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抗日救亡活动纪实

发布日期: 2018-09-05 来源:

方东平

  工人自发慰问抗日伤员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抗日烽火席卷全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前方将士英勇战斗,很多战场上与敌人拼杀的伤员由长江水路运至汉阳鹦鹉洲伤兵医院救治。当载有伤员的轮船停靠在汉阳兵工厂码头时,住在附近的汉阳兵工厂工人、厂读书会骨干成员黄致祥、吴永裕(两人后于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等立即组织周围工人邻居,到轮船上抬运伤员送到医院。到厂上班发动全厂工人开展募捐慰问伤兵的活动。
  鉴于汉阳兵工厂受国民党严密控制,为使募捐慰问活动少受国民党汉阳兵工厂特别区分部(简称特别区党部)和厂方的干扰,黄、吴等人争取了几位厂爱国人士参加,专请特别区党部委员、检验车间不脱产青年工人廖人钊作为活动发起人,还请特别区党部委员检验车间工人张秋甫到特别区党部联系疏通这次募捐慰问活动的有关事项,获得特别区党部的批准,并派特别区党部委员周超群为活动指导员。工人们虽然生活很苦,听说要募捐慰问抗日伤员,都踊跃捐献,拿出微薄的工资向抗日伤员献爱心。这次捐款工人们一般捐三天的工资,最高的达到半个月工资,最少的也捐了一天的工资。不少厂职员(管理人员)也参加了捐献,全厂共捐款1000余元。活动组织者们将全部现金购买了实物慰问品,推举吴永裕为队长,组成60多人的慰问队,一路唱着抗日救亡歌曲来到医院慰问抗日伤员。慰问时,工人们感谢伤员们在前方冲锋陷阵,奋勇杀敌,伤员们也为工人们的爱国精神所感动,表示早日治好伤再上战场直到打败日本侵略者。伤员和工人们都紧握双手,热泪盈眶,充满了高昂的团结抗日气氛。
  

成立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

  随着日寇的猖狂进攻,我华北、华东重要城市相继沦陷,武汉三镇成为战略后方。1937年11月起,国民党中央和许多重要军政机关陆续迁至武汉,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也纷纷云集武汉。此时国共合作的政治气氛较浓,中共领导下的青年救国会、抗战教育研究会及各界群众抗日救亡组织如雨后春笋竞相成立,各种抗日宣传活动日趋活跃,武汉已成为全国战时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中心。在这大好形势下,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郭述申直接领导了汉阳兵工厂发动工人广泛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着手成立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简称抗敌工作团)。关于抗敌工作团名称问题,当时有人提出叫“抗日工作团”,后经过郭述申、王致中(省委成员)等人研究,要争取合法形式全力动员工人群众来抗日,就必须“注意策略,避免阻力”,还是叫“抗敌工作团”好。他们还对正副团长的人选问题进行研究。汉阳兵工厂读书骨干吴永裕政治条件好,善于与各方面打交道,加之他所在的车间青年工人多,担任团长比较合适。而两名副团长,则为团结各方面力量并利于开展工作,一个由厂里特别区党部委员廖人钊担任;一个由步枪厂工人王根甫担任,王对政治持“中立”态度,足球踢得很好,身后有一群爱好足球的队员和观众,便于争取和联系群众。抗敌工作团筹备成立过程中,取得了两位特别区党部委员的支持,廖人钊拟稿呈文县党部,申请成立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另一委员张秋甫则多方联系疏通,很快得到了特别区党部的批准,特别区党部仍然派周超群为工作团的指导员。接着在国民政府民运科办理了登记备案手续。从此,工作团成了合法的组织。驻武汉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设政治部,政治部下设第三厅,三厅下设民运科。民运科为专门控制掌握群众抗日运动的机构,各群众团体组织必须经过民运科登记备案。陈诚指定其亲信刘培初为三厅民运科科长。当时国民党碍于国共合作和为了与共产党争夺群众,表面上不阻拦各界群众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1月9日,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正式成立,正副团长按研究的人选选举产生(3月增选陈用文、李忠吾为副团长)。当日发表《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成立大会宣言》和《我们是钢铁的劳工——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之歌》,并登在14日《新华日报》上。
  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团是在中共领导下团结全厂职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公开组织,它下设壁报组、歌咏组、戏剧组和总务组,各组组长均由厂读书会骨干担任,办公地点设在厂内特别区党部楼下。工作团成立后发展很快,1月至5月,团员由50余人增加到500余人,并在火药厂成立了“汉阳兵工抗敌工作分团”,工作团的工作口号是“利用工余时间的每一分一秒来努力抗敌工作”,团员们每逢中午、下午放工吃饭后做歌咏、演讲、话剧、壁报等宣传工作。
  为加强汉阳兵工厂工人运动特别是对抗敌工作团的领导,中共湖北省委书记郭述申经过考察了解,于1938年1月介绍发展吴永裕、黄致祥、苏博(原名陈昌茂)为中共党员,同时恢复成立汉阳兵工厂党支部,黄致祥为书记,吴永裕为组织委员,苏博为宣传委员,湖北省委还明确兵工厂支部为特别党支部,直属省委领导。厂党组织建立起来后,其抗日救亡活动更加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