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董毓华:一腔热血谱写忠诚 雄才大略英年早逝

发布日期: 2016-02-03 来源:

陈文学

  董毓华同志是湖北蕲春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先后担任北平、平津、华北与全国学联主席和平津、华北与全国各界救国会党团书记,华北人民抗日武装自卫委员会委员、党团成员兼军事部部长,华北人民抗日军政委员会党代表,冀东抗日联军政委、司令员和华北抗日联军司令员,中共冀热察区委秘书长、冀察辽热行政委员会主席,中共中央军委联络局成员、中央北方局特派员。董必武同志生前曾称他是“具有很高的雄才大略,是我党精干有为的年轻干部”。
  搏风击雨初振翅
  1924年秋,年仅17岁的董毓华,带着一颗寻求真理的心,考入被誉为“湖北革命摇篮”的武昌启黄中学,次年又跨读湖北省第一师范学校。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十分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5年夏,由董必武、陈卫东介绍,董毓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3年秋,董毓华由武汉来到北平,考入了辛亥革命之先驱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所创办的中国大学。1935年春,董毓华与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受党组织指派,他参加党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武装自卫委员会北平分会工作,在这期间,他结认了周小舟、彭涛、姚依林、黄诚、郭明秋、蒋南翔、黄敬等同志。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的领导下,董毓华创建了该校第一个中共支部和“学联”,并任支部书记和学联主席。国民党政府为适应日本关于“华北政权特殊化”的要求,指派宋哲元在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中共北平地下组织立即决定:迅速组织全市大、中学校学生,举行反对筹备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请愿斗争。
  12月9日凌晨,董毓华在“中大”校舍里召开了中共党员和积极分子会议,他在会上激愤而严肃地动员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这国难当头之际,凡不愿做亡国奴的热血青年,理当挺身而出!同学们,我们以身报国,唤醒我沉睡中的同胞们的时候到啦!”说完,他高举“北平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大旗领头前导,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特殊化!”“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冀察防共自治政府的成立!”
  当请愿队伍受到军警的阻拦时,董毓华对警官动情地说:“你们必定比我们更加清楚明白,如今可是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啊!大家莫非还未受够日军的欺侮?!能甘受欺侮?!华北不光是同学们的华北,而是大家的华北!为救华北于沦丧之缘,为使我们大家的父母、兄弟、姐妹和妻子儿女不致遭受屠戮与凌辱,我们方冒生命危险前往请愿,请求政府抗日呀!……”这番话,使不少警察暗暗垂下泪来。那警官也被说得低下头来,只是默默不语,脸露难色。队伍按预定时间到达了新华门前。
  由于当局关闭城门,清华、燕京等城外学校的请愿队伍以及准备好的请愿书,均被阻于西直门外。
  怎么办?董毓华凛然承担总指挥的重任,他根据大家的提议,接过一页从笔记本上撕下的纸片,就地蹲身,很快就草成了这份与“一二·九”一同载入史册的文稿——北平大、中学生致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何应钦主任请愿书:一、反对防共自治,反对华北特殊化;二、反对屈辱秘密外交,公布对日交涉经过;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四、保障人民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之自由;五、非依法不得逮捕人民;六、释放被捕学生。
  董毓华和宋黎等,为了代表千千万万华北人民表达抗日救国的愿望,当机立断,改请愿为游行示威。
  董毓华跃步上前,挥手喊道:“同学们,‘现在举行游行示威!出发——”
  “一二·九”之后,董毓华接任“北平学联”主席。
  12月15日晚,董毓华和彭涛、黄敬、姚依林、郭明秋等,在长安街长安饭店秘密集会,深入研究部署赶在“冀察政务委员会”正式成立的12月16日,组织更大规模的全市性游行示威的各有关事宜。12月16日游行示威有3万余学生及市民参加,董毓华和黄敬是公开领导人。
  从“一二·九”至“一二·一六”这短短一周时间里,董毓华和北平学联的其他领导人除筹划、领导了北平两次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外,他还只身去天津,发动天津大、中学生于12月18日举行大规模的集会与游行示威,并帮助天津建立了大、中学生联合会,打响了一二·九运动向全国拓展的第一炮。
  为扩大平津学生运动,使平、津两地学生的抗日救亡斗争切实结成一体,12月26日,以董毓华为主席的平津学生联合会在北平成立,决定了此后平津学联“提携工作要点”。
  平津学联成立后的第一天,为揭露国民党当局及汉奸、卖国贼破坏抗日救亡和血腥镇压爱国青年的罪行,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抗日救亡斗争,12月27日,经董毓华先期组织筹备,在北平“中大”举行了邀请学生家长及记者参加的爱国学生“血衣展览大会”,在悲壮的口号声中,董毓华走上主席台,代表北平学联作了“一二·九”和“一二·一六”示威游行的总结报告,并提出了平津学联今后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扩大“一二·九”的影响,把抗日救亡的宣传引向农村,推向社会。
  12月30日下午,以平津学联为核心的平津学生南下扩大宣传团,在燕京大学体育馆成立,通过了南下扩大宣传的决议案。董毓华任南下扩大宣传团总指挥。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