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兰
毛泽东点将“小钢炮”当炮兵司令员
还在1950年年初,中央军委就根据国内外形势和我军面临的任务,作出了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的决策,并决定组建军兵种领导机关。谁来掌舵炮兵?毛泽东幽默地发话:“红四方面军有个陈锡联,外号叫‘小钢炮’,搞炮兵当然是内行!”
陈锡联,1915年1月4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詹店乡彭家村一个贫农家庭,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里,他从战士成长为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副师长、师政治委员等职。1935年9月,刚刚20岁出头的陈锡联担任了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10师师长,是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爱将”。从大别山转战到川陕苏区再到会师陕北,他作战勇敢,屡建战功,被指战员们誉为“小钢炮”,李先念赞誉他“打仗数第一”。
1937年8月,陈锡联参加抗日战争,任八路军129师第385旅的769团团长。当年10月,他率部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一举击毁日军飞机24架,取得129师抗日的首战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受到八路军总部嘉奖。
1938年6月,陈锡联升任129师第385旅旅长,在百团大战中因率部扼守狮垴山而名震八路军。1940年8至12月,陈锡联率新385旅参加百团大战,在正太铁路西段进行破击战,重点破击阳泉至榆次段。战役一发起,他就指挥部队抢先占领了狮垴山。狮垴山高踞阳泉城西南,貌似一头威猛的雄狮逼视阳泉,扼守正太铁路咽喉,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能否控制狮垴山,是129师此役成败的关键。日军为抢回狮垴山,驻阳泉的日军旅团部倾巢出动,几架飞机低空轰炸扫射,不断施放毒气,地面部队轮番猛烈攻击,每前进一段就构筑工事,与八路军展开反复争夺。陈锡联亲临前沿,指挥部队寸土必争,与日伪军血战7昼夜,截断了正太铁路,有力地掩护了破路部队翼侧的安全。后来,陈锡联坚守狮垴山的作战心得发表在《新华日报》华北版上。
1945年10月起,陈锡联历任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后为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3兵团司令员,率部跃进大别山、攻宿县、打黄维、过长江、挺进大西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陈锡联历任中共重庆市委第一书记、市长和川东军区司令员,为改造国民党陪都重庆立下汗马功劳!
正是由于陈锡联有“打仗数第一”、“小钢炮”之誉,所以毛泽东决定让他掌舵炮兵——陆军中火力最强大的一个兵种。1950年4月,毛泽东任命陈锡联为军委炮兵司令员。
1950年10月20日,陈锡联到中央军委报到,次日正式到炮兵就任。在陈锡联到京之前,中央军委已抽调四野特种兵副司令员苏进到北京筹建炮兵领导机关,并担任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苏进熟悉炮兵业务,他在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的协助下,很短时间就筹建起一个二三十人的机关班子,并积极地开展工作。1950年8月1日,人民解放军炮兵领导机构宣布正式成立。10月初,又召开了有各军区炮兵负责人参加的第一次炮兵会议,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大力发展新的炮兵,同时加强提高老的炮兵”的指示,着重讨论了全军炮兵的建设问题,提出了当前炮兵建设的方针和任务。苏进等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炮兵今后的大规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