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毛泽东的家教——“吃苦、求知、进步、向上”

发布日期: 2017-08-29 来源:

潘列荣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最敬仰的伟大领袖,他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无私奉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毛泽东在教育子女方面也留下许多道德准则,其中“吃苦、求知、进步、向上”就是毛泽东教育后代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能吃苦的人 才能有出息

  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都是在苦水里泡大的。
  长子岸英、次子岸青从小就随父母四处奔波,吃百家饭,走万里路。他们1924年到上海,1925年回韶山,1926年去广州,之后又赴长沙,奔武汉,大革命失败后,又被父亲送回外婆家——长沙板仓。
  岸英幼年的时候,就同妈妈一起坐过牢,亲眼看到妈妈遭敌人残酷拷打杀害,妈妈牺牲后,岸英、岸青、岸龙三兄弟由地下党安排到上海。上海地下党组织被破坏后,哥仨在上海过了5年流浪生活,尝尽了人间苦果。后经地下党组织营救去了苏联,但仍寂寞孤独,生活清苦。
  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毛岸英积极报名参加了苏联红军被授予中尉军衔。他曾被派往白俄罗斯战线作战,后随部队开往波兰、捷克等国参加反法西斯战斗,经受了战争的考验,并受到斯大林的接见和嘉奖。
  女儿李敏,1936年出生在陕北保安县的一个窑洞里,生下来就娇小瘦弱,取名娇娇。4个月后,母亲贺子珍求学心切,进入延安抗大学习,把娇娇送到老乡家寄养,随后母亲去苏联治病。1940年,4岁的娇娇从延安千里迢迢去异国苏联,虽与母亲在一起,但当时苏联正值卫国战争,物资匮乏,每天只能领到很少一点面包,生活异常艰苦。一次娇娇发高烧,被送进国际儿童医院抢救,医生说已无药可救。贺子珍卖了几件衣服,买回一小包白糖,一瓶牛奶,细心喂养,娇娇才活了下来。这下得罪了国际儿童医院负责人,加上王明等人的迫害,贺子珍被关进精神病院,李敏则在国际儿童医院孤独地生活了两年多,直到1947年冬,母女才回到阔别8年的祖国。
  小女儿李讷,1940年出生于延安,她一出世就处在血与火的包围中。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最困难时期,她就像大人一样随部队行军走路,和战士一样天天吃黑豆,经受了战争的风风雨雨。
  如果说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的子女是因为革命斗争的艰辛,战争的残酷,社会环境的险恶,客观条件不允许他们过得幸福的话,那么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可他仍认为,教育子女无论环境好坏,条件优劣,都应该严格要求,尤其是在优越的环境中,更应该教育后代以勤俭为荣,以吃苦为乐,养成吃苦耐劳精神。早在1949年毛泽东进京住在北京香山时就曾对卫士长李银桥说过:“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贫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因此,他依然要求子女和平民百姓一样过常人的普通生活,丝毫没有什么特殊。
  毛岸英与刘思齐结婚时,毛泽东只邀请了几个开国元老吃顿便饭,而且饭菜还是毛泽英、刘思齐自己操办的。新房是机关里的一间普通平房,床上只有两条被子,其中一条还是儿媳妇从娘家带来的嫁妆,毛泽东给儿子唯一的新婚礼物只是一件他穿过的大衣。
  李敏、李讷上大学后,吃住都在学校,只有星期六才回家。学校在郊外,离家很远,天黑才能回来。卫士长李银桥担心女孩子独自走夜路不安全,便自作主张让卫士开车去学校接。毛泽东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卫士。卫士不服说:“天太黑了,一个女孩子……”毛泽东做了一个断然的手势:别人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就不能?”卫士回答说:“别人的孩子敌特不感兴趣,您的孩子就感兴趣。”毛泽东不以为然:“感兴趣怎么样?过去不是感兴趣吗?中国革命照样胜利。”他把手一挥。“不许接,说过就要照办,让她们自己骑车或搭汽车回来。”
  李讷在校虽有“红色公主”之称,但她总是齐耳短发,身着兰布制服,生活非常俭朴。学校伙食不好,李讷经常吃不饱,脸色发青,身体虚弱。卫士看到心里难受,就偷偷告诉卫士长李银桥,李银桥想了想,便弄些饼干悄悄给李讷送去。这事让毛泽东知道了,他严厉批评卫士长:“三令五申,为什么还要搞特殊化?”李银桥小声分辩说:“别的家长也有给孩子送东西的。”毛泽东火了,拍着桌子说:“不要说了,她是学生,按规定不应该享受就不能享受,我和我的孩子都不能搞特殊,现在尤其要严格。”
  毛泽东严格要求子女不搞特殊化,是因为毛泽东深谙中国历史,深知“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出精神,腐化出堕落。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他更加明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是无数志士仁人,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要巩固革命成果,保住人民江山,实现共产党人的最终奋斗目标,以后的路程更长,任务更艰巨,还需一代一代人不懈的努力奋斗。如果我们的子孙后代害怕吃苦,不思奋斗,那么将来就会担不了大任,成不了大事,前辈们开创的事业就有中途夭折的危险。正是由于这种深层次的考虑,毛泽东不仅反复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而且对子女教育更加严格,要求我们能吃苦,戒骄奢,不受腐败气息的影响,不走“一代英雄一代衰”的老路,将来能为国家为人民出力作奉献。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