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李先念与十堰

发布日期: 2015-11-06 来源:

王  钢

  李先念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他在66年的革命和执政的岁月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与十堰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32年到1989年57年间,他与十堰的关系可以用“624261”来概括,“6”是一生6次到十堰。其中,1978年1月分别到二汽、郧阳、丹江,“2”是2次血战南化塘并创建2个根据地,“4”是4次亲临丹江口工地指导,“26”是26次过问解决二汽建设问题,“1”是一次批示郧县、郧西列为老区扶贫县。他始终无微不至、不遗余力地关心、支持、帮助十堰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尤其在十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事业处于重要关头,他多次果断决策,为十堰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弥足珍贵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李先念的思想所闪耀的科学发展观的光芒,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红四方面军西征时李先念一战南化塘

  1932年7月,在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李先念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倪志亮指挥部队重创敌军。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由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进行战略转移。十一师在枣阳新集和土桥铺地区冲破国民党军的围攻堵击,为全军打开通道,并在危急时刻保证了总部的安全。
  11月初, 红四方面军途经郧县南化塘。南化塘地区北靠伏牛山,南傍鲍鱼岭,介于丹江和汉水之间,地形较好,粮米较丰。红四方面军召开会议,并向中共中央写报告,拟在这里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然而,在南化塘刚驻三天,追敌又至。在徐向前的指挥下,红四方面军与敌军进行了英勇激战,十二师与敌四十四师在南化塘以北交火,时任十一师政委的李先念与师长倪志亮率部与敌六十五师激战于南化塘以东之化山坪、太山庙一带。在南面的敌第一师迫近距南化塘10余里之七棵树,东南方面之敌五十一师已到达白桑关、黄柿坪,从东、南、北三面合围红四方面军,只留下了向西入陕一条路,此时,蒋介石已急电陕西杨虎城发兵在漫川关堵击红军。红四方面军,放弃在南化塘建立根据地的计划,冲破敌人的堵截继续向西转移。
  漫川关突围是关系红四方面军生死存亡的一仗。11月5日,红四方面军撤离南化塘,行至漫川关,被杨虎城部挡住西进去路,胡宗南等部紧追其后,将红四方面军合围在鄂陕交界的郧西、山阳县康家坪至任岭的峡谷中。在此危急时刻,徐向前决定集中兵力向西突围。以三十四团正面突击,二一九团配合,抢占北山垭口,为全军打开通道,以十师、十一师各一部顶住南面和西面的敌人。敌我反复争夺阵地。三十四团二营500多人,拚到最后只剩下100多人,二一九团团长韩亮臣英勇牺牲。红四方面军在控制垭口后,终于打开了通道,连夜突围西进。越秦岭,走关中,南渡汉水,翻过大巴山后,红四方面军兵分三路,迅即进通江、克南江、据巴中,开创了川陕根据地。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