,并具备制造AK25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能力。
1958年7月22日,武汉市关山工业区举行隆重开工典礼。那天,十里关山,红旗招展,锣鼓喧天,人声鼎沸。新搭建的五彩的牌楼上张贴着“快马加鞭,苦战半年,为胜利完成第一期建设工程而奋斗”的标语口号。中共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刘惠农以及市工会联合会、共青团市委、市妇联、武汉驻军等方面的领导齐聚关山,在简短的开工典礼后,与解放军指战员、企事业单位干部、街道居民、学生和农民群众一起,轰轰烈烈地拉开平整土地的会战序幕。武汉三伏暑天,烈日似火,会战大军挥汗如雨,挥刀砍荆棘,舞镐平土地,推的推,挑的挑,扛的扛,争先恐后,不到一个星期就平整土地29.3万平方米。
1958年7月26日,这是一个武汉汽轮机厂职工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在刚刚平整好的土地上,武汉汽轮机厂第一栋厂房——轻金工车间破土兴建,武汉汽轮机厂诞生了!从这天开始,一直到1960年底,武汉汽轮机厂基建速度突飞猛进,相继建成的有二金工车间、铸工车间、木工车间、汽轮机车间、汽轮发电机车间、线圈车间等主要生产厂房。同时,各种机械设备陆续到位安装。与主厂房同步建成的还包括综合仓库、锅炉房、易燃化工仓库、汽车库、废金属库、冷却塔、变电站、压缩空气站、氧气站、中央实验室等,办公楼、乙炔发生站、煤气设施等生产辅助性建筑项目也相继完成,一些生活性建筑项目紧随其后跟了上来,铁路专用线的土方工程也基本完成。一座与北京重型机床厂同一张图纸设计布局的新型工厂雏形初现。
1958年10月,厂房还在修建、机床设备还在安装调试中,15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就投入了试制。在“全厂动员,自力更生,土洋结合,千方百计试制成功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号召下,全厂干部、工人、技术人员,满腔热情,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和技术革新,大干40天,克服了图纸、资料、大型铸锻件采购、木模模具、关键部套加工、总装试车等一系列重大困难,群策群力,闯过了一道道似乎无法逾越的技术难关。1959年3月12日,武汉汽轮机厂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在汉口电厂正式试车。刘惠农市长亲临剪彩,省、市有关领导出席庆祝大会。试车情况良好,机组振动平和,临界转数按设计要求不超过15丝,试车时仅有4~5丝,质量优等。试车当天,长江大桥至中山大道一带的路灯电源由这台机组输送,一时间,大汉口亮如白昼。边基建、边生产并获得成功的壮举成极大地鼓舞了武汉汽轮机厂干部、工人的斗志。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