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里京
1980年7月11日早晨,山城重庆,天气晴朗,暑气蒸人。重庆朝天门码头,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此时,停泊在江中的东方红32号客轮已载满乘客,作好了航行前的各种准备。根据有关部门的安排,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也将以一个普通乘客的身份,搭乘这艘客轮,去江城武汉考察。
离开重庆
上午九时整,邓副主席和夫人卓琳在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四川省省长鲁大东、交通部第一副部长彭德清及有关人员的陪同下,由住地乘一辆普通旅行面包车来到码头。
车到码头,年近八旬的邓小平同志,精神矍铄,容光焕发,当他走出旅行车时,在场的群众顿时群情沸腾,热烈鼓掌,人们高呼:“小平同志好!辛苦了!”
小平同志微笑着,朝群众挥手致意,并用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向乡亲们问好,“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
这时,人越来越多,越来越拥挤,整个码头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了不影响乘客的开船时间、中央警卫局的四个身强力壮的保卫人员在前方开路,经过耐心地解释和说服工作,小平同志及随行人员才走出拥挤的人群,下码头上船。
登上船头,小平同志转过身来,又深情地向岸边的群众及停泊在江中船上的群众挥手致意。船开了,而且已开出很远,小平同志那扭转乾坤的大手仍未放下,岸上的群众仍在热烈鼓掌,久久不散。
情系长江
长江是世界上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血脉之河,是中国东西向的大走廊,是南北经济板块的连接线。中华民族要崛起、腾飞,没有长江的开发和利用是不行的。近一个世纪以来,几代伟人都梦萦三峡,魂系长江,都希望能“截断巫山云雨”,造福子孙后代。
1953年2月19日,江城武汉,冬日的寒意未尽,在肃穆之中,一代伟人毛泽东健步登上“长江”舰,开始对长江进行实地考察。1958年2月26日,刚刚出国归来的周恩来总理风尘仆仆由武汉乘江峡轮溯江而上。这次,邓小平是继毛泽东、周恩来之后第三个巡视长江的共和国领袖。
邓小平同志这次外出,根据中央的意见,本来是让他出来休息的,并且规定了不昕汇报,不正式谈工作。然而,长江,这条流域辽阔,养育着三分之一个中国的大江。涌流着多少令人难以驯服的波涛,也涌流着那么多需要弄明白的问题。
正因为如此,心系天下的邓小平同志和其他共和国领袖一样对长江情有独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