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重
坐落在山清水秀的武昌东湖之畔的中共湖北省委招待所——东湖客舍,是一座庭院式的别墅。上个世纪的50年代至70年代,毛泽东生前巡视南方、视察湖北的驻跸之地。
1955年5月31日,毛泽东从广州经长沙来武汉首次畅游长江时,王任重就将毛泽东从汉口花桥的武汉市委招待所接到新建成的巨树参天、浓荫蔽日的东湖客舍。自此后,直到1974年9月,在这前后漫长的18年中,毛泽东每次来鄂就下榻于此。
由于毛泽东常在此居住,东湖客舍就决不是通常的休闲别墅,中国政坛的党政要人、省市领导、外国元首、政府首脑、政党领袖、著名人士都常莅临、光顾。在这里曾经产生过党和国家的一些重大决策,发生过党史、国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东湖客舍,这几栋庭院式的别墅,往往平静于外,惊心动魄于内。人们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视角认识毛泽东,走近毛泽东,了解毛泽东。
一
1956年,也就是毛泽东住进东湖客舍的那一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人意外的成功,使踌躇满志的毛泽东更增强了自信。他亲自挂帅,以大搞群众运动的方法来领导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建设。
1956年5月31日,63岁高龄的毛泽东,首次跃入长江,搏击风浪,一小时后,飞流直下30里!以“今日得宽余”的从容潇洒,写下了千古名作《水调歌头·游泳》。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描绘了令人神往的三峡工程图景,让孕育中华民族文明的长江,以新的方式造福人民,自此以后,一发不可收,毛泽东与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与游泳有了割舍不断的爱恋。1958年9月南巡大江南北时,在武汉曾7次横渡长江、1次畅游东湖。至1966年6月17日,毛泽东曾18次横渡长江,其中有15次在武汉。他在畅游长江后总结:“人类社会就是在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他说:“中国江河这么多,能不能都利用起来游泳?全国有6亿人口,能不能有3亿人口来游泳”,他说:“长江不是很大吗?其实大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美国不是很大吗?我们顶了他一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象毛泽东这样的高龄,象毛泽东畅游长江的伟大气魄,这在中外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1958年后,为了探索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道路,探讨几亿农民如何走互助合作,集体富裕之路,毛泽东在东湖客舍多次召集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县委书记参加的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进行调查研究。1959年,当人民公社、大跃进出现严重偏差时,毛泽东在这里发出了刹住“共产风”、“一平二调风”的指示,检查和纠正了“平均主义”和“过分集中”的倾向,解决党、政府和农民的紧张关系,认为人民公社“两种核算意见比较,还是以生产队核算好”,确立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分配制,拨正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航向。
在东湖客舍,毛泽东多次听过王任重、张平化、王延春关于湖北省工作的汇报;听过李一清、韩宁夫、史梓铭关于武钢、武重生产建设的汇报,听过林一山、曾思玉、张体学关于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二汽、江汉油田、焦枝线和湖北农业生产的汇报。1958年9月份,居住东湖客舍的毛泽东冒着酷暑高温,频频视察武钢、武重、武汉大学、大冶铁矿、大冶钢厂;观看过武钢l号高炉、3号焦炉的熊熊铁水和通红的焦炭。他关注着江汉油田、二汽、焦枝线、襄渝线等三线建设。一座座高炉、一座座工厂、一个个井架在长江之滨、汉水流域崛起,一条条铁路在荆楚大地、鄂北的崇山峻岭迅速延伸。在一穷二白的大地上,书写最新最美的图画。他带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摒弃了苏联老大哥的模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决心把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国土、56个民族、6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新中国。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